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代文豪胡适故居

[复制链接]

82

主题

82

帖子

24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0:20: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适故居座落在绩溪县上庄村西南,依山傍水,是一座精制的徽派建筑。胡适为绩溪旅台同乡会写过“努力做徽骆驼”的题词,胡适自己也富有徽骆驼精神,在学术上勇于尝试,他的著名诗集,就叫《尝试集》。在国际上取得30多个博士学位。故居内有木雕兰花10幅,平底浮雕,是别号“杨林樵子”的胡开文墨庄制墨高手胡国宾的杰作,题跋有“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等诗句。以无土兰花为主题,婀娜多姿,颇具特色。兰为香祖,如入芝兰之室,一向为人们所推崇,当时除象征典雅外,不知有无深意?不过,胡适早年写了一首《希望》诗,“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婉转悱恻,乡思缠绵,后来谱写为《兰花草》,吟唱出他乡游子的怀恋故园的刻骨铭心之情。无土的兰花,不免有流浪他乡之感!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流传极广,有人更“按谱填词”,抒发自己的感慨。一时的“我从东北来,怀念乌拉草”,“我从山东来,怀念韭菜饺”,“我从天津来,怀念狗不理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曲《兰花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兰花草岁岁开放,遍室四壁生香,而昔日主人,业已仙去,魂兮归来,令人叹息。

故居面积并不大,只有200多平方米,为三开间,前后进,通转式石库门楼。这屋最值得观赏的是屋子门窗上的精致木雕,屋里堂外的窗啊门啊都镂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而且刀笔流畅,平底浮雕,又以清一色兰花为主题。“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满堂香溢,反映出主人的立世风格。胡适是深受此风格影响,他晚年作过一首题名《希望》的诗,诗句中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道出了他对故乡兰花的思念之情。
故居吸引人的地方还有那一间坐西朝东的书房。书房不大,约有7个平方米,是个长方形的木屋结构。书房里已不见藏书,只有一只旧的写字台、一把靠背椅。写字台上放着一个老式火油灯、一块砚台、一枝毛笔及空笔筒等,墙上挂着两件草体字的条幅,小巧玲珑的书房呈现出宁静、幽雅的文化气息,使读书人、文化人等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在写字台前的椅子上坐一坐,拍照留影。我也抵不住这种文化诱惑,在书房留了影。与书房相连的是前庭客堂,堂中央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祭台及八仙台和两把厚实靠背椅。正中木墙上挂着一幅人物画像,画像的左右两侧挂有字幅,写有“跃马挥戈驱贼寇,除弊兴利挽狂澜”。这两句话也道出了他年轻时欲“挥戈驱贼”、“除弊兴利”的志向。
胡适在故居生活了9年,14岁(1904年)离开故乡到上海求“新学”。胡适的启蒙教育是在上庄故乡的私塾中度过的。少年的胡适就爱看书,看小说书。9岁时,他在四叔家东边小屋玩耍,在小屋后边的一间卧室发现了一本“两头都被老鼠咬坏了”的“小字木版的第五才子”书,他一口气就把这本《水浒传》残本读完。从此,他迷上了看小说,到处借读小说,和朋友交换、比赛看小说。读小说给了胡适很大的好处,帮助他把文章写通顺了。读大量白话小说,又使他得到初步的白话散文的训练。因此,他离开家乡到上海求学时,就能写很像样的文章了。而对于他后来的提倡白话文学和考证小说,也早早地种下了根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8:58 , Processed in 0.0797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