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中邹鲁”,“书乡”理坑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1:4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秋水也,莹澈清滟;心胸开豁也,江淮济读;忠以事君也,诚一不二;谨以抚下也,事毫不苟。噫!宜其德光于前,至今后裔能不固守。”

——(宋)朱熹《题余道潜画像赞》

呵呵,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这篇“题画像赞”的余道潜,就是我离虹关后接着要去的沱川理坑村的始祖——皆因他老先生和朱熹的父亲朱松,同为宋政和八年(1118年)的同科进士,而“理坑”的得名,也多少与这位理学大师有关。

故事要回溯到宋宣和二年(1120年),考中进士的余道潜出任桐庐主薄,时宋徽宗宠臣朱勔为奉迎上意而四处搜求奇花异石,以“花石纲”之名运入汴京。“将次桐庐,道潜曰‘吾岂剥民以媚权贵’,不去终必有祸”,遂辞官举家南迁婺源沱川隐居——未逾年,方腊果以诛朱勔为名起兵,江浙大乱,“人始服公之先见。”

自此,余道潜便成婺源沱川一世祖,去世时,朱熹特意为其作此画像赞。

传至元代,“以明经历职池州路判”的沱川余氏九世祖余元启始在理源修建书院。元末明初,其子余景阳“出居理源之书院”而立村——不过最初它被称为“里源”,后因其裔孙中先后出了工部尚书余懋学、吏部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和兵部主事余维枢等硕儒名臣,所以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承德郎余光耿书“理学渊源”匾而自诩,且将村名也一并改为“理源”了,俗称“理坑”,皆因傍溪而居,古徽州“溪”即为“坑”。

呵呵,也正应着这一“理”字?“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蔚然成风,古村落先后出了16位进士、36位官宦,有92个文人学士写下333部582卷著述,其中有5部78卷被列入清乾隆皇帝所编撰的《四库全书》,人称“山中邹鲁”,近年更有“深山进士村”之美称。

不过如今游婺源,许多游客只知“李坑”而不知“理坑”,多因“李坑”近县城?“理坑”却要去到近50公里远的深山。然而早期,后者的名气却大得多,尤其是对背包一族来说,没去过理坑?呵呵,似乎就等于没来过婺源。

其实理坑与我上午去过的虹关村就隔着一座高湖山,虹关西行,沿山上石板古道翻过高湖山即可去到。只是如今已没人再走这条山间小路了,所以你还是得先回到清华,然后再从那转车前往,等于兜上一大圈呢——从清华前往理坑的进山公路十分狭窄,有时山谷里两车相会得非常小心,尤其是旅游大巴。但是一路的风光却远比去虹关绮丽得多,重峦叠嶂,一边是陡峭的崖壁,一边是山谷下的溪流,沿着溪流去到尽头,山谷间豁然开朗,依山傍水,就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理坑啦。

水口明代廊桥,溪上“理源三桥”

没想到吧,山里也桥多。

导游MM姓余,就是村里人,她说村西是婺源最高的鄣公山,海拔1629.8米,“盘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翻过山就是徽州——“我们以前也属徽州”,强调的口气中别有一种自豪。

村前水口,横跨一座单孔石拱廊桥,导游MM说昔日村落风水“狮象把门”,而这廊桥便是用来“藏风聚气”的——它叫“理源桥”,得名于古村落的大名。建于明正统年间,长10米、宽5米、高8米,桥头以前还建有文昌阁、文笔塔、水碓和关帝庙。可惜如今均已不再,只剩下这座水口代表作的廊桥了。

桥下溪前筑有石碣,上建五开间廊亭,黑瓦覆顶四面砖墙,镶嵌着颇为精美的木格花窗。东西桥头的驿道上各开有两道坊门,坊额分别书有“闳开阀阅”、“笔峰兆汉”和“山中邹鲁”、“理学渊源”——画龙点睛,当是古村落得名的由来。而站在桥头顺溪水望去,远远两岸一色的白墙黑瓦马头墙,典型的徽派村庄,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溪水旁都是浣洗的村妇,而横跨溪水的石桥上则有不少美校写生的学生,游客也明显比冷清的虹关多了许多。

