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人颇感失望的万安老街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0: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



隔着一条横江,从休宁古城岩到万安老街,也就一站路。

2008年她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不过游万安老街,还因为在绩溪听说的那句“休宁蛇”的徽州民谣,只是被休宁人改了一下:“黟县蛤蟆歙县狗,跑到休宁翻跟斗。”——呵呵,个中自然带有一些贬义,以至于歙县县令巧言令色蛊惑休宁知县,将休宁老街石板路悉数撬翻,以“蛇翻肚”破其风水。好在被齐云山的道长得知,急忙让休宁知县重铺石板路,以恢复“蛇肚”原形,这才使得这条老街重振商机,再现兴隆。

呵呵,有人说这形如“蛇肚”的商业老街,就是昔日的万安老街。



往返屯溪和休宁之间的小巴,停在休宁中学石牌坊式的校门前,卖票的大姐说,过马路对面就是万安镇——如今镇上的新民居都堆在公路边,挤满了诱惑学生的美食店、精品屋、餐厅和网吧,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异常热闹。

一条小街进镇,当人流渐渐散去,古镇便渐渐呈现出它原来的乡镇风貌。一条河沟横拦在小街前,上面跨着一座红砂岩雕凿的三拱石桥“轮车桥”,古色古香。小街过桥直去,而桥头左转还有一条沿河沟东行的红砂岩河堤——去万安老街,是过桥直去还是左转沿河堤东行呢?

一个小男孩经过,M.M上前打听,“沿河堤往东,跟我走啦,我家就在老街。”小家伙得意地说。欣喜,于是跟着他沿河堤一路往东,很快又看到一座石桥,同样红砂岩雕凿,不过单孔石拱,石阶上下,只能行人,名叫“富来桥”——河道一过桥便汇入横江,昔日的万安老街,其实就是沿着横江的北岸修建的,而富来桥的两头,便是昔日大名鼎鼎的万安老街。

桥上立一石碑,刻着“万安古镇”四个大字,为安徽省人民政府1991年所立。我正打量,小家伙说,“别过桥,左边才是老街”。说完便一溜烟沿着老街转角跑去,不见了身影。



万安老街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据信当古城岩的万安山作为唐代休宁县治和郡治所在地时,它已渐成雏形——这全得益于老街南面的那条横江,上连黟县、祁门,下通歙县、杭州,正是这条被称为“腰带水”的繁荣水道,给江边的万安老街载来无数商机。有说明清鼎盛时期,沿江的石板老街一路蜿蜒长约1公里多,仅店铺就有400多家,而居住在老街经商的世家望族有俞、汪、任、吴、戴、黄、何、闵、邵、曹、游等11大姓氏,所经营的行业,除了徽商传统的盐、典、茶、木“四大行业”外,更是五花八门多达100多种,吴鲁衡罗经店、同德仁药店、黄益兴木作店、同兴典当行、胡万记杂货店、同昌棉布店、益成丝线店、恒达酱坊、何永泰白铁店、聚合烟店、聚昌糖坊、维记豆腐坊、松萝茶庄、胡开文徽墨店、同昌炉坊、周源兴米店、陈记车行、余顺祥棕索店……,被认为是徽州版的“清明上河图”,安徽仅存风貌古朴商业街的代表作。

其中最招牌的,应是民国四年(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万安罗盘”,2006年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老街入口处的吴鲁衡罗经老店,作为万安罗盘制作工艺重要的传习所,还被列为休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就是有“屯绿始祖”之称的松萝茶,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而其独树一帜的“炒青”制作技艺也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如今站在富来桥头望去,却多少让人有些失望——尽管石板路和两旁木构建筑的店铺大多依旧,但冷清的几乎见不到几个人影,完全没有屯溪老街那种被包装起来的热闹和繁荣,所呈现的,依旧是未经修饰的时代遗忘,和无奈的岁月逝去。

桥头对着河堤,仅有一简陋的小店开着门,门口也就摆着一筐苹果和两串香蕉,一长者无聊地在店前渡着步,除了我们三人,既没有游客也不见过往的邻里街坊,旁边连着的店铺门板紧闭,干脆就不开门。

