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墨乡”浙源,“奇观”虹关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1:5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难得奇观?

一株6人难以合围的“江南第一樟”。

一幢比姚明还高90公分的“世界第一长人”故居。

一座“婺源最美水口”的察关古桥。

婺源清华往北有两条游览路线,一是西北沱川的“理坑”,二是东北浙源的“虹关”和“察关”,都是位于皖赣相界深山里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出清华彩虹桥后,我便按照来时司机所说,去到镇旁公路边的桥头等着,就看哪边的班车先到了。

8点35分,有往浙源、岭脚的班车途经,上车,司机说从清华到虹关还有大约25、6公里呢。10元车票,9点多抵达,下车时他提醒说,“如果回县城,下午1点05分在路口等,错过了就只有等4点多最后一班车了。”——婺源乡镇班车的司机真的都很热心。

路边有家小店,里面坐着一位长者,他告诉我左转过桥,右边就是虹关古村落了。

不用买门票?呵呵,竟是我此行婺源古村落中唯一不用买门票的。尽管它也曾是婺源旅游的第一批景点,但是不知何因,后来却被那家“垄断”婺源旅游的公司排除在经营范围之外——难怪这时除了我,也就没再见到有其他游客了。

但是老先生腰间却带着一副简易的扩音器和话筒,还不时拨弄着调试音量。好奇聊起,原来居然是村里的“业余导游”——名叫詹庭春,今年67岁,“等下有一班厦门美校的学生要来。”边说,眼睛边朝公路来的方向张望着。

哈哈,看来酒香还是不怕巷子深的。

婺北“第一关”徽墨“第一村”

距婺源县城4、50公里的虹关,几乎已去到婺源东北皖赣相界的边边了,村后的浙岭就是两省的分界线——古时的“吴楚分源”,钱塘江和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清康熙年间所立1.7米“吴楚分源”碑,如今仍立岭上。徽饶古道经此而过,坐落在浙岭南麓的虹关,就成了翻山越岭进入楚地后的婺北“第一关”。

呵呵,原来咱一早游览的清华彩虹桥所连的徽饶古道,一直通往这里。歇息一晚,翌日翻过浙岭便是徽州休宁——我突然想起早些天去的休宁黄村,不也正是坐落在这条徽饶古道旁的吗?当时如果经五城继续南行,那古驿道没准也是来到这里的。

岭下的古村落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原居方氏人家,绍兴年间詹氏迁入,而这詹氏,居然和江湾的萧江氏、汪口的俞氏一样,也都出自古徽州的屯溪篁墩——那故事可一直追溯到南朝末代陈后主时期,至德元年(583年),仕陈的东阳郡赞治大夫詹初“在任有治绩,陈亡郡废,不仕隋,隐居篁墩,因慕黄石公之风,自号黄隐。”

隋大业二年(606年),不知是否因南渡篁墩的士族日渐增多,这位黄隐公决定寻觅新的隐居地。他沿着徽饶古道经休宁一路往南,翻浙岭,入浙源,居庐坑,遂成浙源詹氏一世祖——呵呵,那时婺源还尚未置县呢。

唐末,詹氏八世祖詹必明为山阴县令,退隐迁居浙溪上游宋村,南宋绍兴年间其后裔顺溪而下来到这里,观风水傍溪而居,“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取名“虹瑞山庄”,繁衍生息,渐成浙岭南麓第一大村。因徽饶古道穿村而过,又称“虹瑞关”,简称“虹关”,自此便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的美称。

明洪武年间,村里出了显赫一时的“父子尚书”——詹氏二十一世祖詹同和儿子詹徽父子两,先后官至明廷吏部尚书,詹徽后来更是加封太子少保,山沟沟里的小山村也因此建起了宫廷式的“玉堂仙吏”大厅屋——也就是从这时起?读书做官,明清时期村里先后出了10多名文士,留下了30多部著述。

不过让古村落更为知名的,还是它“墨乡”的美称——到清末民国初的400年间,虹关成了徽墨主产地之一,《清代名墨谈丛》有记,“婺源墨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虹关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歙县、休宁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别。”

