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休宁民间歌谣谈

[复制链接]

97

主题

97

帖子

29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8:5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的休宁,自古文风雅盛,民风淳朴。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盛开着一束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繁茂的花朵——民间歌谣。
休宁民间歌谣十分丰富,从其内容来看,反映最多的,是在封建礼教思想统治下,劳动人民的生活遭遇。这与休宁地处“东南邹鲁”,受程朱理学影响特别严重有关。下面这首《一天星》就道出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整首歌虽然语言不乏幽默,却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怨气:
一天星,密致致,
驮枪驮棒赶狐狸。
赶到先生门前过,
剥得先生一层皮。
先生骂卬坏种,
还要压卬挑粪桶。
一挑挑到么〔1〕边河,
一碰碰着一只鹅。
伯母叫卬烧烧吃,
叔母叫卬留着讨老婆。
别家讨个红花女,
卬家讨个“矮秤砣”。
前鸡胸,
后背驼。
上床凳接脚,
下床卖鸡驮〔2〕
隔壁邻居嫑笑卬,
结发夫妻无奈何!
这是一个深受包办婚姻之害的男子发出的怅叹。而更多的歌谣则反映了妇女们的不幸遭遇。下面这首《山里囡〔3〕》就唱出了一个女孩子在婚姻方面身不由己的悲剧:
囡呀囡,炒扁豆〔4〕
扁豆松,嫁老公。
嫁到哪里?
嫁到杨冲。
杨冲没得人要,
嫁到板桥。
板桥没得人家,
嫁到祖源山。
祖源山没门没壁,
老虎拖拖吃!
这个女孩子被嫁来嫁去,最后落得个“老虎拖拖吃”的悲惨结局。而歌谣《点点脚》又表现了封建习俗对妇女的摧残:
点点脚,绕啊绕,
绕上田堘摘羊角〔5〕
羊角不曾生,
上山摘黄樱。
黄樱不曾红,
进城买灯笼。
灯笼红彤彤,
照卬嫁老公。
嫁个洋学生,
讲卬有眼不识丁,
一双小脚得人憎。
公婆犹自可,
丈夫要离婚。
卬怨娘亲心肠狠,
娘讲裹脚是正经。
卬想读书识个字,
娘亲骂卬女儿精。
只讲娘亲千般苦,
害着做囡卬一生。
这首歌该是产生于清末民初,看似一个饱受缠足和没文化之苦的女儿对母亲的埋怨,其实真正被怨恨的决不是一心想使女儿幸福的母亲。另一首《潘家媳妇》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做媳妇的艰难:
有囡嫑嫁潘家郎,
潘家媳妇最难当。
上碓舂米下碓量,
赖卬窃米给爹娘。
爹娘不是贫苦户,
也有大屋高门墙。
东边有厅好请酒,
西边搂下好乘凉。
做媳妇的不仅要时刻提防公婆的责骂,还得小心谨慎地侍奉丈夫。《送夫出门》这首歌谣,不仅表现了妇女地位的卑下和“夫权”思想的严重,还反映了徽州“出门客”的“重利轻别离”。歌中一唱一白,形式别致:
十指尖尖奉一杯。
(夫白:摆到桌上。)
敢问夫君几时回?
(夫白:不曾走,就想卬回来?)
十月初上要分娩。
(夫白:生呗!)
分娩之时靠何人?
(夫白:叫尔妈来!)
还有一些是反映更为凄苦的童养媳生活的。如《瞌睡虫》:
睡瞌虫,瞌睡虫,
瞌睡来着不由人。
但愿公婆早早死,
童年媳妇好做人。
(婆婆白:狗X,讲得么?〔6〕)
(媳妇白:卬讲呀——)
瞌睡虫,瞌睡虫,
瞌睡来着不由人。
但愿公婆千百岁,
童年媳妇好做人。
(婆婆白:狗X,讲得好。灶下〔7〕一碗冷粥端去吃吧。)
歌中表现了童年媳妇的怨恨与机智。而婆婆给童养媳的“奖赏”竟然是一碗冷粥,歌谣最后一句道白充分反映了童养媳受到的虐待。又如《等郎媳》:
娘啊娘,
做事真荒唐!
把卬嫁到人家去,
童养媳等童年郎。
卬大渠十岁何样讲?
不象老婆不象娘。
驮着要拉尿,
哭着要吃糖。
日间带渠嬉,
夜间驮上床,
清早帮渠着衣裳。
等到郎大卬又老,
等到有儿又同样。
天下多少违心事,
命里注定没法想。
这是一个妇女哀怨的叙述。一个妙龄女子只能在陪伴、侍候“少年郎”中打发掉自己的青春,这是何等的残酷,而在当时,她们发出了“等到郎大卬又老,等到有儿又同样”的哀叹之后,只有认“命”。

