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古徽州红色文化之旅——齐云山

[复制链接]

252

主题

251

帖子

753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6:24: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乘坐缆车上山时,拍摄到的山脚村庄


齐云山,是驿水这次特别关注的景点……

这点,在前记中就已申明。


我们浏览齐云山时,

已经是这次文化之旅的第三天。

若说前面两天主要欣赏了古徽州的人文景观,

那么在齐云山这里,我们将领略古徽州的历史遗迹。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

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

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

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

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当我们到达齐云山上山缆车站时,

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

使齐云山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纱中,

看上去更加充满神秘气势。


▲ 缆车上山后,看到的第一个景色

导游说,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太极图形,因此,齐云山是一处道家圣地

恕驿水眼拙,竟看不出太极,满眼却是群山如海,丹崖耸翠


▲ 低头行径,抬头看景,别有一番滋味

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能使人脱离城市的喧嚣


▲ 不管走多远,转过一个峰头,总能看到那些山脚的村庄

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一样的感觉

依山傍水,确实是一处宝地


dl1q4VixiTw_tPJJIw==/2269251262242970554.jpg real_src ="" />

▲ 永乐古道

从名称上便可看出这条山道曾经的辉煌

脚下的石板路也记录了历史的印记


▲ 镌刻着大“寿”的石墙

在这里可留影祝福


以上这些景致,

都还没有让驿水体验出齐云山的特色,

因为与驿水曾经去过的名山古迹相比,

这里感觉还有一些逊色。

可在接下去的行程中,驿水还是被齐云山独有的特色给吸引了。

欲知究竟如何,可随驿水的图片一一看来。


▲ 碑铭石刻,星罗棋布

看见那一个个洞穴吗?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塑像


驿水以前游览的佛教圣地,

大部分都有金碧辉煌的大殿,

里面的佛像也镀了鲜艳夺目的金身,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神圣。

也到过一些道教圣地,

依山建造的大殿中供奉着三清真人。


可齐云山里的这些“道观”,

与山壁紧紧相依,

道观背面的墙即是山崖。

有的连门都没有。

里面供奉的道教真人石像,也是那样的“破损”,

有的连面目都看不清楚。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却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

让驿水透着不解……


可听了导游的讲解后,

让驿水茅塞顿开。

这种状态,才能显示出齐云山的悠久,

这样的不修边幅,才可以看出道家的淳朴。

更何况,从那些观前自然生长的古树所形成的三棵长燃香火,

让人顿觉这里犹似蒙上了神秘面纱!


▲ 远观第一天门,犹似象鼻一般

从中穿过,便进入了仙境

从此向下,会依次通过“二天门、三天门和四天门”


▲ 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 洞天福地

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

令人叹为观止


山路难行,再加上刚刚经历了雨水的洗刷,

使我们后面的山路行走越加辛苦。

有的朋友打起了退堂鼓,

停留在半路不愿再向前进。


驿水看看已经在前面跑得很远的女儿,

鼓足力气追赶上去。

一年中能在山中疾步的时间不会很多,

驿水才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

更可况,驿水以前爬山,总是不到山顶不下山,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终于在山顶的“一线天”赶上了女儿,

拉住女儿留影。

女儿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驿水根本就无法给她拍照,

于是,这张便是女儿在齐云山中少有的一张留影。



原以为一线天上便是齐云山的最高峰,

可从返回途中,导游却告知,

齐云山的最高峰不是一线天,而是另有他处。

但因今天山路湿滑,就不带我们过去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回顾这次齐云山之行,

收获还是相当大的,

看到了齐云山的美景,

也感受到了这里丰富的道家思想,

真正让人意犹未尽!


2269251262242970560.jpg (437.18 KB, 下载次数: 3)

226925126224297056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06:46 , Processed in 0.0797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