呵呵,早先游绩溪上庄时,得知那里有个“徽墨世家”的胡开文;去到休宁的万安老街,又得知它曾是徽墨最大的集散地,然而来到这里后才知道,徽州真正的“墨乡”居然在这里——有说当时村里的大街小巷多以墨业为名,虹关的詹氏也成了清代最知名的墨商世家。清乾隆年间,虹关墨号开始“饮誉上海”,清末上海滩经营徽墨的更是“詹姓居多”,其中尤以詹成圭、詹方寰、詹子云、詹大有等墨师最为知名,詹方寰依据虹关村前水口所筑龙门碣所创制的“龙门墨”,正面刻“龙门”金字,背面嵌“鲤鱼跳龙门”图案,因墨好又蕴含吉兆之意尤为畅销。

上海赚钱,虹关建屋,如同徽州一个个因徽商而发家的古村落一样,村里的豪宅大院,便多是昔日那些墨商所留下来的,他们还将墨模雕刻艺术应用在建筑上,把徽墨与砖雕、木雕结合起来,展示了有别于其他地方古民居装饰的特有风味。

相关链接:詹天佑故里?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是我们广东南海人,来到这里方得知,其祖居正是浙源庐坑——曾祖父詹万榜是庐坑詹氏三十七世祖,清乾隆年间因“做广东茶”来到广州西关,开“万孚”茶行,后依附广州十三行发迹,还和儿子詹世鸾分别捐了一个太学士和儒林郎的头衔。十三行倒闭后詹氏茶行也宣告破产,孙詹兴藩由广州迁往南海乡下,诗书耕读,生了詹天佑——已是浙源庐坑詹氏入粤第四代人了。有幸参加清同治年间珠海容闳主持的选派幼童出洋赴美计划,得以成就其“中国铁路之父”的美誉。

呵呵,所以与詹庭春老人聊起,他不无自豪地说,“詹天佑也是我们这里人。”

古道“通津桥”,水口“第一樟”

走进古村落,首先要经过一座单孔石拱的古桥。

“通津桥”,长16米、宽4米,桥头两侧分别连接着古道石阶,桥上两边设有石板护栏,不过最有味道的应是桥下石拱两面龙门石上所镶嵌的篆刻石匾——惭愧啊,找到詹庭春老先生才得以确认,一面为“挹秀”,一面为“通津”。他说古桥始建于南宋,是詹氏虹关立村后所建,不过眼前这座石拱桥已是清同治年间再次重建的了,《虹关詹氏宗谱》有记,出自村人詹元吉——桥下鸿溪,又称“浙源”,正是这乡镇得名的出处,而源头即始自“吴楚分源”的浙岭。

站在桥上往东,溯溪而上,左边便是傍溪而建的古村落了,粉墙黛瓦的古民居遮荫在一片绿树丛中,满是“四面烟云绝顶下”的诗情画意;而回头西望,“一湾溪水斜阳中”,傍溪古道蜿蜒而去,似可一直去到清华的彩虹桥……

过桥,沿鸿溪旁的石板古道进村,左侧一排陈旧老屋,或“虹关茶厂”、或“古樟饭店”,只是招牌斑驳也都锁着门不见有人,似久未开张了。古道尽头横立一门坊,上刻“青蔼丛木”四字——出自唐末诗僧释处默《圣果寺》诗“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句。有说门坊原为昔日驿道上的永济茶亭,置炉烧茶,专供商旅行人歇脚,另一侧门坊上还刻有“白波浸天”。可惜今已不再,只剩眼前这座门坊了。

穿过门坊,直去便是村前的水口广场,最抢眼的是右边溪旁有“江南第一樟”之称的千年古樟——粗壮挺拔,枝叶茂密,浓荫蔽日,当是我这次徽州古村落一路走来,所看见的最巨型的一棵古樟树。

它高约26.1米,胸径3.4米,冠幅2000多平方米,树下立一石碑,上刻“虹关古樟”四个大字,下方署有姓名,仔细端详,竟出自有“今日中国王羲之”之美称的书法大家王遽常。碑石立于“甲子初冬”(1984年),应是这位晚号“欣欣老人”84岁时所手书,5年后他便作古,古樟老人,实在是其晚年难得的一幅佳作。

正观赏,一阵喧哗,公路边小店所见的那位詹老先生带着成群的美校学生涌了过来,两部大巴进村,少说也有8、90人吧。两个类似老师的吆喝着学生排好队,围着听讲解,不过看得出那些唧唧喳喳的孩子没几个认真听的,倒是让站在后面的我听了个仔细——“千年唐宋事,阅历几枯荣”,想不到古樟已有1400多年的树龄。始自南宋詹氏立村前,原居此处的方氏人家已植有古樟,村里詹氏族谱记载,明代二十一世祖詹同曾特别叮嘱后人,“审其葱茏而可以点缀芳景者,勿剪勿伐,爱若甘棠,滋之培之,视同格木。”再加上村里一直秉承的“树养人丁水养财”的古训,使得这棵千年古樟得以茂盛至今——几个学生试着要抱一抱这树有多粗,哈哈,6个人牵手还没能围得过来。詹庭春老人说,以前树旁永济茶亭还有这样一联:“若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分吴分楚浙水长流”。

