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南] 卖花渔村,因卖花而闻名于世的小山村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570

帖子

171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15:1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本不显眼的小山村,因种花、养花、卖花而形成徽派文化风格且闻名于世,这就是座落歙县城东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的歙县第一村——卖花渔村。
该村原名洪岭村,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村形如鱼,村头尖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渔村。


卖花渔村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有九个村民组,335户,923人,人均耕地不足三分,有史以来以房前屋后种植花卉盆景著名,是中国徽州盆景第一村,种植花木盆景历史已有千年以上,与扬派、川派、海派齐名,驰誉海内外。村中家家户户几乎都养花种植盆景,该村花木盆景的造型受新安画派影响,已逐步形成独特风格,尤以梅花桩景最为著名,其代表作造型如蛟龙腾云的游龙梅桩,与徽州的文房四宝驰名于世。


村子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盆景植物的生长及树桩的培育,提供了优越场所,故家家户户都以种花,培制花桩,制作盆景为生。村中形态各异的盆景处处可见,罗汉松、梅花、榆树随地撒绿,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公园。据考证,这个像花一样美丽的山野小村,种花历史已逾千年。唐禧宗乾符年代里(874-879),渔村洪氏四世孙洪必信,号梅窗隐士,嗜书史,善吟哦,爱花木,尝于室之右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诗以自适。


到南宋时,梅桩盆栽就已形成气候,到明代更是桂馥兰芳,盆栽广泛流行,还渐以卖花为主要生活。这位颇有文化品质的洪氏先祖,未曾想到自个儿的喜好竟传及既具文化品质又有经济头脑的子子孙孙,以至这个地方家家种梅,户户植花,近年来尤以种植和销售梅花而著名。村民利用庭院内、房前屋后、山洼溪边广种花卉;并不断引进外来良种,盘扎剪辑之花,培植佳美新种。长时期的艺术实践,积累起浩博的培养经验,又经新安画派、徽派四雕等徽歙文化艺术的熏染,终使渔村的花木盆栽形成徽派风格,在中华盆栽艺苑中独具匠心。


每年3、4月份,来此观赏游客络绎不绝,沿途山坡上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簇簇开满白色的或粉红的花朵,在绿树丛中特别显眼;油菜虽然一片青绿,但间或有一些也绽开金黄色的花蕊,勤劳的蜜蜂正在花蕊中忙着采蜜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徐徐的春风扑面而来,将揉和着泥土和山花的芳香送入鼻端,沁人肺腑。树林里,各种不知名的鸟儿的啾啾声,虫子的叽叽声,或高或低,或长或短,短促的清脆响亮,微弱的绵长悦耳;所有的鸟叫虫鸣声中,就数画眉的鸣啭声最为清越悠扬,最有穿透力。路边的水田里已经放满了水,从冬眠中苏醒的青蛙已经唱起欢快的歌声,蛙鸣声随着水波的震荡,响彻原野。驴友们骑行在大美微州的原野上,在大自然音乐会的伴奏下,无不陶然自得、心旷神怡。


村中一条小溪从门前山上潺潺而下,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漂浮着花瓣,含一脉羞涩流向山外。种花培景上千年,一定是因为这里的土壤肥沃,气候宜花;人们慕花纷至沓来,也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宜人。摄影人来了,留下梅花绽放的瞬间;画家来了,泼一幅绚烂春色;诗人来了,带走栽梅绕屋的妙境;美女们来了,撩动梅前比艳的情趣……


在这里无论你是先看见花还是先看见人,你都无法将人与花分开,花中有景,景中有人,这就是卖花渔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9:07 , Processed in 0.7825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