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话朱熹的为人与为学

[复制链接]

50

主题

50

帖子

15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9:5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如探险  进退从容

朱熹自幼聪颖好学,十八岁参加建州乡贡考试,考官蔡兹对他写的三篇策论十分赞赏,蔡兹的同事们读了朱熹的文章,也都赞不绝口,认为朱熹是个前途无量的青年。

朱熹才思敏捷,饱读诗书,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治学求知的道路上,他曾走过一段弯路。

青年时代的朱熹,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一头扎入了无边无际的书海。经史子集,无所不涉,“出入于经传,泛滥于释老”正是他当时的真实写照。令他困惑的是,书读得多了,自己反倒更没有了主见,就好比钻进了死胡同,找不到出口处。这是什么缘故呢?年轻的朱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二十四岁那年,他投师于李侗的门下,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李侗是当时学识渊博的一代名师。听了朱熹的诉苦,对朱熹说:“你这是犯了失聪的错误,盲目地崇信书本,满耳被前人说的话堵得死死的,只见其入,不见其出,自己的见解岂有不窒息之理?”李侗进而启发朱熹:读书犹如探险,既要有无畏的精神,知难而进,又要有适可而止的勇气,最后还要具备知其险与美之所在的才能,方可称得上一位真正的学海探险家。

朱熹听了茅塞顿开,自悟以前读书就象钻进了一张庞大的蜘蛛网,书读得越多被缠得越紧。正是基于自已走过这样一段弯路,朱熹指出:“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学规类编》)并由此发出一句流传到今的感叹:“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避前嫌  以学为重

朱熹和陆氏兄弟(陆九龄、陆九渊)同为南宋有名的理学家,但由于所师不同,观点也就各异。

淳熙二年(1175年),应吕祖谦之邀,朱熹和陆氏兄弟一起来到鹅湖书院,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争鸣。陆九渊主“心即理说”,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心灵和宇宙合为一体;而朱熹则主“理气说”认为理是生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并且认定理先于气而存在。他们各持己见,争执不下,结果不欢而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辩”。事后,陆氏兄弟还撰写诗文,嘲弄朱熹的学说,朱熹也予以还击。

淳熙六年的冬天。朱熹为了发展儒学,宣传理学,创立了白鹿洞书院,遍邀各地学者来书院讲学,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

两年后,陆九渊因事路过白鹿洞书院。朱熹闻讯后,亲自领着同僚和学生在院门口迎接,并诚恳邀请他给学生讲课。陆九渊深受感动,没有推辞,作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演讲,演讲切中时弊,深受学生好评。但由于当时陆九渊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因而在演讲中难免与朱熹的主张有所抵触。朱熹不但没有因此而冷落他,反而极力挽留他在书院执教,还让人将他的演讲主旨刻在岩石上,作为“白鹿洞书院院规”

事后,有人议论朱熹此举欠明智,朱熹坦然地说:“虽然子静的观点与我不尽相同,但于学生却有极大好处。知百家之异,然后慎思笃行,得益不浅,何乐不为呢?”

朱熹这种不计前嫌,以学为重的态度,被后世传为美谈。

为学之道  犹如方塘

朱熹生前曾两次回家乡祭扫祖墓。在家乡的日子里,他招收了一批弟子,其中有一对名叫滕璘和滕琪的兄弟,后来都成了当时有名的学者。

一天,朱熹与滕璘闲谈。滕璘敬慕地说:“先生谈吐引经据典,左右逢源,真乃大学问家。不知先生为学之道有何妙诀?”朱熹听了笑了笑说:“你跟我来。”便把滕璘领到一口方塘边。朱熹指着塘水,对滕璘说:“为学之道犹如此塘,其妙自见。”滕璘望望塘水,又看看先生,露出不解的神情,朱熹沉思片刻,随口以塘为题吟了一首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将为学之道寓于方塘之中,以塘之所以能赢来“天光云影”在于有“活水来”的道理,说明为学不能一味死读,真是意味深长。这首诗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辛勤笔耕  严谨治学

朱熹一生著述甚丰,其中《朱子家礼》与《四书集注》可谓耗尽了朱熹毕生的心血。

朱熹的《朱子家礼》是一部在封建社会最有影响的家礼书。但它从著书到刊世还有一段非常曲折的经历。

隆兴六年正月,朱熹的母亲祝氏逝世,在为母亲守丧期间,朱熹就开始撰写一部“参酌古今成丧祭礼,又推之于冠婚命”(《婺源县志·朱子世家》)的家礼书。

有一天,朱熹在山上的睡棚里修改“家礼”,时值正午,烈日炎炎,朱熹改着改着就睡着了。这时,走来一个牧童,见朱熹呼呼大睡,便随手将他身旁的书稿拿走了。朱熹一觉醒来,不见了书稿,四处寻觅,仍不见踪影,十分悲伤。但朱熹没有因此却步,直到晚年,终于又重新编成了《朱子家礼》。

朱熹不但孜孜不倦地著述,而且对自己的著作要求十分严格,总是改了又改,直到认为无可改处才歇笔。从《四书集注》的成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学者,朱熹治学的严谨和对读者负责的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四书集注》中的《论孟集注》一书,朱熹从三十岁就开始下功夫,直到六十岁时,仍觉“犹改未了,不是草草看者”(《朱子语类卷·一一六》),不肯轻易搁笔。《大学中庸章句》也是这样。朱熹五十七岁时与朋友邵浩谈及此书,一再认为不宜出版,因为,“某为人迟钝,旋见得旋改”,于是“一年之内,改了数遍。”(《语类卷·六十二》),又说“大学,中庸屡改,终未能到无可改处”(同上)。即使书已刊出,并得到同仁的一致赞许,朱熹仍是忧心忡忡,“只恐数年之后又见不稳”(《语类卷·十四》)。朱熹对于四书总是“一面看,一面疑”,因而一直到他临终前,仍在伏案修改《大学中庸章句》中的“诚意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00:33 , Processed in 1.2111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