不过让我更为惊讶的是,因为这古樟,民国时期居然还专门出了一本《古樟吟集》——那故事很有趣,我想还是多唠叨几句才是。

1932年,一位居住在上海名叫詹子瀚的虹关人回乡探亲,第一次用相机拍下这株古樟的照片。回到上海后作为故乡的记忆,他洗了很多张分赠给客居异乡的詹氏族人。当时居住在湖北夷陵(宜昌)的虹关人詹佩弦也得到一张,因着思乡心切?还为照片配了一首诗,并由此萌发了出本诗集的念头——广发乡里邑人,历时一年汇编整理,于1934年由宜昌维新石印书局印刷出版,居然收集了50多篇诗、词、文章。

或诗:“树荫虹关数百年,休黟祁歙盛名传。几多词客增诗意,仰视云霞俯听泉。”

或诗:“下根磅礴迭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层柯蜿蜒如龙眠,异种寄生若指骈。”

或诗:“尺幅苍然肖写真,古樟画里远传神。灵根借得南山寿,蔚气疑逢亘古椿。”

……

呵呵,古风雅事,一书一树,孤陋寡闻,还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说后,詹老先生便带着叽叽喳喳的学生进村了,我没再跟着,而是围着古树下的水口转悠了一圈。树下鸿溪河道上筑有水坝“龙门碣”,蓄水为湖,称“龙门湖”,溪河中突起一块青石,便是昔日村民所说的“鲤鱼跳龙门”的景致所在。有说清代享誉上海的“龙门墨”,制作的灵感就出自这水口。

广场对面是虹关小学,其前身曾是詹氏宗祠,除了宗祠昔日村里还建有守俭公祠、守信公祠等五座支祠,不过如今没有一座被保存下来。宗祠改建为学校,其他五座支祠的遗址也都建成了新民居。

墨商大宅第,“长人”玉映堂

祠堂多已不再,但两条古老的石板街巷,依旧保存有60多座昔日墨商所留下来的明清古名民居,其中保存较好的有留耕堂、虑得堂、玉映堂、棣芳堂、务本堂、继志堂、玉鉴堂、礼和堂、光裕堂和六顺堂等。

首先看的是位于广场边两条街巷之间的留耕堂,建于明代,得名于祖训“书为恒产,百世留之有余;心作良田,一生耕之不尽。”只是大宅院门楼紧闭,似已空置很久——古村落一旦被排除在旅游景点之外,老宅没了人家,自然也就无法进去参观品味了。

只得在街巷里张望,除了门楼、梁枋、花窗等雕刻显得古朴简单外,留耕堂最特别的是楼上建有一座“过街楼”,站在巷内你便能看见,花格栏杆,横跨小巷,将留耕堂与小巷对面的另一家大宅第连接起来——有说这是昔日防御型村落的遗存,一种求生避难的设计,这让我想起岭南客家围屋的“走马楼”,是否就是源自这徽派建筑的模式?

穿过“过街楼”下的小巷右转,村里门楼雕凿最漂亮也保存最好的,是一座如今被称为“长人故居”的玉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四合院结构,三层,二层设走马楼,高大的门楼上,“鲤鱼跳龙门”的砖雕刻画的及其细腻精美,两旁的莲花和下方的喜鹊、凤凰所组成的图案也美轮美奂,更难的是至今仍保存完好,不像村里其他民居多已残损。

这门楼上“鲤鱼跳龙门”的砖雕,是否就应着当年詹氏墨商上海畅销的“龙门墨”上的图案呢?呵呵,修建这玉映堂的,正是在上海开有玉映堂墨厂的墨商世家,不过有意思的是,它为古村落带来的一段传奇可不是什么制墨故事,而是出了一个有“世界第一长人”之称的詹世钗——身高3.19米,比2.26米的姚明还要高出90多公分呢——如今他“长人”的故事就被村民涂写在门楼旁边的墙上,玉映堂也因此被称为“长人故居”,门前的小巷也被称为“长人巷”。