过水口沿溪旁村道走上大约200多米,傍溪而居,古民居多散布在北岸。石板村道下溪边还设有一个个水埠头,而清澈的溪水上横着三座石板古桥:前为百子桥,中为天心桥,后为观音桥,统称“理源三桥”——有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原为简易木板桥,清代才改建为平板石桥。

靠前的百子桥长10.95米、宽1.1米,桥面用六块长条青石板分三段铺成。两条桥脚也由长条青石竖立为墩,为减少水流重击,迎水流一面还凿磨成刃状。中间的天心桥虽然短点,但桥面却宽了许多,长8.36米、宽1、9米,两侧还设有长条石凳,取“天地良心”而得名——前者状如官员朝圣的笏板,后者则像一锭倒过来的金元宝,导游MM说过去村里习俗,娶亲时走百子桥生子将仕途通达,走天心桥生子将经商发财,两桥绕一圈,则寓意“富贵双全”。

哈哈,徽州风水,就讲个好意头。那最里面的观音桥呢?她说得名于其东南面的观音岭,同样石板铺设,连着穿村而过的石板古道,一直去到东北面的高湖山——呵呵,如果翻过高湖山,不就是连接徽饶古道的虹关?过虹关沿古道翻越浙岭,便可去到徽州休宁了。

敕建官厅“驾睦堂”,精美木雕“司马第”

天心桥北面,正对着一条进村的小巷,巷口有座小小的过街楼,两进深,门额题有“渊渟岳峙”四字,过道门洞两侧还设有木条凳,导游MM说这便是昔日的“村门”。

穿过“村门”的过街楼入村,里面是犹如蛛网般狭窄而蜿蜒曲折的街巷,夹在10米多高,多已变成灰黑色的粉墙之中,墙高巷深,即使跟着导游MM难免也难辨方向——因为得知我是广东人?她首先带我去看的“官厅”,就是明崇祯年间在广州任知府的余自怡宅第“驾睦堂”。

余自怡,字士可,号鲁瞻,明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进士后,历任湖南湘阴知县、户部主事和副都御史,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广州知府,“清冤抑,绝请托,严武备,饬文治,政声籍甚,己卯(1638年)因积劳成疾,卒于官。”只做了一年知府,但却是在广州任上去世的。

因是“奉旨敕建”,所以余自怡的宅第被称为“官厅”,而最抢眼的也是其牌坊式的五凤门楼,三间四柱,飞檐翘角,鳌鱼悬脊,贴墙“富贵万字”青砖,中央上下枋之间还雕有“双龙戏珠”图案,顶层原镶“圣旨”石匾,可惜文革被毁。院门内一面还设有木披檐,上覆青瓦,檐下有四组木质斗拱,上下枋之间也隐刻“圣旨”二字。

走进“官厅”,前为一长方天井,分正屋和余屋两部分,整座建筑占地426平方米,面宽23.15米、深18.4米、高8.5米。正屋朝北,二进二楼五开间,四周重檐斗拱,三面回廊卷棚,中央金砖铺地,楼上“走马楼”,十分宽敞。余屋位于正屋右边,应为昔日家仆佣人所居,三进一天井,外部墙面与正厅合为整体。与普通民居不同的是,厅里50根柱子都是方柱。

余自怡去世后,其后人把“官厅”作为本支系的祠堂而称为“友松祠”,解放后成了村里的大队部,文革时则是村民开会学习和斗私批修的地方——难得墙上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社员的工分公布栏,以及那个时代标志性的“毛主席语录”。如今空空荡荡,只有厅里陈放着一块刻着“圣旨”二字的残碑,导游MM说是当年崇祯皇帝所赐,当是这“官厅”敕建的存证了。

官厅斜对面是古村落另一座大宅门“司马第”——出自清康熙年间的兵部主事余维枢。

余维枢是村里明万历年间大名鼎鼎的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孙子,字中台,号慎旃,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廷试第三名授北直隶永年知县,康熙三年(1664年)授兵部职方司督捕主事,但两年后即“卒于官”,年仅54岁。

