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花山谜窟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1

帖子

6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10: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花山谜窟风景区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 44'~29° 46'之间。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
——花山谜窟风景区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屯溪区与歙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44'~29°46'之间。风景区东距上海、杭州、南京分别为446、240、373公里。
风景区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风景名胜区。风景区距中心城区火车站12公里,距飞机场20公里,整体规划面积为81平方公里。
花山谜窟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
景区以石窟特色为品牌,现以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独具特色,国内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倒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2011年屯溪区花山谜窟、黄山醉温泉等旅游休闲景区以其“清凉牌”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避暑、休闲,景区一批批“清凉游”项目也层出不穷纷纷登陆屯溪。上海、杭州等地区也陆续开通了屯溪旅游直通车。
花山谜窟的石窟
  2号石窟
  地下长廊(2号洞)此洞在半山腰,洞口呈虎口张开之势。入洞后随坡下延,凉气浸淫,回望洞口,早已雾气腾腾。洞内有几十根石柱昂然挺立,组成长80米,宽1。5米、这4米的地下长廊。右侧这处有一方形洞口,入内方知廊中有廊。其走向相同,但深度更深,足有百米,水呈翡翠绿色。在2号窟里,一幅天然的秋色图再次让人赞叹不已。只见整个画面均被褐黄色的秋叶渲染:黑色的丛林、山峰、古民居点缀于秋叶丛中,那古民居还能明显地看出徽派的建筑风格。近处,一条白色的小河从古民居前穿过,这无疑就是位于石窟外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24号石窟
  二十四根柱(24号洞)洞门面山路而开,呈扁长方形,宽约50米,高约30米,进深莫侧,宽绰这大,气势恢宏。6根石柱,均是三人合抱的方形大石柱,它们成两排阵势支撑窟顶。如此四层,衍入地下,故有“二十四根”之名。洞内有水,深不见底。水中有红、黄、蓝、白、黑游鱼,其状多怪异。
35号石窟
  地下宫殿(35号石窟)口小洞大,有一段20米长的引洞。走到引洞出口处,豁然开朗,眼前空出一座惊人的地下宫殿,总面积有4000平方米。26根周长约10米的异形石柱顶天六地,石柱周长有十几米粗,一派豪气、霸气、帝王之气。环绕大殿有36间石房,最小者其面积仅2平方米;石房墙壁厚薄不一,最薄处仅10厘米厚。这些石房三面封,仅临殿堂一侧有一形门洞,门洞仅容一人进出。另一番感受。殿堂边有深潭数口,水呈绿色,有神秘感,但清澈见底,经年不涸。开洞之初,此处有千万只蝙蝠,人入此洞,惊飞蝙蝠,若黑风黑雨搅得开旋地转,故又名“蝙蝠厅”。
鸳鸯洞(33、34号洞)地处通往24号窟石板蹯这,两洞毗邻,从33号洞侧小石门旁可进入34号洞。



花山谜窟的石窟附近
离开花山谜窟驱车向东北进发,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即可抵达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由鲍家牌坊、鲍家祠堂、鲍家花园等景点所组成。
  鲍家牌坊耸立于千年古村落棠樾,由一连七座纵跨明、清两代、横串“忠孝节义”为主题的石牌坊组成。其中还有一座“骢步亭”,武官下马、文官落轿,亭上匾额出自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手笔。其规模之宏伟、主题之明显、雕刻之精美,举世无双。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元鲍启运的私家花园,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该园曾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已复建重修,是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目前,已经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吉尼斯纪录。

花山湖
“花山心怡”号画舫,设有茶艺表演、古筝弹奏以及地方特色的茶食,游客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既能观赏浓浓的山水风情又能体味“艺”与“道”的完美结合,感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文化氛围。

花山湖人在花山湖泊上感受着她的典雅、朴素又显露出他的悠远、宁静仿佛时间定格在了那一刻,如人在画中游一般。韩国亭
在景区的主要路段新建两座韩国亭,是由于旅游市场的扩展需要,亭身造型秀美,四周垂挂着宫灯状的名片盒,游人可以自由地将名片插入其中,进行自由交换,建立跨国友谊。