《婺源县志》有记,詹世钗生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乳名五九,字玉轩,其父詹真重的身高已有2.48米(比姚明也已高出一头)。因为出身墨商世家,所以詹世钗早早便随三哥詹世钿往上海玉映堂墨厂做学徒,做工时被一喜欢猎奇的美国人看中,重金聘请,身穿清朝官服周游世界,以展示赚钱——呵呵,怎么没想到让他打NBA呢?莫非那年头美国还没兴起篮球。有说他后来娶了一个英国老婆并加入了英藉,晚年也是在英国去世的。没有再回过虹关。倒是他“没有长人基因”的英籍儿子詹泽纯,在英国驻沪领事馆工作时回虹关寻过亲,但是那些做徽墨生意赚了很多钱的叔伯否认是他的亲人,说到底就是担心被这个英籍的侄儿分割了财产。

颇为传奇的故事,据说在《夜雨秋灯录》、《拍案惊奇》和《今古奇观》中都有记述。

可惜与留耕堂一样。“长人故居”也大门紧闭并不开放,一村民告诉我老宅如今仍有人住,只是外出打工去了。他说屋主也非长人后裔,不过长人所住的房间还在,门就有3米多高,睡的床叫“满顶床”,睡觉时脚端的床头板要抽掉,用一只大木箱接着搁脚才行。解放初,堂前还挂有长人端坐的照片,文革破四旧时被毁掉——无法一睹,好奇之心难免多少有点失望。

那村民很热心,又带我去看村里最老的房子,建于明代中叶的“大厅屋”,但是眼前所见,已是一片残垣断壁,只有残壁上还涂写着一幅记述它昔日辉煌的故事:

原来大厅屋的正式称谓是“玉堂仙吏大厅屋”,出自明洪武年间的父子吏部尚书詹同、詹徽——我说呢,仿宫殿式建筑,三步金阶,分院子、大门、大殿、廊厢等几个部分。庭院开有“如意”、“添灯”、“万宴”、“笃庆”四门,头门正中悬“七叶衍祥”匾,正堂悬“玉堂仙吏”匾,正殿悬“世天官”匾,宫灯高挂、龙旗招展,全副銮驾,庄严富丽,是村民家族的议事场所。每年正月初一全村老少都会在这里欢聚一堂,吃团拜酒相互拜年,初二至十九举办庙会,迎龙灯,祭祀汪圣大帝(即隋末唐初徽州大名鼎鼎的越国公汪华),俗称“十八会”,《虹关族谱》有记:清末詹姓上海墨号店主牵头,还将虹关“十八会”迎龙灯的龙灯模式舞到上海,轰动上海滩,还获上海知县“赐红绸一匹”的奖励。

可是如今屋已不再,空有一壁的故事,你只能从残存的坊门和一根根坍塌的梁柱上,端倪和想象它昔日的热闹景象了。

古巷幽深,少有民居,老宅也大多紧闭,那班厦门美校的学生转悠了一圈后便很快走了,古村落又清静起来,让人惋惜这难得的一片粉墙黛瓦的景致被冷落。

沿古巷直去,出村头山间溪旁还建有一座周王庙,也是古村落仅存的一座古庙,孤零零立在石板驿道旁。黑瓦白墙红栅栏木格门,似新修缮过,里面挂着很多大红绸布和灯笼,神龛“周王庙”匾下的墙上,还墨书篆体“仁义格天”四个大字——呵呵,同样与詹老先生通过电话后才敢确认。

神龛供奉着一尊彩瓷周王菩萨像——有说詹氏先祖即为周武王,传十一世周宣王姬静后,封次子至弘为安西侯,“食邑于詹”史称詹文侯,传五代至礼公袭封侯爵,其后裔便皆以詹为姓。

如此看来,祭祀的不是什么菩萨,而是祖先才是。

“婺源最美水口”察关

转了一圈回到村前水口,老樟树下稍息,吃了几个随身带来的小肉包当午餐后,便走到通津桥,沿着桥下鸿溪旁的石板古道顺溪而下,去到下一个古村落察关——两村相距也就5、600米吧。

溪流绕村而过,而沿着古道进村,静悄悄的,民居大多关着门不见村民。

去到村中央,一半月形水潭旁终于见到两个老阿婆,彼此打量着,没准她们也好奇我这闲逛的途人——赶紧上前寒暄打声招呼,原来古村落也姓詹,是詹氏家族又一聚族而居的古村。其历史似乎比虹关还要来的久远——始自唐代僖宗时期,是浙源詹氏八世祖、先锋兵马使詹必胜的儿子詹之谏迁居所建,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

