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山水合唱"云岩湖"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113

帖子

33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4: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岩湖景区地处齐云山后山腹地,位于齐云山风景区的西南部,与楼上楼景区毗邻,因建有云岩湖人工湖泊而得名,以秀水、奇峰、怪岩及古迹称胜,环境清幽宁静,非常适合放飞心境,陶冶情操,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山水合唱游览区。

云岩湖景区与月华街景区相对独立,属齐云山后山景区。游云岩湖景区时,现在游人一般要经黄山市黑多县渔亭镇走渔(亭)流(口)公路绕到休宁县渭桥乡的下坞村,或从休宁县兰渡转至渭桥乡直接到下坞村,再从一条小路入内里许,即可到云岩湖大坝底下。明旅行家徐霞客游云岩湖天桥岩景区时,则是由月华街景区的西天门紫云关而下,到达里渠口,然后由里渠口行至珰金街(古时名为双溪街),再抄小路到岩坑,后到达天桥岩景区,此程步行大约20余里,全部为山路。此山路现在早已是荆棘丛生、杂草成林了,唯有一些“好事者”欲寻访徐霞客游山之足迹时方才行走。



云岩湖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人民为水利灌溉而拦截齐云山风景区后山中的岐山与万寿山等山涧水源而形成的人工湖泊,蓄水面积约5平方公里,湖面主行道4公里。湖体峡长,湖岔纵横。沿湖两岸景点遍布,著名的景点有云岩湖、天桥岩、灯笼峰、飞碟峰、骆驼峰、詹东图读书台、天泉书院遗址、棋盘石、大龙井、小龙井等。

泛舟云岩湖,荡漾在碧波如镜的湖面上,漂游在曲折峡长的青山绿水间,看水光潋滟,听舟楫击水之声,让人仿佛游入了一位美丽清秀静逸的少女胸怀,令人神迷心醉。两岸青山流翠,峰林叠韵,丹崖翠壁,又仿佛让人游进一个绿色的生态王国,尽情地享受着青山绿水的醉人怀抱,惬意无比。



舟行湖泊里,人在画中游。小舟过处,无不是峰奇水秀,岩奇石怪,景致多娇,湖东岸有灯笼峰、仙人指迷诸峰,北岸是棋盘石、大小龙井等,西岸为石桥岩、石门寺和天泉书院和詹东图读书台等遗址。



石桥岩又叫“天桥岩”,横跨二山之间,犹如彩虹飞架,苍龙横空,极为壮观。据说,像这样雄伟的天然石拱桥,全世界仅有三座:一座是美国犹他州的“彩虹桥”,一座是我国贵州的“天生桥”。而齐云山云岩湖这座“天桥岩”,跨度40米,宽8米,穹高26米,整个桥长90米,比“彩虹桥” 大,比“天生桥”型体更匀称,成为世界三大天然石拱桥之一,但就其在丹霞地貌中天然形成这样巨大的天然石桥而言,还属世界第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至于此,曾发出“此岩轻胜齐云天门,即天门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的感慨。更有哪位不知名的古人十分贴切地赞之为“亘古奇观”,并隽刻于天桥岩的左侧数十丈高的悬崖绝壁之上。大自然真的很偏爱齐云山,为齐云山创造出如此神奇壮观的杰作!

置身于天桥岩下,放眼四望,群山青翠,湖水碧绿,林木葱郁,丹峰翠壁,百草摇秀,仿佛已到玉宇仙境,世外桃源。山风拂过,草香袅袅,林涛阵阵,蜂飞蝶舞,不时使人生出“苍茫自与人寰隔”之感。



天桥岩桥洞底下,是琳琅满目、不计其数的古代摩崖石刻,是齐云山风景区的三大碑林之一。其密度之大,数量之多,是齐云山古代摩崖石刻分布最密集之地,尽管齐云山前山一带的古代摩崖石刻众多,分布之广,但仍不及此地,而且全山年代最久远的一块崖刻,是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就刻在天桥的右下方,这些摩刻都是古代文人骚客云游至此留下的游山观感和赞颂胜景的,为后人记录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忆,让人感知当时此地之兴盛。



天桥岩左侧崖壁下建有一石门洞,明《齐云山志》记载,早在唐朝元和四年,刺史韦绶便在石门洞下兴建了石门寺,内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直到明朝佛教香火还很旺盛。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也记述了他当年旅行考察到这里时,还在石门寺中吃了一顿颇为精美的素斋。后来,随着齐云山宗教活动中心的转移,这个曾经热闹过几个世纪的岐山石桥岩,逐渐冷落下来了,冷落到四处荒草丛生,人迹罕至,路径难觅。解放前这座寺庙还在,寺内供有一百多尊佛象,最多时有三百多和尚,解放后大多离去。庙宇也在“文革”期间被破坏一空了,后来又因修建云岩湖水库,这座石庙的石像及石料被折除一空,拉到外面修云岩湖大坝了。如今,石门寺遗址上依旧留有散乱着的少许碑刻和一尊残缺的唐代石雕神像,石门洞上方石壁上还残留着当年香客插灯笼用的星星点点的孔穴。石门寺遗址东头一石洞中,有一苍龙伏卧于崖壁之上,头目唇爪依稀可见,龙口处,每年农历五月出水,十月干涸,当地人称之为“龙涎泉”。西头一石洞中有双眼泉,一左一右相距三米,左边的春夏干涸,秋冬出水;右边的春夏出水,秋冬干涸,非常准确,非常之奇。



天泉书院遗址与天桥岩仅有一坡之隔,只是如今这里已是百草丰茂,荒凉致极。在明《齐云山志》上记载,明代学者,理学家广东增城人湛若水曾在天泉书院处授课讲学,并撰《心性图说》,刻于岩洞之壁。天泉书院左侧,“降阳岩”、“詹东图读书台”几个摩崖大字历历在目,石刻保护完好。石刻下方有一个能容纳数人的高台,这个高台便是当年东图先生在此修学读书的读书台。詹东图,这位隆庆年间的休宁进士,名为詹景凤,擅长书法,留有行草千字文长卷,被珍藏于中国状元博物馆。

在云岩湖岐山一带,自古人文景观就很多,文物古迹遗存也很多,在云岩湖底下,原先还有一条古驿道通往休宁珰金街(古时曾设休宁县衙)和月华街的,现已被湖水淹没不复存在。云岩湖一带,还留传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如新娘房的故事,棋盘石的神话、大小龙井的传说等,这些都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旅游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10:49 , Processed in 0.0803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