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家儒商”,思溪延村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1:4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村口横立着一个硕大无比的算盘,应是我所见过世界上最大的算盘了,寓意着昔日古村落经营木材和茶叶时“算进不算出”的那股子“铁算盘”的精明?还是今天被辟为旅游景区后期望的广茂财源?
MaybeBoth。

思溪延村位于婺源县城和清华之间的思口镇,距县城也就13、4公里,往清华和婺源北线的班车大多途经,所以算起来,县城老北站大约每半小时就有一班车往返的。耐不住性子的和搭客的摩托车拉呱,没准10元钱就搭你去了——不信?呵呵,我就是10元钱搭了辆摩托车去的(也许他是思口人?)。
不过他只去到镇口的公路边,去思溪延村还得穿过小镇再走上两、三公里,但这一小段路他却要收5元——这次我不干了,宁愿走路——哦,插一句,老北站到思口的班车终点大多去到思溪,我可其实是没沾啥便宜。
思溪延村其实是两个村庄,很有点像江湾的上晓起和下晓起,中间连着一条清溪和5、600米长的石板古道。
前面的“延村”姓金,始于北宋元丰年间,不过最初住在这里的是查、吴、程、吕四姓,明正德年间金氏人家从婺北沱川迁入后,因经营木材发家,反成了村里的大姓,傍溪而居,起名“延川”,祈盼的自然是子孙繁衍如溪水般绵延。
后面的“思溪”姓俞,始于南宋庆元年间,靠经营茶叶致富,昔日茶庄足迹遍布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广等地,清末民国年间的俞氏“祥馨永”花茶和“协和昌”珠兰绿茶,还先后获清廷南京劝业会金牌奖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
如今发展旅游,两村“统一经营”,打出的招牌是“儒商第一村”,不过旅游公司投入的资金似乎都贴在景区的门面上——新辟的硕大广场、新立的石雕牌坊,新建的仿古售票处和商业街,最突兀的是中央横立的一把巨型算盘,应是我所见过最大一把算盘,呵呵,仿佛诠释着当年这两个村子经营木材和茶叶的那股子“铁算盘”的精明?如今古村落的门票也已涨到60元了,几可与富丽堂皇的江湾相媲美,好在咱有“一卡通”,不用再另外掏钱。

一个匈奴后裔的徽商“延村”
穿过景区气势堂皇的门面,后面呈现的依旧是一片古道、田畴、村落的田园风光。石板古道旁是一块块搭着棚架的菜地,有说春天全部种上油菜花,那才是古村落最美的季节。左边一湾清溪,立有一座孤零零的两层亭阁,旁边还有一水碓磨坊。
沿田间古道走进粉墙黛瓦的古村落,首先看的是一座名叫“聪听堂”的大宅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水磨清砖门楼,门罩飞檐翘角,旁边钉有铭牌,简介说屋主金嘉藻是一木商——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延村金氏的祖先,竟是西汉时期的匈奴人。
和徽州大多数古村落一样,这里自然也有一个南渡而来,百转千回的故事,而我又偏偏喜欢搞清这来龙去脉。
原来延村金氏的始祖金日磾,是西汉时期匈奴休屠族部落的王子,本无“金”姓,仅名“日磾”,其父即是当年匈奴专门负责保护祭天金人的休屠王。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北击匈奴,掠去祭天金人,休屠王害怕受到单于的惩罚而与浑邪王共谋降汉,因反悔被浑邪王所杀,但日磾还是与母阏氏随浑邪王一起归汉——浑邪王封侯,日磾也当上了汉武帝的马监侍郎,后升光禄大夫,颇受重用,因其所在部族掌管祭天金人,汉武帝赐姓为“金”。
自此,金日磾便成了中原金氏一脉始祖,其后裔历七朝均为中原朝廷重臣,有“七代流芳”之美称。唐咸通十三年(872年),金日磾的第四十五代裔孙金廷烈考取进士,授江宁令,后任徽州通判,迁居徽州,遂成徽州金氏始祖。唐末,其子裔为避黄巢之乱,经屯溪篁墩辗转婺源沱川,又于明正德年间来到延村。
延村地少山多,却是一木材集散地,迁居这里的金氏,就是靠经营木材发家的,其代表人物似乎就是这“聪听堂”的屋主金嘉藻,墙上贴着简介,称其“虽为木商,但贾而好儒,亦贾亦儒”,人丁兴旺,居然生有10个儿子,有“金十家”的美称——“儒商立世,绵延了一个半世纪”,如今老屋仍住着“金十家”老八金佩苓一脉的裔孙金桂熊一家。
