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省花市花比不上油菜花

[复制链接]

95

主题

95

帖子

28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20:49: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省的省花、黄山市的市花都是黄山杜鹃。



能评上省花、市花,在百花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身价应当不菲。但每年风靡徽州、吸引各地旅游者接踵而来的并不是省花、市花,而是登不上大雅之堂,扎根于山野之间的乡花、村花——油菜花。



这种自然界的奇特现象其实和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一样,官方的审美观和民间的审美观还是有些微差别的。

文人咏杜鹃花的不少,李白曾写一首《宣城见杜鹃花》的诗: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见过宣城的杜鹃花,但可能没见过黄山的杜鹃花,否则他会写出更脍炙人口的诗句。

写油菜花的诗也有不少。连乾隆皇帝也写过一首《菜花》的诗: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身为帝王之尊,能说出“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比那些睹流水伤情,见落花流泪的“小资”强多了!

我几年前曾写过一篇短文论述这种油菜花现象,好象引起不少网友共鸣,一些网友还转发了。

论花,油菜花根本算不上观赏的花,而是普通的庄稼。她和雍容华贵的牡丹、我花开来百花杀的菊花,清水出芙蓉的荷花、一点酸香冷到梅的梅花以及浓艳多姿的杜鹃花都无法相媲美。但为什么那么多摄影家、旅游者青睐油菜花,甚至远道奔她而来,对她如痴如醉,顶礼膜拜?我想自有它的道理。

油菜花有整体美。她不孤芳自赏,而是众志成城,漫山遍野,构成一副大视野、大气势的花之海洋,令人震憾和陶醉。



油菜花有和谐美。她和山、水、民居融成一体,构成一副天地人、山水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大美世界。



油菜花有亲和美。黄山杜鹃生长于海拔750米到1000多米的山上,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之感。而油菜花不娇不傲,简约朴素,不用精心培育,而是在田里、山上、渠边、村旁都随心所欲地生长,与人亲密接触,具有亲和力。



油菜花具有色彩美。金黄色是帝王之色,她象征村族的华贵,精神的富贵,品格的高贵,金黄色与青山、绿水、田园天然浑成,淡雅宜人,美不胜收。


油菜花具有奉献美。她不像其它花,虽然艳丽一时,但落花无情,最后花凋景败。但油菜花在给人们美的享受后,又低下头来,默默地结成丰硕的果实,把油香留在人间。



如果油菜花只是单株、零星几株,那就成不了气候,构不成风景。而一旦融成一体,就构成了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美!

发现油菜花的美,是人们审美观念的突破,是对传统世俗的挑战。

省花、市花就像封的省级、市级什么“家”,自有它超然高贵之处。但那些徽州文化的平民守护者、传承者、创造者,恰像遍布山间乡野没有任何桂冠的油菜花,一样可以在满园春色中展示自己的美!

千万不要认为油菜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农家村花。没有她,徽州的春天将黯然失色!

千万不要以为文化是文化人的专利,没有百姓的参与,徽州文化将束之高阁,孤芳自赏,失去大众的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00:42 , Processed in 0.0749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