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方腊有关的——南宋“敕赐黟县灵惠庙额碑”考

[复制链接]

46

主题

46

帖子

13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23:50: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黟县黄村位置示意图

在一些关于黟县的史料中,都提到宋代黄村灵惠庙立于大殿内的“灵惠庙碑”。1989年版《黟县志》记载“灵惠庙碑”为:“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立,现在安徽省博物馆,有方腊义军进军黟县时秋毫无犯的记载。”[1]

笔者当时看到这样的文字,便心生疑惑。后因撰写《黄村》一书,曾专门到省博观碑求证。

笔者在《吉砚书屋随笔——关于南宋绍兴灵惠庙碑》一文中描述:“我在辗转求得友人的帮忙后,专程赴合肥,终于在博物馆的库房内,看到了这块石碑。碑为红麻石,碑文上方篆书‘大宋敕赐庙额’。中上方小字碑文已模糊不清,很难辨识。碑之左面偏下为大字‘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尚清晰可辨。碑之中下方为一道教符印。而碑之下方的石头已成空壳,稍用力就会脱掉。”[2]

新编《黟县志》的“黄村灵惠庙”目的文字,“灵惠庙碑”敕赐时间已由绍兴十七年改为“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关于该碑的描述,则为:“大殿左侧墙上镶嵌有《敕赐庙额记事碑》,碑高2米,宽1.2米。该碑文记载北宋方腊义军在黟时,对百姓秋毫无犯、生灵安业等内容,故又称‘方腊记事碑’。1957年,该碑为安徽省博物馆收藏。”[3]笔者对碑中“对百姓秋毫无犯、生灵安业”内容的描述依然存有怀疑。


笔者读到石谷风先生《古风堂艺丛》一书,里面收录了《黟县灵惠庙方腊碑刻》一文。石谷风先生是文博界前辈,经他手的徽州文物不计其数,他写的《黟县灵惠庙方腊碑刻》最初发表在1976年第5期的《考古》上,后收入《古风堂艺丛》一书,文字略有改动,笔者所引为后者:“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一通有关方腊起义的碑石。该碑石是1962年10月间在黟县西武公社上堂山古庙址发现的,1972年入藏博物馆。碑呈长方形,下端边角略残,边长165厘米,宽79厘米,厚8厘米,碑面镌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敕赐黟县灵惠庙额碑’。碑文分刻三段,连接成为长卷式‘牒’,有篆书、扁宋体、楷书、行书四种字体。碑文有‘窃见有庙在地名上堂山,其神谓之胥公。昨方腊等贼入界,保全生灵安业。连年抗旱祈祷,各行大雨……’等内容,是一篇有关方腊起义的碑刻资料。该碑的碑阴镌有乾道二年(1166)‘敕封灵惠庙神胥公为显应侯碑’,仅存上段文字,下段因石面风化,文字残损。”[4]

书中附有该碑拓片,但模糊不清。石谷风先生书中所附拓片,虽然当时就“因石面风化,文字残损”,但比起我看到该碑时还是要好得多,所以石谷风先生记录的文字是最接近原碑的。

根据拓片和石谷风先生文章,新老《黟县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尺寸相差过多,不知依据为何;二、名称不确,《敕赐庙额记事碑》之“记事”为杜撰;三、该碑入藏省博时间有出入。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黟县志》认为该碑“记载北宋方腊义军在黟时,对百姓秋毫无犯、生灵安业等内容”,明显有误读误解之嫌。根据碑文意思,是说“昨方腊等贼入界”,是胥公“保全生灵安业”,歌颂的对象是胥公。如果说方腊军过黟县西武时,对百姓“秋毫无犯”,使“生灵安业”,岂不是南宋朝廷对“反贼”方腊作正面歌颂?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事实上也与封建王朝对方腊的评价相悖。

对这个问题,石谷风先生有别解:“方腊起义军的纪律严明、保护人民的事实,是用污蔑和谎言无法改变的。所以反动统治者在历史真实面前,无可否认的情况之下,只得用‘移花接木’的办法,把方腊‘保全生灵安业’,诡称是‘胥公’显灵,是神灵保佑一方的结果,利用宗教迷信欺骗人民群众,以维护他们的黑暗的统治。”[5]

个人写文章,从另一角度来探讨解读,作一家之言,是可以的。另外毋庸讳言,石谷风先生的文章经过修订,多少还遗留有时代的烙印。地方志将这一个人观点作史料来记载,是不妥的。

黟县黄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北宋,村落由黄姓聚族而居,村以姓氏得名。赐进士出身,历北宋监察御史、左司谏、御史、直秘阁的黄葆光为村中历史上第一显赫人物,《宋史》有传。


黟县黄村上堂山

另一可证黄村历史的就是上述始建于宋代、坐落在村后约一里多地上堂山上的灵惠庙。据民国《黟县四志》记载,灵惠庙原供奉胥公神像,故又名胥王庙。天旱时节,村民祈祷求神降临甘露,屡屡应验,被敕庙额为“灵惠庙”。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之《仕贤祠》有关于灵惠庙较详细的记载:“(灵惠庙)神姓陈名顼,字行嵩,会稽人,仕于东晋,使虏留三年,仗节不屈,拔剑砍羁縻,复命于朝,历四州刺史,食邑钱塘、海盐、盐官三县之禄,死葬于皋亭山。梁朝封王爵,号崇善。宋朝赐庙额,以祷雨而应,初封侯爵,累加美号,进王爵曰慈佑福善昭应王。且神生则忠于国,死则佑于民,正谓之武功忠孝,节义昭著,有行祠凡四十馀处矣。”[6]

县志载灵惠庙大殿右为西舍,西舍北为“醉经精舍”。清代黄村曾官宁国府教授的黄德华在《黄村杂咏》诗中曾提到“余昔与海阳叶雪楼丈读书上堂山僧舍,颜其斋曰‘醉经精舍’”,诗曰:“下末名疑末下讹,西山对面峙崔峨。当前便是醉经舍,记得骚人旧啸歌。”“醉经精舍”的北面为云峰古刹,供奉三尊大佛、罗汉、二十四位诸天和观音大士等佛像,庙内四时香火都很旺盛。


灵惠庙遗址

民国间,灵惠庙已经比较破败,一位云游和尚到此,黄村的善男信女纷纷捐资,将灵惠庙重新修整了一番。修复的灵惠庙供有释迦牟尼、观音等佛像。灵惠庙西侧有上、下两厅堂,中隔一天井。上厅左为方丈居室,右为客室。下厅堂为斋堂,左为灶间。每年的农历初一、十五,四乡的香客都要在此做佛事,香火一时旺盛。现灵惠庙仅遗存西舍一间,也已破败不堪,庙门用砖头封堵,青石门楣上尚存有“上堂灵迹”和边侧“此西舍旧址原造里人黄义昌榨今黄村众姓重建”字样。残垣败壁上爬满了薜荔,一片荒芜景象。

《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童贯》附“方腊”载:“(政和三年)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7]《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描写方腊被鲁智深擒获,此实小说家言。《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韩世忠》载韩世忠追方腊到睦州青溪峒,“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8]立于江苏吴县灵岩山韩世忠墓道中南宋淳熙四年(1177)的《韩蕲王神道碑》,该碑由宋孝宗题“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额,“礼部尚书赵雄撰文,枢密使、右相周必大书丹。碑文述韩之战绩甚详,其中关于韩世忠生擒方腊等记载可补正史之失,为史家所重视”。[9]


韩蕲王神道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1 11:54 , Processed in 0.5294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