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冬游搁船尖

[复制链接]

459

主题

457

帖子

137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5:48: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去搁船尖一游,这个梦已经在我心中发酵了近两年了。
初次听说搁船尖这个景点,还是源于入住我家的客人。因为我爱人在歙县深渡开了一家农家乐,也就结识了不少的户外朋友。
春夏秋三季的周末,农家乐的生意都比较好,无法抽身。冬季来临,旅游业渐渐进入了所谓的淡季。深渡开农家乐的都有了一些空闲时间,大家在微信群里一发,便有三五知己踊跃报名,想组团去搁船尖一游。于是查了天气预报,恰好周末是好天气,适宜出行。大家没有去之前,或许听说了爬搁船尖的苦与累,于是大家都决定不自驾,而是包车前往。
下车伊始,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面篆刻着“搁船尖”三个大字,并用朱漆描过。拍照留念之后,我们便沿着石板路进入了搁船尖景区。一边走我就在不停地寻找搁船尖的二大特色:最神秘的高山喀斯特地貌;寻找被誉为华东地区最佳高山露营地的大光明顶千亩高山草甸。
依山拾级而上,来到峡口处,映入眼帘的是巍峨高大的奇石山,也就是搁船尖的第一道石门——朝阳门。因其位于第一的位置,最先如同光明世界的太阳一样迎接朝奉的施主,故名。沿着溪谷前行,便来到了第二道门——仪凤门。它在狮子与绣球之间,与钟阜门,天然对等而在,有龙凤呈祥地势,故有钟阜向东、仪凤向西两座城门。正面看是落凤,背面看是凰。当地人也称宝锁门,像孩子胸前常挂的长命锁。陈硕真石像、方腊石像、招隐草堂遗址亦分布在这里。太古音瀑布常年奔泻不停,瀑布旁眠云亭柱子上写有元朝大理学家郑玉的对联:“无需天籁寻幽静,自有岩前太古音!”潭水的碧绿,让人忍不住用双手拘一口在嘴里,让人不由自主地大声呼叫起来,让人情不自禁地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经过了钟阜门就是仙境了,是神仙住的地方,故名。右边有匹石马,又称:马到功成门。只有亲身来过搁船尖,用心去寻找和体会,并且展开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找到十道天门。而那些散布裸露在群山之中的奇形怪石,就是大自然的杰作——高山喀斯特地貌。
下一个目标就是寻找被誉为华东地区最佳高山露营地的大光明顶千亩高山草甸。沿着溪谷徒步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搁船尖主峰的脚下。只有登上主峰,才能看到高山草甸,才能寻找到大光明顶的石碑。在冲顶的过程中,我们队伍中的一些女同志,几次想放弃,我就用毛泽东的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鼓励她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你不断地走,你就距离目标近了一步。体力好的,早就走在前面了,只闻人声,不见其人。“前者呼,后者应”也别有一番风味。“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光明顶真遗憾”,一路上我们不断地打趣说笑着,登山的劳累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只有那沉重的喘气声,似乎在表明攀登大光明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海拔1481米的搁船尖之巅——大光明顶。只见山脊两旁都是茂密的枯草。在这高山之上,有着广袤千亩的草甸,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赋予江南独特的高山草甸自然奇观。山脊宽缓,东西相距5公里,山体保持了燕山运动宽缓的背斜式天然特征,一直为当地人放牧场所。俯瞰山下,下面是十道石门,上面是一马平川,从深深峡谷攀援而上,山穷水尽疑无路,一看到搁船尖,始觉人生的坎坷,命运的多变,人生的感悟,视觉的冲击,瞬间都涌上心头。
搁船尖风光奇美,春漫杜鹃、夏盈苇草、秋飘瑞雪、冬舞银蛇,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情。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频临此地,并有洪武在此得天马神助的故事传诸于史,更使其多了几分厚重和神秘,搁船尖是消夏避暑、修养身心、开阔视野、陶冶性灵的理想境地。
最神秘的高山喀斯特地貌,华东地区最佳高山露营地的大光明顶千亩高山草甸,十道天门,我都已经寻找到了。只有中国唯一的明教总舵遗址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未能找到,留下了些许遗憾。遗憾也是一种美,或许它会成为我下次再来搁船尖的一个充足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02:28 , Processed in 0.0781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