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象桃溪

[复制链接]

94

主题

93

帖子

28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7:08: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7 09:00 编辑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过于在乎目的地,而重要的在于欣赏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然而我们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压力,已经失去了看风景的心情和雅致。然而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你忘却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全身心的融入大自然之中。
作为婺源县的一条非收费旅游线路的十八里桃溪,目前逐渐的被人们知晓和关注。进入桃溪,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中。
桃溪位于婺源县中部,距县城30公里左右,村委会下辖豸峰、孔村、坑头三个古村,发源于鹅峰山的桃溪,是三个村庄的源头之水。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朝广明年间,福建三山人潘逢辰,“洞明文学地理,精堪舆之学”,为避黄巢寇乱,看中了鹅峰山下的风水,认为此地会让子孙兴盛,从安徽歙县黄墩转迁婺源坑头,成了桃溪潘氏始祖,桃溪下游的孔村、豸峰由此繁衍。
坑头,是整个婺源潘氏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建村历史。自古以来,坑头村有“两多”和“两绝”的美誉,“两多”中的“一多”是指这里的文人仕宦特别的多。有句民谣是这么说的:“进士满街走,秀才家家有”。坑头人崇尚读书的风气,从这里可见一斑。另“一多”就是村里的桥特别多。桥与“轿”谐音,意为官多,自然“轿”就多,轿多桥也就多。约定俗成,便是每出一个官就要修建一座桥,九曲十八湾的溪水上,石拱桥就有三十六座半。自宋至清村里一共出了三十七位进士,其中三十六位系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村人允许其各建一桥,以示荣耀;而有一位是花钱捐来的,村人只允许他在村中小坑溪水上建成半圆形卷洞桥,即做成一边是直角,一边是半圆形石拱桥。


“两绝”中的第一绝,是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的“老水酒”。这种老水酒,酒味醇厚、香甜顺口、回味悠长、空杯留香、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而且酒精度很低,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坑头的第二绝,便是村民引溪中活水入宅放养的“冷水塘鱼”。由于水质冷,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而溪水富含的多种矿物质中硒含量特别丰富,又使成鱼的脊背变成了乌黑色。冷水塘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汤色像奶,粘稠如胶,又可入药食疗,有“坑头水酒桃溪鱼,官宦餐桌不能离”的说法。


坑头村还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誉。村谱载:仅明正德至万历年间,该村中进士者就有十一人,任尚书者六人。其中潘璜祖孙三代里出了九位进士,潘璜一人就先后任过吏、刑、工、兵四部尚书的史实,在婺源辉煌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孔村原名孔坊,因村民崇儒尊孔,所以便以孔字作为村庄的名字,希望子孙后代能以孔子以楷模,崇文尚礼,恪守节操,是明代兵部尚书潘鉴和工部尚书潘旦的故里。村中原有牌坊四座,尚书第两幢,祠堂一幢,皇帝钦赐的忠孝友堂一幢,以及张居正题写的“大司空”、“大司马”匾额,可惜都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古建筑虽已被拆毁,可古代先贤们留下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动。在孔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兄弟两人同登进士榜的荣耀。潘鉴、潘旦两兄弟,联袂蟾宫折桂,双双被皇帝钦定为进士。


在孔村的《婺源桃溪潘氏族谱》中,有一篇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题写的序言,从这篇序言里,告诉我们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张居正在没有入仕途之前,在家乡因为祖宗的坟地之事,与人发生纠纷,并被仇家告上了县衙,十分的被动和不利。在张居正走投无路的时候,潘鉴正好被朝廷派往湖北荆州采办木材。张居正拦轿告状,潘鉴通过接触,发现张居正是个人才,于是尽全力帮张居正周旋,保全了张居正的祖坟,解决了张居正的燃眉之急。为此,张居正对潘鉴感激不尽。不久张居正荣登进士,入朝为官,而这时的潘鉴却因为年老多病而去世,张居正还专程来婺源潘鉴墓上祭酒扫墓,凭吊这位恩人。后来潘鉴的儿子潘子温来京,恳求张居正为潘氏族谱作序,张居正回想这段往事,不由感慨万分,欣然为婺源潘氏作谱序。
豸峰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村落四周有翠林密蔽的回龙山、雕楼山、庵堂山、笔架山。桃溪水北向南流蜿蜒至豸下湾时,似玉带般经村北绕过,然后再穿过维新桥出水口。村落夹在山、水之间。
村落的形态,从平面上看大致呈圆形,似一面“铜锣”,西侧的豸下湾则是一根锣槌。村中房屋虽紧凑有序地建造在一起,但全村的道路却蜿蜒曲折,变化多端。村民相信,弯曲的道路可以“藏风聚气”、留住财源。人们在无形中似在坚守一个理念,那就是村中无直街是为了避免“铜锣”裂缝,村内不掘井是为了不使该“锣”有“哑音”,村落设置曲折的巷道,除了避免“碎锣破边”的禁忌外,也利于防御外来的侵扰。
按《桃溪潘氏豸峰支谱·基图》记载,豸峰村兴旺时,宗祠除总祠“企贤堂”外,另有“棣辉堂”、“成义堂”、“立本堂”、“承志堂”、“诒远堂”、“养源堂”、“尚义堂”等9座分祠。村民在敬奉先祖的同时,还修建了各种神庙加以祭拜,以祈求百福、消百灾。
位于村北的“成义堂”,前临桃溪水。入口处两侧建有八字照墙,门头上刻“簪缨世胄”四字;门屋为顺应沿河地势,与主轴线偏转了一个角度。祠内建筑装饰丰富,仅斗拱就有米字形、斜拱等近十种。最为精彩的是寝殿底层,正面月梁两端的梁托是倒爬着的木雕狮子,惟妙惟肖。大厅天花正中,有一螺旋形斗拱构成的覆钵藻井,堪称一绝。


成义堂的右侧是“资深堂”。祠堂三进三开间,前宽后窄,略成梯形平面。门楼类似“五凤楼”形式,有三门,立面为牌楼式门楼。整个祠堂内部的装饰非常华美,光柱础就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莲花形等6种之多。


综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豸峰村落,可以看出:传统的聚落,构成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的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8 21:08 , Processed in 1.5561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