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游深渡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6 13:37: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渡是一座古镇,它位于歙县南部,距县城26公里,新安江与其重要支流昌源河在此汇合。它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新安江上第一码头。这里江面宽展,波光潋滟,两岸奇峰高耸,山色空濛,风景秀丽。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县任职时,爱其山水,始定居于此。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又有湖州府姚氏迁来,定居于江的两岸,遂逐步发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镇,有“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谐摇)的俗谚流传至今。深渡镇依山傍水,街市依山而筑,分为岭上、里街、外街、横街四条街道,店铺林立,街巷交错。远远望去,马头墙层层相叠,错落有致,韵味无穷。清代学者凌廷堪《深渡》诗写道:“客子溪头晚放船,缓摇双桨下长川。一湾流水清见底,两岸乱峰高刺天。饷妇携筐回旧袖,村翁赛社敛青钱。香醒莫惜频沽满,今夜篷窗起醉眠。”


深渡码头
古镇因有码头而扬名江浙一带。码头那冷落的一角,系船舶的石墩已爬满了青苔,只有那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上坑坑洼洼的脚印,似乎还诉说着深渡这个古镇昔日的辉煌。而今的深渡码头已围砌了防洪大堤,新建了旅游码头。这防洪大堤便是环江道路,把新旧码头串接起来。老码头专用于当地的商贸往来,新码头专用于旅游观光。新旧码头就像一个热情好客的、有着博大胸怀的当地人,迎来了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他们都为几十里街源人民和前往浙江千岛湖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连接深渡旅游码头的黄山大道,便是改革开放后深渡人民改造自然的大手笔。深渡古镇的人们硬是用拖拉机一车一车地填土,才堆砌成了现在长800米,宽28米,高8米的黄山大道。大道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簇拥,绿树苍苍,“弄潮儿”的雕塑迎接着来自祖国四方的宾朋,间或也有老外夹杂在其间,给深渡古镇带来了另类的风景。路灯下,小孩们在黄山大道上滑旱冰,他们你追我赶时的欢笑声还回荡在古镇的上空,这里成了镇上居民晚上散步休憩的好场所。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街灯倒映在新安江里,水波荡漾,这光与影便融合在这霭霭的雾气里,归航后的十六艘豪华游轮一字排开泊在岸边,还有快艇、夜渔的小船点缀其间,临风万帆齐集,夜晚渔火盏盏,一派水镇风光,深渡码头便显得更为壮观美丽了。人站在深渡大桥上,晚风习习,鬓发微拂,让人不觉感慨,想起了孔夫子的话——“逝者如斯夫。”

明清年代,大批徽州人十二、三岁就是沿着深渡古镇旁的这条水道外出谋生的,所以徽州有这样的说法:“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外出学生意后,必需苦熬苦挣,自立成人,如有吃不得苦,中途打马回朝者,则被乡人羞为“回香(乡)”,从此一世无颜见人。如今旅游者在深渡古镇徜徉,仿佛还可听到这历史的回声。




旅游者来深渡,徽州风味小吃——特产——“深渡包袱”不可不尝。“深渡包袱”配汤食用,入水锅煮熟捞出,馅中有火腿、香菇末,汤中除放熟猪油、酱油外,还有猪油渣末、葱、蒜、姜末,是一种方便的美味小吃。关于“深渡包袱”的来历还有一个典故呢?深渡是旧徽州歙县一个古渡口,由浙江方向出入徽州的客商大多经此渡口。明清时行商多背包袱旅行,深渡的饮食摊主遂仿其形,创制出一种在馄饨皮上放上馅,卷包成如商人背负的包袱形状的小吃。这种小吃因为保持了徽菜原汁原汤的烹饪技术,吃起来特别鲜嫩、香美,深受客商的青睐,很快便流传开来。

闻名世界的“三潭枇杷”
深渡的另一特产——“三潭枇杷”也名闻世界。每年的五月,素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美誉之称的“三潭”枇杷就开始上市,通往深渡码头的黄山大道边,井然有序的陈列着黄澄澄、甜滋滋的“三潭”枇杷。它们个大色艳,皮薄肉厚,肉质柔软,汁多芳香,酸甜可口。营养成分除含有较多的果糖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7,这是一种防癌营养素。鲜食枇杷解渴生津,利肺健胃,有益于健康。又值新安江捕鱼禁令解禁之时,那肉质鲜嫩的桂鱼、朱红、草白等上等鱼,更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采购。五月的深渡,是收获的季节,是旅游的季节,更是品尝“三潭”枇杷,品尝千岛湖美味佳肴的季节。如想来深渡旅游,五月是旅游者首选的季节!


深渡对河凤凰岛
我们在新建的街道上转悠,这里有不少二三层的建筑物,店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一派丰衣足食的繁华景象。转入一条长约200米、宽仅1米的古老小街,一条似曾相识的街道重现眼前,青瓦房、马头墙,古朴典雅的建筑又使我驻足观望——这就是深渡老街,曾被称为“皖浙街”。老街虽不宽敞,但别致典雅,用一块块青石板铺砌而成的路面,和街道两侧一幢幢店屋民宅的徽派门楼相映成趣。街的一半是清一色的浙江人开的服装鞋帽店,另一半则由当地人经营日杂百货和食品,如今仍然保留着“前店后坊”的传统经营特色。深渡小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曾是徽州的门户,从这里走出山门且闻名全国的徽商,使它有过自己的辉煌。后因修建新安江水库,水位升高,淹没了一大片城区和不少建筑,热闹的景象日渐冷落。原来涤液中街、外贷和横街的住户全部搬走,仅存这条老街,留给人们过多的依恋和怀想。
我带着美好的记忆走出老街,沿着江边漫步,一座雄伟壮观的长桥映入眼帘,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建成的深渡大桥。桥身全长442米,宽为8米。青山、绿水、长桥、舢板,构成了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风景画!过去,三面临水的深渡,因为水深无桥,物资和过往的行人全靠渡船运送。随着这座大桥的建成,行路难已然成为历史。

改革的春风吹醒了古镇的人民,他们开始学会了和游客做生意。早上,旅游船出发前;黄昏,旅游船归航时,都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有卖千岛湖、黄山导游图的(深渡处在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交通枢纽上),有卖毛峰、鱼干等黄山特产的,有兜售水果的,有骑三轮车载客的……,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游客营造了“宾至如归”的氛围。
星转斗移,月明星稀。远处飘来了二胡悠扬的旋律,声音被江面上的微波荡起来,在寂静的码头上传出老远。隔岸的楼房把几窗灯火倒映在水中,细碎的光影微微地波动着。这时的深渡古镇像一个熟透的梦,偶而几声犬吠高高低低地传过来,像故乡沉睡的村落发出的呓语。

我伫立桥头,纵目远眺。啊!古镇深渡天高云淡,正以其秀美的风姿迎接四海宾客,它的明天必将辉煌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05:05 , Processed in 0.7384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