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齐云山揽胜

[复制链接]

247

主题

247

帖子

74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00:02: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齐云山揽胜

——徽州行之一

文字、摄影/一舟

多年前,我去过 “人间仙境”黄山,被黄山的雄奇伟丽,险幻清幽,丰姿卓绝所叹服和惊羡,可我依然向往徽州厚重的人文气息和秀美的山川。曾经在湖北武当山麓下生活数十年的一名十堰“东风人”,更想领略“江南小武当”——齐云山的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上海的深秋,天高云淡。傍晚时分,登上假日软卧旅游专列。在轮轨摩擦的刺耳声中,一路辗转,于次日上午八时许抵达目的地——安徽黄山市。


乘上旅行社安排的旅游大巴,一个小时后便到了齐云山。齐云山,古称白岳。《齐云山志》载:“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谓之齐云。”虽然寂寂无名,历史上却有“黄山白岳甲江南”的美誉,且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它是一个集道教文化、摩崖石刻、丹霞地貌、湖光山色于一体的山岳风景区,与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辉。




齐云山景区大门前的广场上,气球高悬,横幅鲜艳醒目,彩虹拱门伫立,人群川流不息。原来,这里正在举行首届中国齐云山国际养生万人徒步活动。看着身着统一服装的数千名登山者摇旗呐喊,一路小跑,原本感受齐云山恬淡、安详和宁静的念想,顷刻灰飞烟灭。






我们一行跟随导游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入齐云山景区大门。不一会儿,乘索道凌空而上,10分钟便到达飞云亭。在亭边山崖处远眺,淡淡云烟、隐隐村庄,尽收眼底。一条横江呈S型向东流过,恰好构成了阴阳分隔线,把两岸的田园风光变成了天然的太极图。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这道教名山果然名不虚传!





与飞云亭毗邻的是红墙飞檐的望仙楼。望仙楼是齐云山景区第一道山门,拱形大门两侧是乾隆皇帝游览齐云山后留下的对联: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穿过望仙楼,脚下是一座梦真桥。徽州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教育,从宋嘉定十年到清末仅休宁就出了十九位状元,被称为中国第一状元县。这些学子得偿所愿后捐资修了这座桥,桥的左边有一颗千年榉树,谐音为“中举”。此桥此树寄托了世人“一举成名,梦想成真”的愿望,逐成为后人拜学祈愿之福地。


站在梦真桥上,可以清晰看到对面的福喜岩。相传是铁拐李常与福地洞天住持玄一道人把酒谈玄,一次酒至酣处,铁拐李以拐做笔,乌云做墨,炼丹峰五尺红崖为纸,纵横挥毫,留下了正看是“喜”、倒看是“福”的奇书妙字。








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相传,栖真岩是齐云山开山鼻祖龚栖霞传道修行之地;忠烈岩是徽州汪氏始祖汪华之祠;而寿字岩的寿字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手笔。

此寿字笔力浑厚、笔锋圆润,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与周易卦数相合,阐阴阳和合之理,故有“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之说。难怪游人趋之若鹜,个高者伸手即摸,个矮者不甘示弱,非要双脚蹦跳才够摸着它呢。




来到一天门,这座由岩石滑坡崩塌加上水流冲击自然形成洞门很有气势。洞门两侧是著名的白岳碑林,历代文人雅士朱熹、王阳明、徐霞客、唐伯虎、海瑞、郁达夫等都相继留下笔墨。这些碑林集中了全山碑刻的精华,特别是崖刻题字“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奇观”等尤为雄伟。这些不朽的石刻艺术与奇丽的丹霞风光,丰富的道教文化巧妙融会贯通,构造了齐云山天然的摩崖石刻的恢弘艺术。


拾级而下,回首仰望一天门,天然的岩石造型如同一头正在汲水的大象,象鼻与象身之间的空隙正是刚才走过的门洞。这门洞的形状如同一只大脚印,故又有传说一天门是真武大帝蹬开山门时,力透山岩所留下的。

洞天福地往北就是真仙洞府,传说曾经是仙人居住之所。这些洞依次为: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的是真武帝君;雨君洞供奉的是龙王;文昌洞供奉的是文曲星。从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并存的气息。








再往北行,过二天门和三天门,便来到了有“道教第一村”美誉的月华天街。远观坐落在半山腰的月华天街,浓密树丛掩映下的粉墙黛瓦徽派建筑隐约可见,宛如“天上人间”。月华天街因状如一弯月牙而得名,原为道家习武炼丹的地方,现为道人、山民居住。




在这条街上,道观和居民相邻,香烟和炊烟互绕,道教修行和民俗生活相融。旧时多为宫观、道院,香烟缭绕,钟声、鼓声入耳。而今店铺、客栈鳞次栉比,当地的土特产比比皆是。不少游人被食摊上“舌尖上的中国”几个字所吸引,有滋有味品尝着徽州毛豆腐。




另一道独特的风景是“晒秋”。每逢金风送爽的时节,院场里、门前空地、农家屋顶,晒簟上的花生、豆子、玉米、茱萸、辣椒……如同一块块五色斑斓的调色板,显摆出归仓前五谷丰登的喜人景象。


月华天街上,新修复的天宫府建筑最为显眼,山中道场多数在此府举行,届时香客云集,佛钟道鼓齐鸣,场面热闹非凡。宫观以玄天太素宫尤显雄伟,它坐南朝北,背倚着玉屏、东钟、西鼓三峰,前面为孤峰卓立、清秀挺拔的香炉峰,俨然天设地成的钟、鼓、香炉,浑然天成。继续前行,还有紫霄崖、楼上楼、飞天娱蚣、观音洞、仙人花轿、棋盘石、一线天地等仙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仓促,我们并没有一一探寻。


下午三时许,我们来到了新安江滨水景区。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摇篮,是黄山人民的母亲河。古时因山川阻隔,徽州商人就是通过新安江到达杭州,而后通过京杭大运河通向全国各地,这才有了明清时期雄踞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


新安江江畔留影


新安江徽派民居倒影


新安江江畔游船码头


照壁怀古


江畔古民居(一)


江畔古民居(二)


江畔古民居(三)



为了开发水上旅游,恢复古徽州水上丝绸之路,新安江滨水景区曾于多年前被黄山市府列为旅游开发重点项目。如今,两岸建有“林廊清影”、“屯浦归帆”、“屯溪码头”、“湖边村落”、“照壁怀古”、“山阁远眺”等十大景点。徜徉在新安江山水画廊,感悟到了浓郁的徽风古韵,原本美丽异常的山水自然风光,似乎增添了几许厚重的人文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10:18 , Processed in 0.5854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