江栈道
江畔的走廊用来休息观景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008年11月5日,6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聚首著名景区安徽黄山,试图破解花山谜窟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
花山谜窟原称“古徽州石窟群”,位于安徽黄山市中心城区东郊新安江南岸的连绵群山之中,与大自然的杰作黄山比肩为伴,相映成辉,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诺亚方舟等世界上诸多鬼斧神工的神景奇观一道,都处恰好在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上。
“花山谜窟”不同于国内外其他著名石窟,它不是天然溶洞,而是古代人工开凿的规模宏大形态奇特的地下宫殿群,目前已发现石窟36座、遗址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据考古、地质方面的专家对石窟出土的西晋釉陶等文物进行考证断定,它开凿于西晋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花山谜窟的谜团在于,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开掘石窟,而且又处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信息记录。另外,石窟的开掘年代、用途、石料去向、持续时间、开掘者身份等谜团至今未解。
参加首届“花山谜窟国际论坛”的专家学者,来自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和国内各大机构,多为历史、考古、文化、文学、旅游、地质、地理、传播、宗教、环境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实地考察后,将围绕“花山谜窟”开掘年代、地质地理学考察与结构成分、技术考古方案设计、军事与宗教学探秘研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石窟
黄山因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而闻名海内外。如今,黄山脚下、新安江畔的花山谜窟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3月底,上海一位游客给安徽黄山市委、市政府来信,提出花山谜窟可能是“拜火教神坛”的假说,给花山谜窟增添了新的猜想。至此,有关花山谜窟之“谜”的猜想已不下几十种。观花山谜窟之景,猜花山谜窟之谜,是游客的一大享受。花山谜窟自开发后,引来游客和专家学者经久不衰的探谜兴趣,新谜不断产生,猜想不断变化。
4月初,记者再次来到黄山,探寻花山谜窟之谜。只见在黄山脚下屯溪东郊的新安江畔有一片高不过一二百米的连绵小山,被人称为花山。这里因古人巧夺天工开凿而成的怪异石窟而闻名遐迩。
与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谜窟洞内没有壁画、没有佛像,也没有文字,更无任何史料记载,就是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也难寻其踪影。但花山石窟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
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35号石窟宏伟雄浑,2号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洞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花山石窟群这一令现代人为之震惊的人类石文化遗产,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被人称为“花山谜窟”。这一“谜”可谓是千古之谜,而这“窟”又可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古建筑工程奇观。
花山谜窟这样巨大的石窟建筑工程全系古代人工所建,着实令今人不可思议,让前来观光旅游的人充满了猜想。至于这些石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何人开凿?数以百万方石料到底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个不解之谜。
如此庞大的工程为何史书没有记载?花山谜窟凿痕说明什么?……一直致力于花山谜窟研究的江志伟先生介绍,大小谜团目前至少已经有50个,每开发一次,挖掘一点,就有新的疑问和谜团出现。
更让今人不可思议的是,花山有石窟36个,而在其东侧延长线的歙县烟村方圆4平方公里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石窟36处。

谜团
花山谜窟谜团众多,带来了各种猜想,目前仅就为什么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相对比较成熟的猜想就有20多种,且还在增加,这也为花山谜窟增添了更多神奇。
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是目前对石窟形成时代最悠久的一种猜想。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载,伐吴越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秘密训练而成。
屯兵说: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人,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这也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采石场说:是最普通的一种用途说。徽州留有许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桥、古道,还有渔梁水坝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而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
徽商屯盐说:是指这些石窟由于屯放盐等大量的货物需要而开凿的。自古以来,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盐商更为出名,而古徽州的对外运输渠道即为新安江,石窟为徽商的仓库。
功能转化说:这些石窟并非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凿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
环保巢居说:“北方有窑洞,南方有石窟”,这是中国先人在人居环境上追求朴素环保理念的两大发明。一个掘土坡为房,一个凿石山为屋,不占肥田沃土,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栖息地。石窟内有房、有走廊、有石桥、有厅堂,有石水池、石水窖等,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十三陵说:花山迷窟的石料采用木排载运,沿新安江至杭州入京杭大运河,直抵北京,用作修建十三陵的石料。主要根据为:在明定陵地下宫殿石壁上有“石料来自徽州,木料来自柳州”的铭刻。但据地质学家勘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均为汉白玉和花岗岩,而屯溪石窟石料均为红麻石、白麻石,两地石料材质截然不同。
还有皇陵说、花石冈说、晋代说、临安造殿说、方腊洞说,九黎氏部落说、青铜器工具说、外星人建造说等等。猜想多多,言之凿凿,皆因花山谜窟毫无史料记载而难成定论,花山谜窟依然是串串难解之谜。

探奇
百慕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龙架野人之谜……这些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可你知道吗?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的区域有着许许多多谜一般的世界奇观。今天,这条线上又一道世界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掩藏于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连绵不断的山体中,在沿江两岸5公里长的山群中共有36座石窟,目前开发出两个,编号为2号窟和35号窟。
与国内许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花山谜窟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人巧夺天工而成。走进35号石窟,宛如走进了一个地下宫殿,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奇怪的是,在这深176米,总体面积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里既无壁画又无佛像,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洞内还时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潭水,常年不枯。继续前行,一个45度左右的坡面,宽15米,长30米的大斜面让人叹为观止。更巧的是,这个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在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开凿工人是凭借什么仪器准确判断出斜面开凿的起始点及其坡度的恰到好处呢?
据考证,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不下几十万立方米,这些石料足以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奇怪的是,这些石料现在根本不知被运往了何处。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呢?有人说采石,既然是采石,露天开采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有人说屯兵,还有人说是陵墓,各说纷纭。还有洞内的潭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并不来自新安江,那又来自何处呢?如果你有兴致,不妨前去探访一番,千年之谜,期待有心人去破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3 01:51 , Processed in 0.0752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