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 赛金花故居!

[复制链接]

248

主题

248

帖子

744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15:54: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赛金花,原名郑彩云。一八七二年十月出生在黟县上轴村。十二岁时随父亲迁居徽州,因家道衰败,年少的赛金花一就沦为“清信人”,也就是卖艺不卖身的艺妓,后嫁于清状元洪钩,成为状元夫人,并以公使夫人的身份,随夫出使俄、德、荷、奥四国。因外交事务,当时赛金花频繁出入于欧洲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凭她的美貌、气质和风度瀛得了欧洲人的普遍好感。被德皇后誉为“东方第一美人”。在此期间,赛金花结识了后来成为八国联军统帅的瓦德西,为她后来的传奇与争议埋下了伏笔。国女侠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西逃。德国联军为其公使克林德被杀,寻求报复,大肆屠杀北京平民,使北京城一片混乱。一天,几名德军闯入赛金花住处。赛金花因不明他们的国籍,先用英语与对话。发现对方不懂后,即改用德语交谈。当得知联军统帅为昔日青年军官瓦德西时,她立刻赶往瓦德西的住处南海仪銮殿,拜访瓦德西,并开始密切接触。赛金花向瓦德西提出两条请求:一是保护良善,不要妄杀人民;二是保护文物,不能重演焚毁圆明园的悲剧。此后,赛金花在与瓦德西同居的几个月中,从瓦德西处乞得黄牌,挂在北京大栅栏商业区内,禁止德军对这一地区百姓进行骚扰。在她的努力下,瓦德西向联军发布了两条命令:一是禁止士兵随意杀人,使北京避免了屠城之劫。后来辛丑和议之成,也多得益于她,因此京城人对她多有感激,称她“平康女侠”、“护国娘娘”、“议和人臣赛二爷”等。当时清政府希望尽快结束逃亡生活,早日与八国联军签订和约。他们得知赛金花与瓦德西的关系后,由盛宣怀牵线,军机大臣李鸿章令其子李经才与赛金花联系,请赛金花出面斡旋,促成“和约”早日签订。
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后,民间有“妓女救驾”的舆论,慈禧大为光火。一九零二年,瓦德西奉命调回国。赛金花预感到自己在京城的处境将变得险恶,便移居上海英租界。尽管这样,清朝政府仍寻她一个“虐待侍婢”的罪名,趁赛金花到南市丹桂戏院看戏之机,将其拘捕,发配回原籍黟县。 赛金花离开黟县返回上海后,嫁给一位姓曹的作妾,还花了两千两白银,为曹捐了一个“同知”的官衔。不久曹一命呜呼,赛金花又孑然一身。后结识了国民党元老魏斯灵,与之同居数年,相安无事。婚后不久,魏斯灵便命赴黄泉,赛金花因此被人斥之为“克夫星”。魏斯灵死后,赛金花神志大受影响。其晚年几乎沦为乞丐。一九三六年,赛金花贫病交困,死于北京居仁里,终年六十七岁。
《新安晚报》2003年1月5日、6日以整篇连载了《赛金花和她的老乡们》;200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百年时尚女性排名活动中,赛金花名居榜首;中国百年十大女杰中,也包括了赛金花和秋瑾、宋庆龄等;互联网上关于赛金花的介绍和评说更是层出不穷。赛金花故居归园景区的开发,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便利。历史已经对赛金花做出了正确的评判。
“归园”:二零零三年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归园”景区。地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二零零四年五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景区内有赛氏旧居、赛金花书斋、用过的水井、亲手栽种的海棠花等。赛金花故居资料陈列馆展示了从国内外收购的大量历史资料、赛金花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刘半农、鲁迅夏衍等名人对赛金花的评说,充分展示了赛金花扑朔迷离的一生。修缮过程中运用了徽州传统的造园手法,其叠山、理水、建筑、植物与苏州、扬州等江南园林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它集徽文化的诸多元素与黟县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于一体,因地制宜,巧于构造,将自然美景裁剪入园,是人工山水园与自然山水园的完美组合,具有极高旅游观赏价值。
因为有摄影展在赛金花故居展出,我们带参观带看摄影展。园林我倒觉得与江南园林差不多,特别喜欢该院墙长满了爬山虎似的红叶,配上白墙青瓦,别有一番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17:56 , Processed in 0.0808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