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婺源篁村和罗汉松的由来

[复制链接]

40

主题

40

帖子

12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0: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婺源沱川乡篁村和村前河滩上的罗汉松是怎么来的呢?1986年3月8日,笔者由县委抽调参加全县护林防火宣传工作队,被分派到沱川乡,后又被派到篁村驻点,有幸聆听了该村长者余周养讲述篁村和罗汉松的由来。余周养,当时已六十一岁,是篁村高龄长者。他说,余姓至今已相传三十二代,他自己是第二十八代世孙。现在(1985年)篁村总共有88户,420人。

   余姓由来,相传宋朝有个京官,名叫余希荫,在京做官时,不慎因故被贬回家,其祖籍是安徽桐城人,返家途中,路过婺源城,在婺源城住脚后,第二天漫步至北门城头,遥望东北方的山巅上,有一支秀峰,必是发祥之地。为寻找这支秀峰,经洪源、大鄣山、斧头角尖,最后到高湖山峰,认定是这支秀峰。从此在高湖山下的一个村庄住下,以教为生,寻觅住居宝地。有一天,寻觅到篁田这个地方,山水秀美,来龙势旺,决定在此安居落户,并在河滩上倒插了一株“罗汉松”。同时就地对天发誓,誓词是:“皇天保佑,栽插倒松,如能成活了,同居落户,迁移至此,消灾避难”。几个月后,这株“罗汉松”成活了,余希荫即迁居至此落户。因为这个地方,山水秀美、环境幽静、气候宜人,风声、涛声、水声,尤如一曲动听的交响乐章,不觉心情舒畅,以景生情,吟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然后即以此诗之意,取名“篁村”。

   余希荫死后,葬在后山坡上,墓地名“渴马饮水”。但葬后,五代单传,人丁不旺。后来,有一位风水先生到此,余家世孙即请其认穴辨因。经风水先生看过墓后,认为墓穴可好,人丁不发原因,主要要墓穴后山来龙太旺,墓地名“渴马饮水”,其马太渴,饮水不济,要栓马饮水,端水解渴。因此,须在马头下开挖五个井洞,以藏水济渴。结果照此办理后,从第二年开始,连生五子,亦称“五虎出山”。

  河滩上的“罗汉松”,与村同在,与余姓同长,至今已有1000多年树龄。现在身高有9米,胸围4.49米,树荫半径有7米,是婺源的古木群中之名者。当地群众已把这株古木,奉为神灵。群众传说,这株“罗汉松”,因其年岁太长,久经风霜,能辨气候,可测风云变幻,预报天灾人祸,国泰民安的社会风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它叶片萎黄,气运不畅。到1976年时,已成枯死的形象。1980年以后,它又复茂盛,枝繁叶茂,翠绿为荫,一派生机景象。每年春天来到,人们都会去观察它的生长姿态,如果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气势活泼,这年必是人寿年丰,如果是出现相反态势,枝黄叶萎,表示这年是不兆之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0 05:08 , Processed in 0.0688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