呵呵,此刻他老人家就坐在厅上的躺椅上打盹,神游一般,丝毫不顾及与理会不断进出参观的游客。两进三开间,老人身后便是一排精美的木雕花格门窗,前厅梁枋和两厢的木雕图案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四句诗意,惟妙惟肖,堪称写意木雕中的精品。
厅里太师壁上悬硕大“聪听堂”匾,出自清乾隆年间有“桐城三祖”之称的儒学大家姚鼐,下方山水中堂卷轴,两旁对联“海天飞礮亲撾鼓,夜月扬帆坐读书”,下置条案、八仙桌,典型的徽州民居陈设。另外木柱上还挂有一幅黑底金字的木刻楹联:“不因果报勤脩德,岂为功名始读书”——两副对联均落墨于“读书”二字,“儒商”由此而来。有说这老屋近代还先后出了四位教授:一是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我国城建学科奠基人金经昌,二是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金经真;三是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金亚秋;四是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金已赢(金准智),蓬荜生辉,一个个大名就书写在“金十家”的简介旁。
后进堂上也悬挂着一幅“竹禽图”的卷轴,两旁草书对联:“梅花带学飞琴上,柳絮和烟入酒中”,四周墙上还贴着一些“三好学生”的奖状,十分有趣,当是这老屋新一代读书不错的娃娃啦。
接着看的是一连三幢的老宅“明训堂”,因曾是昔日村里秀才“修文著述”的书堂,所以门口铭牌上写着“明训书堂”——老宅建于清代中叶,屋主金永俅据说曾是和浙源詹天佑的祖父詹世鸾一起往广州十三行“做广东茶”而发家的茶商,商亦好儒,修建了这座书堂——“经此穿堂入户,书生们雨天也衣衫不湿”,成了村里明清时期“群屋一体”的代表作。
走进老宅,天井里迎面便是一两层阁楼,雕饰精美的花格门窗让人眼前一亮,楼下木刻门联:“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实在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好联,只是旁边还挂一“凤求凰”的木牌,不知何意。右转厅屋,也是修饰一新,太师壁上悬黑底金字“明训堂”匾,两侧柱联:“烟波跌岩红尘外,风月低横玉笛中”。中间挂着一镶在镜框内的山水古画,两旁对联:“半轮新月数竿竹,千卷藏书一盏茶”。下方红木条案、太师椅仿佛都是新置的。
正好奇,一搞卫生的阿婆进来,原来老宅已被辟为客栈、茶室,刚才所见“凤求凰”即为一客房。两侧的厢房、阁楼都已修缮,呵呵,能在此茶商的老屋饮杯“鼎盛隆”绿茶,当是游古村落一不错的选择——民国四年(1915年),延村金氏的“鼎盛隆”绿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一等奖呢。
左转右绕,出的是“明训堂”后门,沿路牌寻去,是又一儒商宅第“馀庆堂”,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石库门坊,结构就似一“商”字——屋主金文谏早年在南京经商,有说他曾做过江宁商会会长。四个儿子在村里分别修建了四幢宅第,“馀庆堂”是其次子金时秋所建,他16岁随父经商,因“颇获盈余”而得名。而其三子金时煜所建的一座“上大夫第”,则于上世纪8、90年代被整体拆迁景德镇,成了景德镇陶瓷博览馆一座“应景之作”。呵呵,道听途说,仍不免发点感叹,徽州古民居的拆迁风想不到也刮到这里。
好在还有此“馀庆堂”——太师壁上悬硕大匾额,中堂卷轴和两侧对联则均为泼墨般的草书之作,哈哈,不知出自何人之手,龙飞凤舞,硬是欺负我这识字不多的途人。无奈,只能自嘲啦。老宅如今尚有其后人居住,所以并未像“明训堂”那般修缮,自然也显得颇为陈旧,斑驳杂存,条案、八仙桌上一层灰尘,不过窗棂的木雕依旧十分精美。
老宅后进的天井里有一口被称为“镇宅缸”的水缸,是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用整块黄麻石凿成的,“上接天井里落下的无根之水”,300多年来居然从没换过——又叫“天落水”,寓意“天降洪福”,水质也因此不腐不臭,无色无味,且从不生蚊虫,还能“预报天气”:下雨则混浊,放晴则清净,听起来很有点神奇。
