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游古镇——关麓:水墨晕染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497

帖子

1491

积分

QQ游客

积分
14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6:01: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穿梭在小巷,踏着青石板,想起了戴望舒的诗,“雨巷”。虽然这里没有穿旗袍的婉约女子,没有精致的油纸伞,有的只是傲立在如黛丘壑里的青砖白瓦,犹如一幅水墨晕染而成的独特风景。
游皖南,须慢慢品,才有意境。冬季的皖南更显深沉,淡淡炊烟笼罩的马头墙,多年后仍会梦见那片水墨丹青般的粉墙黛瓦。
碧阳镇地处黄山市黟县南麓盆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轴心地带,距黄山风景区仅 40余公里。
碧阳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怡人。至今仍保存着数十处古街、古桥、古渠、古井和近800余栋明清古建筑。碧阳镇内更有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的国家4A级景区:关麓古镇村。
关麓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在其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迷宫一般的古宅,这精心设计的大宅门,堪称徽派建筑的巅峰之作。
唐朝名臣后裔聚居之地
关麓是唐朝名臣汪华的后裔聚居的地方,建村已有千余年历史。关麓村环境优雅,村前一小溪,清泉淙淙来自武亭山麓。村口有一人工塘,状似弯月,称月塘。


“关麓八家”是关麓最亮丽的一笔,这“八家”建于清朝中叶,是一户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
“关麓八家”,作为徽派联体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坐北朝南,以清代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居"领首,自北向西依序为"涵远楼""吾爱吾庐""春满庭""安雅书屋"等共20幢民居相连而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其室内雕梁画栋,绘彩描金,设计精巧,富丽雅致且神秘。


虽历经百年,仍风韵犹存。“关麓八家”结构别致,异常精巧,外人入宅宛如进入迷宫。宅内彩绘、木雕各选其美,百余年,至今犹如新出,鲜妍耀目。户户均有铁皮大门,莲花小门,粉墙回抄,过弄层层。不出户可展望四方八家,不但节省地基,也有利于村落治理,真是“百家之族,未尝散处”,充分体现了明清以宗族聚集而居的特色。


如入迷宫
“关麓八家”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不仅仅是“八大间”,其每幢民居自成一体,各有天井、厅堂、庭院、花园,数枝红杏出墙,几重竹篱绕舍,石栏漏窗,屋舍相接,甚至屋楼上下都有门户相通,浑然成一个联体民居群,从而使“八大家”形成一个整体,其结构之别致,在徽州古民居中极为罕见。


不要说外人进入“八家”中如入迷宫,就是在“家”中长大的人也很少有确切了解其中全部结构的。所以走进“八家”,就已经完全分不出个伯仲高下、东西南北了。


设计意图众说纷纭
对 “关麓八家”设计意图的初衷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徽商的勤俭持家习性,把八家住宅联成一体,以利节省屋墙和地基;有的则认为,由于旧时族风、家规森严,为了便于管教八房儿媳的需要,公婆可以足不出户,不行雨就能顾望四方八家。


如此精巧别致的设计也清楚地表达了汪姓祖先当年的意愿,八个兄弟和,则开门为一家,不和,则关门成小家。和与不和,都不会有子孙因家产争夺分配不均流离失所。由此不得不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放不下的儿孙事。


私塾文化博物馆
在关麓村,另外体现徽商亦商亦儒特色的建筑还有很多。进入村中,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中国古代私塾文化博物馆”,仅““关麓八家”中就有六处的宅名与书学相关。正如村中长老所言:“我汪姓祖先是既经商,又习儒;赚钱财,培人才。”


关麓“四绝”
关麓除了古建筑风格独到卓绝之外,还另有三绝:“米塑” “砖雕”和“海底木”,它们与““关麓八家”一起合称“关麓四绝”。“米塑”是该村独有的一项民间工艺,加工塑成物形“盆景”,以供祭祀之用; “海底木”则是指一张古式烟榻,有百余年历史,由极其珍贵的上等木料精制而成。触之手感清凉,盛夏坐在上面,暑热顿消。

贴士
碧阳镇内的关麓位于安徽最美古镇村落经典线路上
自驾时长:4小时30分
自驾线路:上海-合肥市—合安高速—京台高速—朝寨西/宏村/西递方向—S103—S218—S029—关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17:44 , Processed in 0.7412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