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清冷齐云山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185

帖子

55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6: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有三座名山,齐云山便是其中之一。

在一个寂寞而清冷的冬日早晨,我与齐云山相遇了。这个季节以外的齐云山一定很热闹,因为山脚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店铺向我们展示着属于它的繁华。

上山有7公里的山路,这个数字让不了解齐云山的人着实感到一点压力,其实这段山路不是很麻烦,因为到达目的地要翻山,所以经常是上山一阵又往下一阵,让人刚感觉有点吃力马上又放松了,像一首曲子一般抑扬顿挫。对于曾经爬过黄山的我来说,当然更不是问题了,一路轻松的走着,竟觉得有点悠闲寂寞。冬日的山里,空气很凉,也很清朗,水清木秀于林,疏朗有致,除了我们这群人,没有别的游客,山路显得空旷冷清,只是因我们的出现而出现短暂的热闹,然后继续归于平静。路旁林中的树叶在冬日的风中发出“悉悉索索”的声响,有一些随着风在空中旋转着,最后加入坡上厚厚的落叶中,发出轻微的声音,更为山林增加了一分静谧。

齐云山与龙虎山、青城山、武当山齐名,贵为道教四大仙山。道教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从祖国医学,诗情画意,历史风雨,道家的行为与准则对其的规范,到贩夫走卒,士大夫阶层,道家哲学思想对其的示范和指导。道家的姿态几千年是飘逸的,是超脱的,这个中国社会最原始的宗教思想与哲学,教育人们与世无争,无为而治,它引人超然而抽身于世外。红尘多留恋,俗世多烦恼,所以道教的哲学才更具魅力。拾阶而上,崖壁上历代名人诗作题词刻于其上,恍惚间如走过时光长廊;两旁不时出现一座道观,或者直接在山崖中凿出供台,供奉着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仿佛一大早已经有人来过,供桌上的香蜡刚刚燃尽,青烟中又似走出了俗世人间,我的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超然之气。

一直与我们同行是一帮挑工,脚步稳健,时而超过我们,又因为途中歇息再次碰见我们。每次爬一些大山总会遇见他们的同行,每次为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折服,而这一次,在齐云山,又多了一份感动。这群人中,有一位女性,这着实让人惊讶。我的同伴们平时基本上都是些养尊处优的人物,爬山已经是一种磨炼了,这位挑妇的出现让我们惊疑,这个活儿对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来说也是一桩不轻松的工作,何况我们眼前的这位妇女身材并不高大。我们与休息中的她攀谈,知道看起来有45岁左右的她才38岁,失去了丈夫,却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其中一个还是残废,所以她无法出去打工,更不能改嫁,为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她选择了这个工作,因为她挑的份量要比男人轻,收入也要少许多,每天三、四十块吧。她的坚强的背影,让我从道的自在中回到现实。在这条属于道家,在冬日中显得清静平淡的山路上,我的思维中出现的是儒家的践行之道,道家要我们轻松悠闲,做到心灵的自我放飞,而儒家却告诉我们人生还要学会承担!

前面出现了一个景点,摆了很多小摊,因为游客不多,看起来生意清淡。从这儿拐过一道弯,就到了一条街口,我们到了传说中的月华街。月华街景区,是山中道教集中的地方,新修复的天宫府建筑最为显眼,山中道场多数在此府举行,景区的精华地段──真仙洞府洞前为碧莲池塘,池水清碧,隔池可见对面的香炉峰。峰顶有一凉亭,人入亭中,大有凌空欲飞之感。崖上的石刻此时比刚才看起来更有气势,其实有些东西远远看着要比近距离效果更好。我们不是来朝圣的,所以我们的目光并没有在这些地方过多停留。这里没有完美的建筑,街面上的石板路因为岁月的冲刷已经磨得光滑发亮,房屋的墙面斑驳,宽大的木窗木门与墙面一样苍老,油漆几乎全部脱落,甚至连露出的木头颜色也变的灰暗了,古老的屋檐上长着的几株稀疏发黄却劲道十足的山草在寒风中摇曳着,街上除了我们这些人就是当地居民,在这里开着小店,此时淡季,几乎没有生意,于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在自家门口闲谈,脸上没有疲惫,超然的姿态与身后大山相映成趣。想起那位挑妇,也许这就是山上山下的区别吧,不管是人是物,在山里呆的时间久了,吸收了天地灵气,仿佛都是仙风道骨。