民国早期的徽州女孩
还有一部分歌谣,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生活。短谣《前世不修》和《学徒苦》就是徽州人少时即离乡背井,外出当学徒的真实写照: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二三岁,
往外一丢。

学徒苦,学徒愁,
头上带“栗包”,
背上驮拳头。
三餐白米饭,
两个咸鱼头。
休宁人称以曲起的手指关节击脑袋为敲“爆栗子”,“栗包”即为挨敲后的肿块。学徒们平时稍有疏忽得就挨打,而整日劳作,只有三餐淡饭,勉强充饥而已。
另一首《松萝茶》唱的是茶农的艰辛,
松萝茶,喷喷香,
松萝人,好悲怆,
爬山越岭摘茶忙。
山越高,茶越好,
石壁岩里茶更香,
跌断骨头哭断肠。
还有一首《结竹营》反映了山区“棚民”的生活:
一走走进结竹营,
山又高来路又窄。
满山茅棚棚真多,
不知哪个棚里好做窝!
始于明,盛于清,由于战乱和灾荒,一些外地人迁入休宁一带垦荒为生,他们多在深山僻壤之地搭棚而居,成为“棚民”。歌谣中的“结竹营”,在偏远的白际乡东端,可见得当时那儿是“棚民”的聚居地。
下面这首流传在流口山区的歌谣,不仅表现了山民热爱生活的自豪感,流露出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也反映了一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小农思想:
手捧苞萝馃,〔8〕
脚踏硬炭火,
除掉皇帝就是卬。
另外一部分歌谣,是褒扬和提倡传统美德,讽刺和批评不良行为的。如《望娘亲》:
甜菜〔9〕开花齐地乌,
红嘴绿鹦哥。
鹦哥囡,爱梳头,
开开楼门摘石榴。
栀子花,“乒乓乒”;
茉莉花,上刀心,
做双花鞋望娘亲。
娘亲怀卬十个月,
月月要当心。
这里的“乒乓乒”是捶鞋底声,“上刀心”指切鞋帮,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歌谣通过这位“做双花鞋望娘亲”的女儿之口,告诫世人要孝敬老人,勿忘养育之恩。而另一首《对面山上一只鸡》则批评了不孝之子:
对面山上一只鸡,
不孝爹娘只孝妻。
爹娘想吃糖饶饼,
哪有闲钱买物什。
老婆要吃树上梨,
通街买遍也没得。
老婆吵又骂,
丈夫哭悲悲。
歌中这位得了“妻管炎”“不孝爹娘只孝妻”的儿子,实在是可恶又可怜。
下面这首《接外甥》又讽刺了那些虚伪和吝啬者:
一只鸟,叫妈妈,
叫到伦堂接外甥。
外甥堂前坐,
舅母灶下走马灯。
一碗茶,冷冰冰;
一碗面,没三根;
一双筷,水淋淋;
一碗青菜没油星。
它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待客的茶、面、筷和青菜,表现了“舅母”的极端吝啬,再和前面貌似热情的忙乱(“走马灯”)相对照,收到了较好的讽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休宁民间歌谣中,“舅母”往往是扮演吝啬、心地狭隘之类的“反派”角色,而外婆则总是慈善、和蔼的化身,故民间有“吃在丈母家,嬉在外婆家”之说。
还有些歌谣直接对人进行劝导,诲人从善。如30年代流传的这首《戒烟歌》:
石榴开花杨柳青,
劝人不要吃乌烟。
吃着乌烟犹自可,
驼起背来又叉肩。
乌烟本是外国生,
外国人家害人精。
不知害着人家多少好子弟,
不知害着人家多少好后生!
歌中指出了吃“乌烟”(鸦片烟)的危害性,劝人戒除,语辞恳切。一声“害人精”,道出了对外国殖民主义者毒害我国同胞的愤慨。

