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词中的“徽州印象”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1

帖子

12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4:35: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7-6-25 10:37 编辑




宋代的词是美的,自然之美,性情之美,语言之美,词境之美,忧愤之美,爱国之美,欢畅之美,消闲之美,婉约之美,豪放之美。
宋词之风融注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从思想上来说,又不外乎忘掉自我,把自我融化到大自然中去,“天人合一”,从而超俗脱世;或者是扩大自我,充实心灵,从而包蕴万物,性灵得以净化。再者是淡泊明志,向往归隐,从而与尘俗隔绝,甚至以饮酒谈禅来麻醉自己。二者殊途同归,旨在调整自己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说到底是自己与政治的关系,借以平衡与和谐自己的旷达心灵和修养,延长寿命。从艺术上来说也无外乎善于创造清空之意境,不管是状物、咏景、写入,都善于创造一种清新疏朗,淡雅闲适,具有神仙之姿的格调,另是善于虚实相兼,借助浪漫主义的想象,将词境、心境、物境、艺境交错融和在一起,表现其超越时代的情怀。





在宋词中也有几个很著名的徽州人,诸如婺源县的朱熹,休宁县的汪萃、程珌,祁门县的方岳,绩溪县的汪梦斗、胡舜陟、赵企、汪睥,还有客居徽州多年的南宋大词人范成大、苏辙等几位成就很大的著名词家。
朱熹以理家大师名著天下,但他的词也写得很优美,如他的《满江红》:“……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这是朱老先生的涉世之作,人生体验之曲,对后世影响极大,见《鹤林玉露》。





绩溪词人汪晫,一生科举未得成名,但词写得好,略带忧愁,如《如梦令》:“几点弄晴微雨。翳日薄云未云。断送一番春,满径杨花飞絮。无语。无语。还是旧时院宇。”虽为生活小景,但不失其艺术之美,性灵之情,语言之美。休宁的汪萃是一位生于徽州,成就徽州的大词家,故他词中的徽州影子特别清晰,如他的《好事近》:“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须知天锡与方壶,此似镜湖别。如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他笔下的徽州色调优美,情境迷人。






最值得一提南宋大词人范成大,他在徽州为官七年,对徽州有着很深的感情,其词风在于艺术形象鲜明生动,格高意远,同时又有极强个性化抒情和完美的意境。比如《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荡,半眠官柳日葱茏,眼前春色为谁浓。”绝妙佳词,用语优美,情洒自然,谈之心情振奋,给人以潇洒飘逸之感。如写到徽州歙县东乡的江村有一词《浣溪沙·江村道中》:“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絲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词中写得徽州农村稻香果黄,一派丰收景象,富有农家乐的乡田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21:44 , Processed in 0.76829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