穿过石板街,我与几位同伴还要去街后的山上,因为那儿有一个地方与一位英雄有关,他叫“方腊”。

沿途也有很多景点,其中有一座位于紫霄崖下“玉虚宫”。观前一片开阔地,让人在狭长的山路边猛然有了广场的感觉,豁然开朗,道观对面正对着一个又宽又深的山谷,站在山上可以看见谷中影影绰绰的几户农家和一些庄稼地。脚下爽爽朗朗一片宽阔,头上天高云淡,想来观中的主人在这里抚琴诵经,也必定如“闲云野鹤”般的洒脱与悠闲,坐在石凳上,竟有点不想离去。耳边听得有人叫我们,回头看时是个老道士。老人看起来80来岁的模样,岁月和山中的风吹开了脸上的沟痕,没牙的嘴巴显得很瘪,他扶着门框,脚颤巍巍的都跨不出高高的门槛。手上拿着香,一边比划一边对我们说着听不懂的土语,他是想叫我们去进香,这时我们才发现“广场”上的大香炉中几乎没有火星,仅有的一点青烟随风飘着即将散去,这与我上半年去过的杭州灵隐寺老远就能望见的直冲云霄的香火比较,冷清的让人同情。

《庄子》有句话,“乘物以游心”,告诉我们生命需要“洒脱”,但此时我感到生命还需要另一种成全。 “出世”的定义与“入世”的定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慨,需要我们自身的认同,还有关于认同背后的进取,创新,拼搏的精神,即使被寒风吹得没有了修养生息的机会,至少心中还有梦想与渴望成功的坚韧与顽强。每个人一出生就扮演着很多角色,身上担着很多的责任,对于老道士而言,需要让他当家的这个道观延续香火。我们在心中再次对自己强调:我们不是来朝圣的。但老道士像山中老树一般的形象实在让我们不忍离去,整条山路安安静静,摆出一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架势,我们无法忽略老道士的存在,在我们眼里此时的他不再是布道者,而是一位需要帮助的普通老人,香炉中终于又飘起青烟了,想不到两束香而已,就能让这个地方重新恢复生气。临走我们往那个功德箱中塞了些钱,不为留下什么功德,只为脑中想着孟子的那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拐过几个弯,翻过几道梁,穿过松树林,来到了一个高高的山峰下,此峰叫做“独耸峰”,依稀可见峰顶有房子,那里就是我们要去的“方腊寨”。上去要经过一段陡峭的栈道,立着护栏 ,一旁是深深地峭壁,爬到一半,我心中便生出胆怯,脚下开始发抖,瘫软在石阶上,心中很是懊丧。来之前就想一定要去祭拜一下那位大英雄,可是现在我来到它面前了,近在咫尺却无法靠近它,只能回到峰下,仰望着峰顶,默默的在心中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宋徽宗宣和二年秋天,方腊发动起义,杀富济贫。义军声势浩大,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占了歙县等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宋徽宗曾下令童贯率军十五万镇压,没有取胜。朝廷又三次下诏“招抚”,均遭方腊严词拒绝。方腊义军在齐云山的独耸峰上屯兵,抗击宋王朝官兵的围剿。在齐云山上,方腊义军凭借险要的崖涧和天生的云雾,把守要隘,居高临下,用刀剑和滚石把宋朝官兵打得落花流水。齐云山上,粮草丰盈,池塘满溢,方腊依岩洞建寨,本来可以固守,但义军中出了叛徒,一夜之中,决了池水,烧了粮库,义军陷于绝境。方腊设计退了官兵,下了齐云山后,在浙江帮源洞被捕。公元1121年秋,方腊在汴京遇害。如今的山谷中水草一如当年丰茂,山上树木也依然葱茏,只是英雄已经飘散在历史的风里,金戈铁马成了长长史书中浅浅一笔,留下这座巍然的独耸峰,似让我们依稀看见英雄的模样。我想起了上山时看见的张三丰的墓,一道矮墙,一个墓碑,底下长眠的是那位道教史上的名人,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一切归于平静了,甚至连一个碑都低调的差点让人忽视。

离开方腊寨,沿着山路转了个圈,对这座道教圣地,我们也算是虔诚的了。

带着齐云山这个季节特有的清冷,我们下山了。倦鸟归林,望着下山的弯弯的山径也觉亲切了,山上的日子我很向往却不属于我,或者说我还没有这个资格,这一路所遇给了我启示。入世,进入这个世界;出世,走出这个世界。人哪,总要有此两种感情才行,才是一个完美和无悔的人生。

山路还是那样平静,山梁上的一间茶铺简单潦草,泼墨似的少了勾画,齐云山再一次兑现着这座道教名山应该向人们展示的内涵。幸运的我们今天看到了它隐藏在繁华背后的真正的性格。明天我就要回去了,回到江南那个繁荣美丽的小镇,融入忙碌的人群中。齐云山,不知什么时候我再来拜访你,但是,从此我的心中将多了一座清雅俊逸的山,一方纯净澄澈的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08:26 , Processed in 0.7792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