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走马观花游古镇 思溪:俞昌千年家园 溪水万古回澜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17

帖子

35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6:5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凌凌的思溪河,从大山深处蜿蜒而来,穿过村子又流向了远方。一弯一绕,却使整个村子的地貌呈现出一条鱼形。八百年前,一个名叫俞昌的人经过此地,惊呼一声“好!”——鱼、俞同音,这不正是俞家人要寻找的理想乐土吗?于是,便在此地安了家。过了不久,他又相邀江姓的人同建村庄——有了“江”,“鱼”才会更活,更滋润啊!果不其然,从此思溪人烟骤集、愈来愈兴旺,成了江南徽商的发祥之地。 思溪是美丽的——背枕青山,面临绿水,黑瓦白墙掩映于绿荫之间,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整个村子古朴幽雅,充满诗情画意。

说起来,思溪俞姓和圣人朱熹还是表亲,俞姓始祖按辈份是朱熹的表哥。因而,思溪深受儒学影响,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精英纷呈。小小村子,不但出了驰骋南北的商界领袖,而且子弟多出北大清华,至今,在全国知名学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校长的大有其人。这就应了一句古话:山川锦秀,人杰地灵。

“川河似练水如天,千年徽州皆古桥”。我们首先要经过面前这座名为“通济桥”的廊桥,它建于明代景泰年间。600多年了,依然完好。 婺源风雨廊桥,是徽商编织的美梦。它作为水上通道,雨天不湿鞋,晴天遮艳阳。尤其盛夏时,桥上凉风习习,村人坐在两边美人靠上赏景纳凉,兴趣来了,拉上一段二胡,唱上几句徽剧,桥内还可以摆摊设点,成为水上的商业走廊。这里还是村人闲坐交流的场所,可以说是村子的“新闻发布中心”。 通济桥在建筑上也很有特色,河中桥墩砌成尖尖的船头形状,俗称“燕嘴”,利于分水,对放筏木排也很有帮助。燕嘴墩上竖着佛教经幢,俗称“如来佛柱”,柱身呈八面形,每面都刻有佛像及佛号。此柱乃为镇水之石。桥东还有河神祠,供奉禹王神位。祠前原有一副楹联“二水对流彭王庙,一桥横托夏禹宫”,如今桥边的彭王庙已毁,楹联也不在了,只留下此桥、此水、此村,作为思溪历史的见证。

思溪商人主要经营茶叶和木业。茶叶做的是出口生意,而木业主要面向江浙齐鲁和燕京。婺源木材,尤其是楠木,在全国首屈一指。北京颐和园、山东曲阜的孔庙,其栋梁之材大多出自思溪木商之手。这些巨型楠木、柚木,出信江,进鄱阳湖,过长江、运河,每面木筏上都飘扬着一面“贡”字大旗,浩浩荡荡直达北京。木行老板也因此得到慈禧太后的嘉勉。

我们来到“振源堂”。“振源堂”,就是当年木商所建,分前宅、后宅和偏院,据说原有一百扇门、三十六重天井。经数辈人之手,方成规模。可惜前宅已经颓败,但观其门楼,亦可知当年气派之恢弘。后宅建于清嘉庆十七年,据宗谱所载,主人金仲暄,弃儒经商,子孙繁庶,满门均有儒雅之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土伦丧,金仲暄悲愤不已,将此屋改名为“怀耻堂”,并决心将子孙培养成材,报效国家。果不其然,其孙俞士英,经营茶木两行富甲一方,朝庭授于三品中宪大夫的官衔,成为与徽商胡雪岩齐名的“红顶商人”,官府亲赠鎏金匾额《嘉惠士林》。其后人更一鸣惊人: 俞希稷,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曾出任民国中央银行行长;俞希禹,留学英国格兰斯哥大学,曾担任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助手,后出任国立武汉大学的校长。

