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遥想思溪延村

[复制链接]

229

主题

229

帖子

687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0:2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境内有两个延村,一处在甲路乡南端,一处在思口镇。为区别两处,故早年称呼时均加乡镇名在前。我的家乡为思口延村,距离思口两公里,这是曾是思口近旁最瑰丽的乡村,人来往甚密,早年民居百多栋,户户相连,隔巷相对,整洁如画。明末清初,从沱川迁入的金姓,使村庄更为兴盛。从思口进延村,走至临溪的水口,顿觉阴凉。右侧山岩上灌木、乔木、小竹、山藤交织,把一段狭小的石板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左侧溪旁一排队五十节的石料栏杆可倚可坐;步至尽头,右面山脚又有一汪泉水可以解渴。这数十米人造洞天,也许在婺源是独有的。宗谱记载,这石栏杆于1769年由金汉三(金湘浦的大哥)独自出资建成,总长20丈。那时此处地势险峻,需翻山或涉水才能通过。故凿石修路又筑石栏杆是一件大好事。村中吴、程、汪三姓联合立石栏杆记赞颂,文曰:“石门为往来孔道,溪深路险行旅忧之,我辈有志修造惜力薄不能胜其任。金汉三仗义疏财慨然独己赀鸠工伐石,自石门至思口约二里许尽成坦道,并造沿河石栏以防行人失足。其虑患深而周防密,如此爰志其事于石,为好义者劝。”

过石栏杆,山渐离溪,举目前瞻,即看到在开阔地段上呈曲尺形矗立着两座金姓牌坊。第一座名为孝女坊,第二座为节孝坊。节孝坊靠山,还建有牌坊屋。据宗谱记载,节孝坊于道光七年(1827年)七月提出申请,经县教谕核实,知县、知府加看,再由安徽巡抚会同两江总督、安徽学政合疏具题,礼部尚书、待朗奉束力议复准请表旌。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下旨:县给银兴建并附设节孝祠。此事要过县、府、省、部、朝廷五关,历时五年,是够郑重的。

继续举步,又见林木丛中露出一角红墙,耳闻隐约的咿呀之声、哗哗的水流之声,迅即看到左有水碓,右有关帝庙。原来在水碓上方筑有小坝,造成米余落差,再开渠引水入碓驱轮,以舂米、磨粉。

在关帝庙前转变,始见绿丛围抱中的延村。石板路穿过一小段稻田,左边便是墙高三丈名闻一方的通议大夫湘浦公祠,简称大夫第,又名企贤堂。祠堂东侧建有等长的侧屋,两屋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小巷,巷内设有长凳,靠路边开有后门,是过路人和村人纳凉的好地方。可惜,1979年被好大喜功者视为大型徽派民间建筑的代表,弃侧屋,损门楼,去楹联匾额,整体

(实为残体)迁建于景德镇枫树山古瓷博览区,改称莫名其妙的玉华堂,后人难得去瞻仰了。往西与大夫第并排的是崇本堂,亦称金家祠,是延村金姓的总祠堂,此祠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改建成完全小学,风光了十多年,沿光洁的石板路从村东走到村西,右侧有两座祠堂。再往西两、三百米,左侧溪旁,田边还有一座水碓和天灯,可看作延村的西界。

四座祠堂,东西各二,与村中房屋既靠近又稍有间隔,相映和谐,石栏杆、牌坊、红庙、水碓、祠堂和三面茂密的林木,显得多姿多彩。

早年发往延村的邮件要经思溪的邮政代办所收发,延村的旅外者写出信回家,都前冠思溪,后来行政上延村属思溪大队或村委会,于是便称思溪延村。再加上延村裸露于公路南侧,只剩几栋已经受损尚可供游客一睹的清代建筑,难称独立景点,而思溪的跨溪廊桥和祠堂仍存,又因在此拍过聊斋影视,名气大增,且两村相距千米,近两、三年,明智者使之组合成思溪延村景点,合情又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2 06:54 , Processed in 0.7110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