烟榻
此外,有的歌谣记述了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下面这首就是记述民国18年(1929年)“火烧屯溪街”事件的:
清明前一日,
“土匪”到屯溪。
先杀保甲长,
后杀蒋介石。
屯溪烧得苦,
害在朱老五。
屯溪烧得穷,
害在汪仲容。
歌谣虽短,对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却颇有参考价值。尤其是“清明前一日”一句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使我们在未找到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也能推出事件的具体日期——1929年4月5日。歌谣为我们了解“朱老五”(即火烧屯溪街的“天下第一军”首领朱富润)的思想倾向及事件的起因、性质等也提供了线索。
除了上述几类,还有许多带有启蒙意义、饶有童趣、形式活泼的童谣。它们中有的串进了当地的地名,歌词流畅,节奏明快,富有韵律:
骗一骗,
骗尔下石田。
石田转个弯,
骗尔到金村。
金村吃碗茶,
骗尔上江潭。
江潭吃碗饭,
骗尔进中段。
中段吃只虾,
骗尔好来家。
这里出现的均为上溪口附近的村名,歌中动词运用得准确恰当,“下”,“到”,“上”,“进”等均与相应村庄的位置相吻合。
有的结合游戏,配以动作,情趣盎然。如《牵茶哥》,唱时须两人手牵手,一俯一仰的摇动。歌词表现了封建社会里人们对男孩的希望:
牵茶哥,磨茶郎,
一斤糕,两斤糖,
打发囝〔10〕仂家进学堂。
读个三年书,
中个状元郎。
金童来报喜,
玉女来送房。
阿妹做新人,
阿哥做新郎。
这种短小精悍的童谣十分流行。至今,在城乡村落,人们还常常可以见着妇女们背着孩子一边逛游,一边在唱。她们唱的也许是:“买鸡哟,卖鸭哟,卖到街上去杀哟!”也许是:“月光光,斫柴郎。骑匹马,过伦堂。伦堂铃铛响,金风银凤配鸳鸯。”有时,一群正在嬉戏着的儿童们也会突然嚷嚷起来:“又哭又笑,老鼥〔11〕上梁;又笑又哭,老鼥上屋!”准是小伙伴中有人被惹哭了,又被逗笑了。黄昏时,则可以听见:“夜着,黑着,乌龟爬上壁着;黑着,夜着,乌龟爬上街着!”而当雨雪霏霏之际,远处或许又会传来“落雨着,落雪着,过年过节着”的清脆嘹亮的童音……

注释:
〔1〕么:那。
〔2〕买鸡驮:将人背在背上。
〔3〕囡:女孩或女儿。
〔4〕扁豆,豇豆。
〔5〕羊角:豇豆。
〔6〕得么,什么。
〔7〕灶下,厨房。
〔8〕苞萝:玉米。
〔9〕甜菜,菠菜。因其根红叶绿,休宁人又称之为“红嘴绿鹦哥”。
〔10〕囝:孩子,也专指男孩。
〔11〕老鼥:老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05:55 , Processed in 0.74769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