此宅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建于清朝盛期,其重楼华丽,斗室清幽。砖雕和木雕繁复精美,图案更别具匠心,雍容典雅。 请看,垂花柱式的门枋上,门罩两脊雕的是禳解火灾的鳌鱼,飞檐下坐斗雕的是蝴蝶和蝙蝠,而下则为麒麟、鲤鱼等等,都寄寓着最美好的祝愿。这些精美的砖雕在用料和制作上十分讲究,大致要经过“选、切、晒、碎、筛、淘、压、制、阴、烧”十道工序,烧出的砖色泽白亮,击之有声,断之无隙,然后再在上面精雕细刻,雕刻手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以及工笔、抽象、写意等,是各显千秋。 至厅堂这厅堂的木雕也很有兴味。不知何种原因,主人对传说中的“八仙”情有独钟,不但四片窗棂全雕刻着八仙形象,而且,主人还珍藏着明代嘉靖年间龙泉窑烧制的瓷器极品——“八仙”。这“八仙”不仅形象栩栩如生,据说还有着奇特的功能,晴天光滑润爽,两天雾气迷濛,真可谓天下奇观了! 厅堂两壁的青瓷楹联也值得一提,“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百韵诗成明月夜,三礼人家菊花天”,好一个知书达理的徽商人家啊!

我们来到兴泰里。这幢宏大的古宅,总的名称叫“兴泰里”。“兴泰里”其实是乾隆时当地著名的大茶号,在江南有着很响的名声。“兴泰里”这三座连幢古屋,分别为三兄弟所拥有,老大“继志堂”,老二“承德堂”,老小“承志堂”。

继志堂建于乾隆32年,已有250年的历史了,可谓古迹斑斑。此屋的木雕很是精美细腻。正厅月梁上的“鲤鱼跳龙门”是神韵活现,这堂屋两厢腰板所刻十二名花更是争奇斗艳。这十二名花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观赏的,她们其实都是迎客之花,在这里列队迎接各类客人的到来: 梅花——清客; 瑞香——佳客; 兰花——幽客; 牡丹——贵客; 茶花——雅客; 茉莉——远客; 芍药——近客; 菊花——赏客; 丁香——素客; 桂花——仙客; 莲花——静客; 蔷薇——野客。我们不知道属于哪一种花迎来的客人。

“承德堂”是老二的宅邸,格式与“继志堂”相差无几。不过,这屋中的一桩轶闻却值得一提,此事与满清洋务派首领、军机大臣、闽浙总督左宗棠有关。 咸丰十一年,左宗棠率清兵与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在此鏖战。左的行营就扎此宅第。当时左宗棠被困思溪,军饷无着,房屋主人余冠川卖去千亩良田予以资助,方解左宗棠之困,从此,二人结为知交,往来密切。仅书信就有百封之多。

三弟“承志堂”有一偏房叫“百寿花厅”。之所以称其“百寿花厅”,是因为其门枋上雕刻着一百个不同形态的“寿”字。 这些寿字堪称木雕艺术的精品,笔法简炼、老到,字体生动,是各显千秋。 百寿图,其中包含着一个千年难解的谜底—— 十扇隔门的束腰板上,一共刻着96个寿字,在周围可以找到3个,还有一个呢?你想都想不到,这整幢花厅在布局和结构上其实就是一个大写的“寿”字。这是香港凤凰卫视在这里拍摄节目时,通过直升机航拍才发现的。

我们 路过的水井是村中唯一的一口井。如果说思溪延村整个布局尤如一条鱼,这口井就是鱼眼。架在思溪河上的通济桥、木桥还有龙河桥则是鱼的背鳍。

我们到了银库屋。徽商有一口号:“为天下人生财,济天下苍生”。这里就是徽商们专门为此而修造的藏银库房,他们将经商的盈余纳入银库,用于举办筑桥铺路、赈灾救灾,修建学堂和济助贫弱等公益事业。银库四周墙面,全为厚实的护墙青石砌成,青石板长近3米,从老远的庐山脚下运至此地,可以想见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进到“花颐轩”。在思溪,商宅大都称堂,唯有这栋老房子叫做“花颐轩”。花,即花甲之岁,颐,颐养天年——原来是徽商们专为族中老人所建的敬老院。老人们可以在花园里种树养花,亦可以在庭院内写字下棋,挺惬意的。八把太师椅上,分别雕刻着“福禄寿禧”和“琴棋书画”的图案,既有良好祝福,又显示出格调的高雅。