另外,村里开放可供参观的明清古民居还有“笃经堂”和“训经堂”两座清代的木商老宅。前者由三幢房屋串联而成,一条过道贯通。同院门连接的小屋子当地称为“门圈”,可用来停放来客的坐轿,设有狭窄长凳供来客等待。三房由三兄弟分居,所以要见屋主得经三兄弟逐级禀报,所以这“门圈”的狭窄长凳,便是俗语“坐冷板凳”的出处。
后者最特别的是厅前设有一道“屏风门”,精美的木雕花格门扉镶嵌着玻璃,带有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尤其是檐下冰梅纹木雕檐板上的彩色玻璃,还是当年从意大利进口的。屋里有一戴着毡帽的长者,当是屋主,将厅堂改成一简易的古玩店,乐呵呵地盯着进出的游客,自然是希望有生意的机会啦。

一个以“鱼(俞)思溪”而得名的思溪村
从延村沿着田间一条石板小路,大约500多米左右便可去到后面以茶商知名的思溪村。
村傍清溪,始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村名很有意思,不像徽州古村落多以姓氏为名那么直白,而是以“思溪”喻“鱼”(俞),实在是充满想象而别有一种韵味——进村右转,首先看见的便是这条穿村而过的思溪了。
它自西而东缓缓流淌,虽不宽但清澈,溪畔埠头有村妇浣洗,不过最漂亮的还是溪上横跨着的廊桥,那景致一如清华“彩虹桥”那般吸引眼球,只是没那么长,仅一墩两孔,桥上木构敞廊,逆着西斜的阳光望去,美轮美奂。
廊桥叫“通济桥”,始建于明景泰年间,距今已有550多年了。长22米、宽3.8米,中间的石垒桥墩也和清华彩虹桥一样砌成船形,尖头朝西,俗称“燕嘴”,迎水流而减缓对桥墩的冲击。最有味道的是“船头”上还立着一根六边形的“如来佛柱”,犹如桅杆,上面刻有佛像,承担的自然是“护境安民”的重责。另一侧的墩尾呈方形,设“河神祠”,供奉着治水的禹王牌位,廊桥中央悬黑底金字“明德远矣”匾——呵呵,我说呢,一个佛祖、一个禹王,难怪这廊桥能历经数百年。
桥两侧设有简易的美人靠,左侧桥头还开有一家酒肆,不大,两张小方桌,一排青花酒坛,卖的都是乡间知名的老酒,“状元红”、“桂花陈酒”、“青梅煮酒”和“猕猴桃酒”,老板是一挺着肚腩的靓仔,没生意便玩着桌上的电脑游戏,墙上贴满花花绿绿游客留言之类的卡片和名片,哈哈,老酒也新潮。
过桥,便是古村落昔日的狭窄古巷和一座座明清古民居了,振源堂、百寿花厅、继承堂、承德堂、银库、花颐轩、七叶衍祥、敬序堂,沿着路标所示,正好绕古村落转上一圈。
桥头南端,最先进去看的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振源堂”,铭牌介绍,昔日的屋主俞士英是一位通奉大夫。高大的砖雕门楼,厅里挂满了字画条幅,其中一幅“八仙奇宝,文物之珍”的草书卷轴写着惠存的俞顺泉,应是现在的屋主了。
有意思的是他老先生也就将此老宅布置成一间古玩店,玲琅满目,堆满了收集而来的“三雕”构建——花格窗棂、木雕斜撑,红底金字的“文武岁”古匾,条案上也摆满了观音、财神等彩瓷神像,以及花瓶、石头、老玉等古玩,地上摆着两尊精美的石雕门礅,居然还有一雕着龙首的“圣旨”残碑。均可买卖?难以置信,扫兴的还有打理的小靓女对这老宅的故事也是一问三不知。
让人感兴趣的是一家门口挂着“御赐兴泰茶庄”旌旗的大宅门——古村落现在最知名的几座宅第承志堂、百寿花厅、继承堂、承德堂、银库等,原来都出自这“兴泰茶庄”,当是昔日古村落茶商的代表作。
“兴泰”茶号始自清康乾盛世的大茶商俞启坛,“经商广东、福建、安徽等地,首创越洋贸易”,发迹时曾拥有水田五千亩,村里建有宗祠、银楼、粮库、学馆、牌坊等,俗称“兴泰里”。他生有五子,除一子过继外,四兄弟均成为“兴泰四大房族”,不仅成了“俞氏望族的代称”,而且“在婺源乃至全国遐迩闻名。”
眼前的“承志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出自俞家老三俞树玫,也许当年他捐了一个四品官?所以人称四品宅第。高大敞亮,太师壁上悬“承志堂”匾,左右楹联“道德神仙增荣益誉,福禄欢喜长乐永康”,中间是一幅大大的“福”字。老宅最有味道的是它右侧的迎宾客馆,门面精美的木雕花格门上,除了精雕细刻的图案外,腰板还雕琢着100个字形各异的“寿”字,让人叹为观止——为了保护,现在镶上了一层玻璃,而这座昔日屋主专门用以接待商旅宾客的客馆,如今也被称为“百寿花厅”,成了古村落最招牌的“精品屋”。