前行没几步,老街直角右转眼前豁然开朗,一条石板老街在阳光下油光发亮,两旁挤着一间间临街店铺,最具特色的,就是彼此相连的木排门——和屯溪老街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里少有砖雕精美的门楼和大户人家马头墙高耸的深宅大院,而几乎都是简单的上下两层的木排门式的店铺。

有说这种简易的木排门是万安老街建筑的最主要特色,或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但无一例外,临街的都是可敞开的木排门式的店面,而店铺规模的大小,则多以开间的多少来区分,多为单开间,也可分成两至数个店面。营业时木排门完全打开,把街道空间引入室内,商业活动空间明显加大。人们选购货物、洽谈业务都在店堂内进行,而不影响街道上人流行走。这与徽州传统民居封闭式的立面和突出的门罩完全不同,使得这条商业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可是如今冷冷清清,左侧只有一个理发店开着门,里面也仅有一张老式的理发椅,似乎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光景。右侧也只有一家杂货铺开着门,古老的柜台上摆着油盐酱醋,后面是一排香烟柜,唯一招摇的就是墙上挂着的一块写着“货真价实”的木匾,只是字迹也已斑驳脱落——不见店家,瞄几眼便匆匆退出。

呵呵,仅此而已,长长的一条老街就不再见有开门经营的店铺了,木排式的门面大多关着,偶有开的也只是一两扇,而里面黑乎乎的,也不再是经营的店铺,仿佛就是进出后面老宅的通道,昔日的“老街故事”,看来也只存在你的想象中了。

可不,当公路运输一旦取代了昔日繁荣的横江水道,那生意也便随之搬到车水马龙的公路边去了——因商业得利而繁荣,因商业失利而衰退,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是如此,老街因此而冷落,那管你加上多少“名镇”、“名街”和“遗产”之类的头衔,依旧无可挽回地萧条起来。唯一遗憾的是,它没能像屯溪老街那样跟上旅游开发的脚步,尽管修缮过,也花了不少气力,但至多也就是让文人墨客发些时光不再的小资情调,抑或成为一些怀旧的影视片的取景地。



老街横着十多条小巷,右侧一条条石阶多连到江边的水埠头。有说昔日老街的古水埠码头有12处,最大的埠头是钟塘老渡口,而站在埠头的江边望去,你会发现临江的老房子多砌筑在高约数米的红砂岩石上,远望就像一座陡立的水上城堡——呵呵,你尽可想象着昔日货船抵达后,挑夫们喊着号子搬运货物的情景,可如今呢,水埠头至多可见也就是浣洗的村妇,再就是几只觅食的鹅鸭。

沿老街继续前行,想寻的是“陶行知启蒙馆”——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街上有指示牌,一路寻去,最后在老街左侧一条名叫皂荚巷内寻到,小巷很窄,民居很老,门牌2号,是一座名叫“翠园”,占地约600平方米的四进三开间二层的老宅院,又叫“吴尔宽私塾”——当年因为陶行知的外婆家在万安老街,所以他7岁便被送到这里接受启蒙教育,而启蒙老师就是这位名叫吴尔宽的私塾先生,从四书、五经开始,一直到17岁才离开万安老街前往杭州学医——23年后陶行知曾写过一首《献诗》,回忆的正是自己当年离开万安老街时父亲送行的情形:

古城岩下,

水南桥边,

三竿白日,

一个怀着无穷希望的伤心人,

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

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面上。

望到山、水、天

合成一张大嘴,

隐隐约约地

把个帆影都吞没了,

才慢慢地转回家去。

我要问

芳草上的露水,

何处能

得到当年的泪珠?

如今,为了纪念他老先生,“翠园”老宅已被改称为“陶行知启蒙馆”,只是院门紧闭,并不开放,空有了这个万安老街“旅游新亮点”的名号,实在是让人多少有些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10:37 , Processed in 0.5725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