“司马第”占地447平方米,面宽10.52米、深20.2米,最漂亮的当属老宅里玲琅满目的木雕,前厅前檐、两厢前檐和梁枋上都深雕着各种木雕图案,或“福禄寿”三星,或“麒麟”、“仙鹤”灵芝纹饰,廊步卷棚轩有狮子形撑拱,楼上楼下则全为工艺精巧、雕饰华丽的花格木扇。雕刻最为精美的,是设置在天井窗扇外侧高约40公分的护净,栏板上透雕的戏剧人物故事雕工精细,惟妙惟肖,被视为古村落木雕的代表作。

余维枢曾有一诗:“一言尤为暇,先读一囊书,若对箕山色,兼当桂树时。人来行竹里,独往只溪湄,不待掉头去,悠悠我所思。”可惜啊,如此精美的宅第,等来的只是一灵柩。

“兄弟两尚书”的“尚书第”和“天官上卿”

古村落名气最大的,应属“兄弟两尚书”的余懋学、余懋衡所修建的“尚书第”和“天官上卿”了。

先说余懋学吧,字行之,号中宇,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是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位进士。初授江西抚州推官,后擢南京户科给事中,但因弹劾内阁首辅张居中而被革职。张居中去世后官复原职,且一路升迁,南京尚宝卿、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卿、通政使、南京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署南京工部尚书,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终以门下士上章而忤首辅申时行受牵连”,再次辞官还乡。

回理坑后建尚书第,闭门著述,笔记小说《说颐》后存目清乾隆所编撰《四库全书》。居乡6年后去世,有说是吞金自尽,那故事颇为离奇——余懋学当年回乡所建“尚书第”坐落在村中央,曾是村里最高的建筑,取名“望京楼”,有说他曾与明神宗有约,如朝中有变,接他进京复职的马队便打黄旗,黄伞。但是当他站在“望京楼”上远望山尖驿道,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黄旗染成红色,余懋学误以为明神宗要接他去“受死”,为表忠心而吞金自杀。

尽管这只是一传说,但“廷议昭雪”,余懋学去世后被追赠南京户(工)部尚书,天启年间还追谥“恭穆”,《明史?本传》有称,“夙以直节著称”。

如今“望京楼”不再,“尚书第”也只剩下前门墙和一座三间五楼式的青砖门楼了——砖雕稚拙简朴,中央花枋浅刻“尚书第”三字,门楼后的府第是1983年火灾后所改建的,早已面目全非,花园也已成为菜地。不过就婺源而言,余懋学最有味道的故事,当属这“尚书第”内的鱼池——你恐怕想不到吧,婺源最知名的珍稀物产“荷包红鲤”,最初就出自这里。

那故事是这样说的,明万历年间余懋学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时,因巡守有功,得宋神宗赏赐御花园水池内红鲤鱼几尾,辞官还乡时带回理坑,凿石缸,建鱼池精心饲养。它头小尾短,背高腹园,全身色泽橙红鲜艳形似荷包而得名,有“人间天物”之美誉。后随余懋学赠送亲朋好友而逐渐传开,竟成婺源难得的一珍惜物产和美食——清《医林纂要探源》称其“和脾养肺,平肝补肾,滋阴养阳”,1979年还被国家水产局鉴定为我国优良淡水养殖鱼种。1985年京城钓鱼台国宾馆一款“清炖荷包红鲤”,更是成为周恩来宴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日本前首相田中的美味佳肴。上世纪七十年代,余懋学当年养鲤的石缸被婺源荷包红鲤研究所用10元人民币买了去,据说如今仍收藏在研究所内。