果然,半月水潭上方立着一座门楼,上书“詹氏宗祠”四个大字,旁边墙上还贴着一张“察关村灯会捐款名单”——密密麻麻写着近120户人家,除了3户查姓外,多是詹姓。只是如今宗祠空有一门楼,后面的祠堂也已坍塌,长满灌木荒草的庭院门坊上依稀残留着“察关大队民办小学”的字迹——显然祠堂曾被改为小学,因坍塌而早已不再。断墙瓦砾的荒草中,还有块刻着“孤魂总祭”的残碑,呵呵,急急退出,恍惚迷离,难免自嘲一番。

宗祠门楼前有两个硕大的旗杆石礅,仔细端详,依稀可见上面刻着“甲午科举人”五个大字——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那年,村里出了一举人,可惜从两个老阿婆口中,已掏不出更多的故事,只是指点着告诉我,继续往前走啦。

呵呵,原来街巷尽头就是察关著名的水口——在婺源,察关似不出名,但是其水口却远近闻名,最漂亮的就是横跨鸿溪的一座古桥,“洞桥锁关,古木成荫”,远比上游的虹关通津桥来的气势。

桥头古道上建有一座拱秀亭,亭内墙上书有简介,抄录如下:

“本里高祖十三世本德公,行十二,字叔义,宋绍兴年间,举春秋明经及第,三任金华太守,称疾不仕归里。庆元乙卯年建亭七间,造村末水口石桥,号祭酒桥”。

简介录自村里的《詹氏宗谱》,乙卯年即为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由官至金华太守的十三世祖詹本德所修建,起名“祭酒桥”,表明的正是这詹本德太学入仕的出身——始自唐代,科考分科举入仕和太学入仕两类,前者称“进士”,后者称“明经”,詹本德以《春秋》明经及第,当属太学入仕,而祭酒为太学最高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说不定他老先生出任金华太守前,曾做过太学“祭酒”?呵呵,对读书人来说,这实在是一难得的荣耀。拱秀亭对面还建有一“文昌阁”,当是与这“祭酒桥”相呼应的,而桥下溪间还有一状若宝印的磐石,人称“印石浮沙”,也寄托着村中学子“科考功名,贵为将相”的梦想。

古桥青石板砌筑而成,古朴苍桑,桥头古樟虽没有虹关那棵千年古樟来的久远,但也十分粗壮挺拔,浓荫蔽日,溪水潺潺,远处农田屋舍尽收眼底。不过最美的景致还是下到桥下溪畔,呵呵,拱形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几乎就是一轮满月,而通过桥孔远望,青山绿水掩映其中,实在是美不胜收。

桥下见一作画的靓仔,独自一人,撑着的画板上古桥已渐入画。

聊起,名叫赵宝坤,内蒙赤峰人,27岁,但已学画10年。他说这次已出来一个多月,走太行、湖南凤凰、黟县宏村后辗转来到这里,“这里虽然没有宏村完整、气派,但是好在没开发,比宏村更古朴、更深沉,更有味道。”他已来虹关两天了,就住在村民所办的“写生基地”,70元一天包吃住——呵呵,与我刚才在虹关邂逅的那班厦门美校养尊处优的学生相比,他的学画、作画似乎较为艰难些,但是从他尚未成形的作品到眼前作画的场景,却似乎给这座古桥勾勒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平添一种美丽。

呵呵,但愿他能借助这座美丽的古桥,画出自己梦想中的精彩世界。


相关链接:“父子尚书”詹同和詹徽


虹关詹氏历史上最知名的,应是有“明朝开国元老”之称的詹同。他原名詹书,字同文,“幼聪慧颖悟好学,称才子”。元至正中授郴州学正(路学),未赴,后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灭陈友谅,克武昌,称吴王后,召其为国子博士,授《易》、《春秋》,以学识渊博而闻名。赐名同。明洪武元年(1368年)进翰林直学士,迁侍读学士,洪武四年(1371年)升吏部尚书,六年(1373年)兼学士承旨,制定奠先师乐章,与宋濂为总裁官编《大明日历》,书成后复按类析之,名《皇明宝训》。以老乞归,卒谥文敏,著有《天衢吟啸集》、《海岳涓埃集》等。

其子詹徽,字资善,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举秀才,历官监察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因颇有才智,勤于治事而为朱元璋所赏识。然用法苛严,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审问明开国大将蓝玉,被其陷害,遭连坐诛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09:43 , Processed in 0.5514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