我们途经“七叶衍祥”。这幢古宅的主人,曾经得到道光皇帝的旌表。其老祖母年近百岁,一生亲历七代,而且五代同堂、一门和睦,所以皇帝亲赐匾额“七叶衍祥”,至今高悬门前。 村中,这种由朝庭和官府赠与的匾额和牌坊为数不少,而且多半与女人有关。说起来,这每一块匾额、每座牌坊的后面,都包涵着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乾隆年间,有一汪姓女子嫁与商人为妻,16岁婚嫁,其夫于婚后第三天即出外经商,不料此一去却杳如黄鹤,一去不返。汪氏幸而怀孕,独自抚家育子,面对寒屋冷灯,她天天盼夫而归。这盼啊盼,双眼都盼瞎了,一年,二年,八年,十年……盼了整整三十一年,最后盼来的是乾隆皇帝的旌表节孝坊,皇帝亲书“冰雪为心”。 这就是古时徽州女人的命运,这也是多数思溪徽商女人的命运。象汪氏这样可怜的女人在思溪是数之不尽,仅康熙朝载入史册就有四人,她们分别为朝庭和官府彰表,什么“懿德千古”、“节孝流芳”、“松筠节操”,等等……

我们已经到了思溪著名的“聊斋屋”——“敬序堂”了。敬序堂建于雍正年间。主人名叫俞文杰,是个茶商,也是个由举人而入贡的书生,还有着一个官衔“修撰佐侍郎”。 就是这个俞文杰,因为经商的关系,和《聊斋》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交往很深。我们知道,《聊斋》这本书蒲松龄在世时并没有刻印,只有手稿传世,据说这手稿的第一读者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思溪才子俞文杰!他不但对《聊斋》入了迷,是日夜棒读,还亲自为《聊斋》写了两篇跋文,而且他在建房时,按照《聊斋》的描述依葫芦画瓢,盖起了这座占地三亩的“敬序堂”。世事就有那么奇怪——谁也没有想到,谁也难以料到,三百年之后,《聊斋》首部电视剧就在此屋开机拍摄。冥冥之中有许多的巧合,但象敬序堂这样绵延数百年的聊斋情结实在让人感慨万分!

进入前院,往西通向大花园,朝东可进入花厅。花厅门书“挹爽”,“挹”是吸取的意思,就是说,进入花厅,则吸取了爽意。迎面这道大门,称为“仪门”,俗称“中堂门”,只有尊贵显客来临,大门才会敞开,迎进屋内。《聊斋》电视剧选择此屋开机,说起来还真有一段缘由。据说,导演牛犇看中的本来是另一个村落,但开机的头天晚上牛犇不知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起身在一张纸上信手涂鸦。天还没亮,就拉上司机在婺源乡间乱跑。路过思溪停下车,远远地看到敬序堂,牛犇兴奋地大叫一声:“没错,就在这里!”原来,这里的景色和他头天晚上信手涂抹的竞一模一样。这不是缘份吗?!话说回来,牛犇选择敬序堂是一点没错的。敬序堂是清初最典型也最完整的民居,这宽敞的厅院、后堂,还有楼上的走马回廊,以及闺楼、客馆、花厅花园等等,精致、淡雅、古朴,十分符合蒲松龄笔下所描述的时代和意境。内厅天井的上方是闺楼,闺楼的绣房之中同样演绎着思溪女人哀惋的故事。楼下这边则有个花厅,下铺金砖青石,上覆斗拱藻井,是一处品茶诵读、吟诗作画的场所,同时也好给闺中小姐略解寂寞。请看后厅这副楹联“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不正是思溪闺中少女寂寞心情的真实写照吗?再看这小小庭院,两侧有两道饰有雨蓬的小门。左侧门楼,雕刻“别妻赶考”和“衣锦还乡”图,大概是小姐对未来郎君的渴望。东侧小门,通“舒园”,舒服的“舒”,婺源将厕所称为舒园,既文雅,又贴切。墙面葫芦形的小窗,是焚烧字纸的地方,想来那绣楼小姐蕴含春泪之诗文,不可能发表,只有归宿此地。一片冰心,化作青烟一缕冉冉而去。

思溪作为徽商古村落,流传至今的不仅仅是竹林掩映的古老民屋,或者一轴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卷。身在其中,更能使人体味到徽商创业的那份艰辛,以及由此而沉淀的历史文化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3 04:07 , Processed in 0.5665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