哦,这“承志堂”曾出过一位名叫俞文杰的举人,他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是同窗,一同参加过科考,有意思的是他还为《聊斋志异》写过两篇跋,259字的《跋蒲留仙聊斋志异》和183字《又跋》,文言文,竖排木刻印刷,2002年发现后轰动一时——《跋蒲留仙聊斋志异》有云:“或者事以文传,境由心造,或赏其文之藻丽,或传其事之离奇。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焉。此淄川蒲留仙先生志异所由作也。”《又跋》有云:“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以嘲风弄月之笔,写山魈木客之情,铸禹鼎之斑斓,穷地狱之变相,……有简峭如柳者,有博奥如韩者,有浩瀚如苏者,有俊逸如欧者,有纵横奇伟如龙门者,有坚厚博大如盲左者,最奇妙,则短篇,自具章法”。有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深入研究蒲松龄的思想、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有一定意义。
呵呵,难怪早年电视连续剧《聊斋》要来这里拍摄呢,原来冥冥之中两人早已有了约定。
“继承堂”建于清乾隆中叶,又称“孝友兼隆厅”,最漂亮的是正厅月梁上的木雕“鲤鱼跃龙门”,神韵活现,再就是两侧厢房花格门腰板上所刻的“十二名花”,很有点斗艳争妍的味道——有趣的是屋主特别就此贴了一张《十二名花之说”,原来还包含着以十二花名命名“十二种客名”的意思:
“梅花为清客,菊花为寿客,瑞香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花为幽客,桂花为仙客,牡丹为赏客,荷花为静客,茶花为雅客,蔷薇为野客,茉莉为远客,芍药为近客。”——哈哈,我呢?难为瑞香、牡丹、桂花,当为蔷薇、茉莉、梅花啦。。。。。。
另外还有建于清乾隆末年(1795年)的“承德堂”和建于清代中期的“银库”,据说正是当年“兴泰里”俞氏各支派存放捐献银两的库房,而所存银两是专门用来村里办学、建桥、赈饥救灾。石板砌筑的外墙,内藏的落水管都是为防盗所设。
不过村里最早的古民居,当属建于清雍正年间的“花颐轩”和“敬序堂”了,均位于村子的西面,前者是供村里长者颐养天年的地方,坊梁木雕繁复古朴,厅堂红木条案和太师椅雕琢得尤其细腻,或“八仙”、或“福绿寿禧”、或“三元及第”,颇为罕见。后者仿官厅形制,石库砖雕门楼、包括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和花园,太师壁上悬“敬序堂”匾,三个金字尤为抢眼,下为山水中堂卷轴,两旁对联:“福慧双修须及物,身名俱泰要留余”,仔细端详,落款竟为晚清苏州书法、篆刻大家“凤生姚孟起”。
姚孟起,字凤生,号闷溪,江苏吴县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8年),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县学生员(秀才),后为附贡生。一生以书法、篆刻知名,一本书法创造之大要的《字学忆参》,民国时已被辑入《美术丛书》刊行。不过就我这种喜欢游山玩水的途人而言,他的得意之作当为苏州拙政园所隶书的“与谁同坐轩”了——不过在此能见到其所书对联也颇感意外,呵呵,此联如被梁上君子所得,应该还是值不少钱吧。。。
出“敬序堂”右转去到思溪,溪上搭一木桥,过桥出村,正好转了一圈。桥头坡上建一仿古观景台,日暮时分,斜阳西下,落日余晖里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就像洒上一层淡淡的金色,煞是漂亮——呵呵,有人说这是思溪最美的时候,而它也成了我此次徽州行最后的记忆,明天即将打道回府,此事此刻,恍惚间竟有种莫名的不舍和失落,难道就这么离去?

尾声:没想到婺源新车站有直达广州的长途卧铺班车,每天一班,途经惠州、东莞。不折腾了,314元买了到惠州的车票,下午1点开车,经德兴、乐平、鹰潭,晚上7点多经江西南丰时停车晚餐,翌日凌晨5点抵达惠州四角楼的高速公路路口,202路公交车到南门公园,正好回到客居惠州的南湖莲子塘——从2013年10月8日到28日,刚好20天。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OK,就用朱熹这首赞美婺源的诗,为自己这最后一篇《徽州行》画上一个句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4 01:57 , Processed in 0.4194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