与只剩下一座门楼和一鱼池的“尚书第”相比,余懋衡所建的府第“天官上卿”,如今则仍是古村落旅游的一块招牌。

比余懋学小22岁的余懋衡字持国,号少原,明万历二十年(1592)举进士后授江西吉安永新知县,后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因弹劾宋神宗宠臣梁永而“丁忧归乡”,天启元年(1621年)复起,历任大理寺右寺丞、大理寺左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兵部左侍郎。因魏忠贤弄权,迁南京吏部尚书“五疏力辞未受命”,第二年再授前职,仍“称疾坚卧不出”,直到魏党失势,崇祯元年(1628年)“追叙其功,复南京吏部尚书”,一年后卒于家中,“旨赐祭葬”,因其一生积极推崇程朱理学,书院讲学,著述颇丰,以“理学节概,远溯紫阳”特祀于三贤祠。

“天官上卿”据说是余懋衡告老还乡后所修建的,位于一三岔路口,砖雕大门,两侧八字墙形成牌楼式,门坊上浅刻“天官上卿”四字,最特别之处在于门楼设在路角点,朝向东北据说是出于风水,因为那正是其祖坟位置所在。

府第占地132平方米,面宽9.85米、深8.5米,三间两厢没有后堂,太师壁后只有一很窄的小间。天井不设前墙披檐,梁柱等木构件也没有复杂的雕饰,平面简单,简约朴实,俗称“三角屋”——有说余懋衡官至吏部尚书,又是明代末年理学大家之一,不仅是理坑,甚至是婺源的骄傲,但他的“天官上卿”的规模和形制却显得很一般,除了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简朴风格外,也反映了余懋衡一生为人处世时的心态,“做人方方正正,外表怎样倒没关系”。

不过据民国年间的《婺源县志》记载,这“兄弟两尚书”除了建有“尚书第”和“天官上卿”外,余懋学还建有“三世大司徒第”、“大银台第”,余懋衡则建有“名臣第”和“都宪第”,只是岁月流逝均已不再,百年古宅的迥异命运,你只能从现存的两座府第去揣摩其昔日的光景了。

商宅的代表作“诒裕堂”、“花厅”和“小姐楼”

除了做官就是经商,出“天官上卿”,跟着导游MM接着去看的,便是如今村里保存最好的一座商宅“诒裕堂”,它坐落在古村落的北面,出自清道光年间一位名叫余显辉的茶商。

关于这位茶商的故事导游MM已讲不出一二了,吸引眼球的只是这商宅繁复的雕饰,仿佛依旧透视着这位茶商昔日的富足。水磨青砖门楼,飞檐翘角的门罩气势不亚于那些尚书大人所建的府第,最漂亮的是屋内的木雕,前堂明间前檐骑门梁中央所深雕的一幅“九世同居”图,中央一长须老者,左右共有9个身穿朝服的官员相奉,另有两小童,一排人物,刻工精细,图案上方还刻有“九世同居”四字——导游MM说,“诒裕堂”因此也被称为“九世同居”楼。

另外天井两侧的梁枋上还都雕刻着“满堂福”、“三英战吕布”、“九寿宫”、“穆桂英戏挑杨宗保”等戏文故事,厅堂太师壁两旁的屏门则是昔日徽州古村落盛行的“冰梅图”。而这些木刻一般不施彩漆,最多也就是髹以桐油,木质纹理,天然色泽,所以显得格外古朴典雅,也间接反映了屋主的文化格调和审美观。

“花厅”位于村落西头,正名“三省堂”,是明末一绰号“万和江”的官商所建(遗憾的是现在连大名也未曾留下),回廊式格局带有徽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水磨青砖门楼,门额上长达两米的墨菊砖雕“万寿图”尤为精细,线条流畅,比例均称,神韵如生——古雅的砖雕制作一般要经过“制砖”、“打坯”、“出细”三道工序,最出彩的便是“出细”时工匠的精心雕镂,使人物、楼台、花木、鱼虫、鸟兽一一凸现出来,经400多年的风雨冲刷,仍能完好保存至今。

