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墨婺源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140

帖子

42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0: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列车过山东、穿安徽、进江西,行程近两千公里,春暖花开时节,车窗外的沃野田畴,一片葱茏馥郁。一路风尘,只为去赴婺源之约,意念中的婺源,是一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黑与白地对比,撩拨你心底里对往事悠悠地慨叹;光与影地幻化,折射你心深处对岁月如梭地唏嘘。未曾相见过的婺源,在我的想像中,大抵就是这样了……



车子渐近婺源,渐近的婺源,就像是一幅逐次打开的水墨风景。

雨后初霁,阳光一扫漫天的阴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遍地的黄花,立时显得生机盎然,阳光蒸腾着水气,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鲜花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行走在这云起雾落、人行画卷的野村山郭之中,满眼是连绵不绝的油菜花海,大片大片的明黄色,不由分说地冲击着你的视线,“黄”得令人震撼,一时间让你的审美都有些疲劳。从紫阳到古坦,山坡路缓,丛溪、樟村、长滩……一个个的古村落,就如同洒落的珠子,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大山之中,掩映在花海之间,一路走、一路看,穿村过巷,信马由缰,我像是一位云游千里,漂泊至此的行者,贪婪地捡拾这秀丽的山光水色。

穿过一片油菜花地,沿着田垄,就进到了樟村,整个村落静悄悄地,既不同于思溪的喧嚣,又有别于延村的熙攘,四散的炊烟和间闻的狗吠,提醒来人,村落还未破败,来樟村是为了拍摄一座古老的板凳桥,穿过村子走到村后的河边,遍寻不见桥的影子,打听了一位正在河边浣洗的姑娘,说这桥被几年前的一次洪水冲垮了,从此樟村最后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古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湮没在了岁月的溪流中了。

沿着山路,一路颠簸到了王村,这是一个还未标注在旅游图上的古村落,未及村口,先是大片的黄绿相间的梯田横陈于村前,视线随着梯田栉次上移,倚着山势,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次第映入眼帘。一条小溪环村而过,村口一棵古樟,枝繁叶茂,低垂向水面,三五顽童在树下游戏;斑驳的石桥下,一群村妇,或淘洗、或说笑,家长里短、其乐融融;一位农夫完成了清晨的劳作,赶着水牛经过石桥,古樟、石桥、农夫、水牛——霎时勾勒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古村牧牛图》。

在洪村,徜徉于村头巷弄,溪流淙淙,穿村而过。在这里,有历经数百年而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宅与宗祠,整个村子依山面水,遵循了古徽州“前方有水当镜照,后面有山当背靠”的建筑传统。每一座古宅的外观都是那么朴实无华,白灰抹墙、黑檐盖顶,雕饰精美、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色泽典雅大方,外墙两侧的墙角,分别嵌入了一块高约1.5米的青色条石,每一块条石的棱角都被细心打磨成了弧形,当地人说,这叫“隐其锋芒”,一是怕磕伤在巷弄里玩耍的孩童;另外,也是这些古宅的先人们,对自己、对后辈子孙的一种处世警示,警示自己和后人,做人不可“锋芒毕露”,做事则要“事缓而圆”,思来想去,或许这就是徽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兴盛之道吧。

推开厚重的宅门,就像是打开了厚重的徽州历史,大门两侧分立着两块黑色的抱鼓石――又叫掩面石,而这种掩面石,一般只有在宗族的祠堂里见得到,在以前的农村,每逢重大的节日和事件,一个村里同宗同族的人都要聚集在祠堂祭祖、议事,而有的时候,宗族里辈分最高的人,却不一定年龄最大,所以当年龄大辈分低的人,见到年龄小而辈分高的“长辈”,便要躲在掩面石后,以遮羞赧。整个院落以中轴为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是天井,采光通风。天井的设计颇为独特,完全采用木质梁架,运用木质构件的巧妙组合和拼接,使得建筑工艺与雕刻艺术相得益彰,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垂直于天井的地面,是青石砌成的水池或沟渠,徽州人讲究“树养丁,水养财”,并且还要“四水归堂”,亦即淋到自家屋顶的雨,沿着天井流淌到地面的水池或沟渠中,在他们看来“水”就是“财”,因此“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大多镶嵌着砖雕,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人物、虫鱼、花鸟,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木雕在古徽州的建筑中,极具代表性,一般装饰于月梁、屏门隔扇、窗下挂板、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上,其雕刻手法多种多样,有线刻、浮雕、透雕和镂空等。至于雕刻的内容,则多是以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而石雕通常是在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的上面,内容大同小异,雕刻手法则是以浮雕、透雕、圆雕为主,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在清晨或是黄昏,在细雨或雾霭中,撑一把油纸伞,流连于徽派建筑的古村落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小路,就像穿梭于时空之中,寻找着古徽州的前世与今生……

一夜无梦,再醒来时,已是春雨绵绵,沉浸在烟雨中的婺源,让你体验着初到此地的另一种况味……

细雨霏霏,云雾重重,更让这幽深的山色和古朴的村落,充满了野趣与灵动。轻缈的雨雾缭绕在山间,极目远眺,山陵似近还远、似有若无,因了这春雨的滋润,山色愈发显得青翠,极少还能看到裸露的山的肌肤,而是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绿,黄色的油菜花海顺着山梁梯次盛开,白色的萝卜花零星的掩映其中,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孤傲地绽放于田间地头,在层层花海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冷艳、俏媚,各色的花儿,争奇斗妍,将这连绵的山峦,妆扮成了节日里的盛装少女,向踏青的人们传送着春天的信息。

浸润在斜风细雨中的庆源,像是沉睡着一般安静,雨滴轻轻地落在屋顶,静静地流向天井的檐头,然后欢快地跌落在厅堂中的水渠,水花四溅,声音如同戛玉敲冰、余音缭绕。下雨天,当地人是不出门的,游走于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的,多是像我一样的外乡人,这春雨滤尽了尘埃,使呼吸也变得清爽,野绿连空,柳径无人,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花的芳香,扑面而来,深入肺腑,一条被无数步履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小路,曲折的通向远处的田园。庆源人习惯了临水而居,汩汩的山泉流经幢幢古宅,溪流涓涓、春雨淅沥,再调和了山野田园中的莺啼虫鸣,让那浑然而成的天籁之音不绝于耳。行至半山,但见近处的梯田拾级而上,黄花遍地,那被漫山花海围裹其中的庆源古村,早已在视线中抽象成了黛瓦粉墙的线和面,静默于远处的层峦叠嶂,在春雨的洗濯下,便也更加显得茂林修竹,苍翠欲滴,画意如斯、诗情如斯,周匝的静美,一如宋词的婉约与凝炼。

在客栈的露台上,啜着清香的茶茗,听着啁啾的虫鸣,独自坐到夜半。静谧的夜中,只有夜空中的星月,投射出清冷的光辉,而闻到的却是氤氲在山野间的芬芳。弥漫于周遭的寂静,愈发显得稠浓,荡漾着,浮游着,堆积于内心的万千情愫,就有如这绵延的山影,翩然而至,又翩然而去,让你在这超然于物外的静穆中,细细地——品味这源自天籁的绝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5 15:05 , Processed in 0.7309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