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2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09:3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马可·波罗眼中的春节
在成千上万的来华西人中,我想最令人熟知的就是元代来华的马可•波罗,他撰写的游记更是成为当时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来源。而马可·波罗来华时期,也正逢元代统治时期,彼时的汉人处于被统治地位,作为汉民族最为重要的春节,在元代也多多少少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马可·波罗的笔下,春节中最重要的颜色并不是我们汉民族的红色,而是蒙古族象征着纯洁无瑕的白色。人们不穿红衣而要穿白衣,这在汉人看来尽管是十分不恰当的,但蒙古人表达的对新年的寄托与美好祝福却是与汉人相通的,都希望来年能够万事如意、快乐安康。在大年初一,人们同样要拜年,而且要互赠白色的礼物,官员上呈给皇帝的礼物也要用白色礼布包裹。而贡品的数量也最好和“九”有关,这正符合帝王的独尊地位。与汉人王朝不同的是,在大臣进献礼物与宴席结束之后,元代皇帝为了凸显草原民族的豪气,一般会令一头狮子匍匐在其脚下。总而言之,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中国春节已然不是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当中的春节模样,而是混杂了浓厚的草原气息的蒙古版春节。



二、明清之际的西人与春节
明末清初是中国第一次西学东渐时期,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并见识到了中国的真实模样。作为贡献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成功的传教士,利玛窦的笔下曾记载过中国的春节。他站在宗教的立场上,发现中国的春节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节日,它不像西方的节日大部分都是因宗教而起。中国的春节却全然不同,它是一个可以跨越任何宗教、任何地域的全民族狂欢,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
灯笼是利玛窦十分好奇且感兴趣的物件,他在中国看到每逢年关人们都会上街购买制作灯笼的纸板、竹子与蜡烛,并制作出奇形怪状的灯笼。当除夕夜来临时,人们便会将灯笼悬挂在自己房屋之上,利玛窦甚至发出疑问,难道这些用纸糊的灯笼不会被烧掉从而引发火灾吗。对灯笼都如此,对中国春节时期绚烂多彩的烟花,利玛窦就更是被震惊了,他惊讶于火药竟能以如此神奇多样的形状与颜色发射到天空中爆炸。传教士安文思曾说,如若在春节时期站上某座山头观察中国的城市,万家灯火、灯笼与烟火的绚烂多姿令他觉得中国是一个极度辉煌的文明国度。而无论是灯笼还是烟火,其构思之巧妙与颜色与绚丽,都足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伟大之处。
三、清代的西人与春节
时至清代,满人入关,春节也随之再度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清代的西人数量是数千年帝制社会中最多的,他们不再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中国春节,而是切身参与,因此笔下对春节的记载更是五花八门。如法国人张诚,本身就是长居宫中的宫廷传教士,他时常陪伴在康熙皇帝左右,也因此切身体验到了皇家的春节场景。
对张诚来说,正月初一的大朝拜是最为震撼的新年景象。无数文武官员身着官服,在黎明尚未来临之际就要忍受着黑夜与寒冷赶往紫禁城,并在午门之外进行跪拜之礼。在宫廷礼官的主持下,群臣要行“三叩九拜”大礼。这种中国人礼节中级别最高的“三跪九叩”礼,给张诚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与精神震撼。在他从小长成的法国社会中,尽管也是长期的皇帝制度,但尚未有如此气势宏大的跪拜礼仪,不同文明之间的张力给张诚以震动。百官在向皇帝朝贺,那么此时的皇帝去哪了呢?皇帝偶尔会出现在朝拜大礼上,向群臣表达春节的祝福。但大多时候是不会出席的,康熙一般会在初一早上前往奉先殿进行祭拜礼,张诚还曾从午门出发前往奉先殿亲自向皇帝致以新年祝福。

大朝拜一般在午门前进行


在民间,也有许多传教士亲眼见识过中国的春节。像意大利人马国贤,他对中国人庆祝新年的丰富方式感到好奇,尤其是春节贴的门神,让马国贤既感到好奇,又十分排斥,他将其贬低为一种图画上的“偶像”,意味是纸糊的神灵。这应该是与其基督教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他对中国的神灵带有一种排斥感也是很自然的。而对于正月初一官员之间以及百姓之间的拜年行为,马国贤也多次见到,他认为官员之间的拜访是官场上的联谊方式,目的是建立起官场上的人际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4-25 08:54 , Processed in 0.5080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