庭院由两幢连体房组成,三面围建二层回廊式厢房,上置跑马楼,院内四角栽种着奇花异木,花台、鱼缸、石桌、石凳一应俱全,廊、房走道犹如迷宫一般。导游MM说村里以前流传着一个故事,以前一小偷晚上潜入“花厅”偷东西,竟找不到出口而躲进柴房,翌日清晨被屋主请出吃早餐,还奉上200两银子劝其改邪归正。小偷惭愧,用这银子为本钱做生意,发财后专程前来奉还银两致谢感恩。

“小姐楼”近邻“司马第”,建于清代末年,不大,但修建的十分精细。三开间天井阁楼,夹弄、次间与通间都用雕花隔扇相隔,两层花枋满是雕刻,花枋下还装饰着细巧的挂落,上面则全贴着亚字栏杆,显得很华丽。阁楼前有小花园,楼上朝花园一侧开有细木花格窗,中间设有美人靠,因小巧玲珑而又雕琢精细而被村民称为“小姐楼”。不过有专家“考证”说,它其实是一座商宅客馆,是昔日专门接待来村里洽谈生意的商家客户的,自然修建的小巧而华丽,犹如一座乡间的“迎宾馆”。

“云溪别墅”,书屋馨香

最后,跟着导游MM来到村落东北角的“云溪别墅”,说是昔日村里难得保存下来的一座书屋学馆。

元末明初,深山里的理坑之所以得以立村,最初就是因为始迁祖余景阳的父亲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书院,后来“兄弟两尚书”的余懋学和余懋衡,也分别修建了读书的“最闲馆”和“明德书院”,以及余懋衡用于讲学的“乾惕斋”。明清鼎盛时,村里还先后建有“紫光楼”、“中心精舍”、“友松轩”、“先天馆”、“不二山房”、“亦若是斋”等馆塾、斋轩——明代邑人余绍祉曾有诗云:“荒城百物逊他乡,惟有奇书出紫阳。徙宅时将三十乘,焚香日读数千行。散余欲灭神仙字,聚处常分太乙光。要识晦翁真面目,好来此地问津梁。”

呵呵,昔日这个偏远闭塞的深山小村,正是凭村民发愤攻读,科举仕途而立名于世的。

“云溪别墅”建于清道光年间,出自村里的邑庠生余启宫,清光绪《婺源县志》有记,他“劳怨胥肩,排难解纷,乡邻并服”,而云溪别墅则是其“舌耕以供甘旨”之所——呵呵,也即这位秀才教书的书屋啦。

房屋大门东向,据说是为了让早读的学童“沐浴晨曦”,砖雕门楼较为简朴,坊额上刻“云溪别墅”四字,但想不到大门倒座却颇为华丽,木构重檐,八组斗拱挑出两对戗角,檐下坊额木雕繁复,中间一幅“仙鹤图”。进门庭院宽敞,右边是五开间厅房,坐北朝南,宽敞明亮,当为昔日授书处了,两边厢房,楼上一排花格木窗。

厅房的旁边建有一平房小屋,中间为花格木门,右侧拱门上墨书“豁然”二字,导游MM说这便是昔日屋主的书房,墙上一幅草书“退步想”匾,即出自这位秀才出身的余启宫。

村里另一办过学堂的古屋就叫“学堂屋”,位于村前溪边北侧,6幢房子,三间正屋有楼,进门敞厅,右边有一石砌鱼塘,临水还设有美人靠。可惜年代久远,破旧不堪,里面堆置着一些农具杂物,很难再让人回味当年这里读书授课,“幽梦回时春昼寂,棋声响出竹间房”的意境了。

如今村里这些古建虽然大多残旧,但仍多少透着昔日古村落的百般荣耀——因为历史和时代变迁的种种原因,现在农村的乡村味道正在急速褪去,而理坑之所以成为人们所向往的乡村,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风景之美,还在于它所保存的这种乡村文化的沉淀——古徽州最厚重、也最原生态的一种沉淀。一如一位作家“虔诚阅读”后曾感叹的那样,“这不仅是一种心灵的寻访、视觉的审美,还有一种对婺源村落文化的漫滤与推崇……”

呵呵,我不善修辞,也欠缺文采,这里只有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21:09 , Processed in 0.7621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