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梦迴黎阳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4

帖子

11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21:48: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屯溪地方志记载,在古代是先设置黎阳(又称犁阳)县,而后有屯溪的,或者说在宋朝之前屯溪只是黎阳县的一个村镇。屯溪的别称为“昱”,昱者,太阳升起的地方也。站在黎阳的率水旁,每天可见红日冉冉升起,我想昱城的别称或许与此景有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水运码头的迁徙,明清之后屯溪发展得很快,其规模远远超过了黎阳,但黎阳悠久的历史不可抹磨灭。


在黎阳也一直保留着一条老街——黎阳街。黎阳街的长度可以与屯溪老街相比,大约在2华里左右,有上、下黎阳之称,但街面要窄一些,也没有屯溪老街那样繁华。街上有石家大屋、李氏儿科、宁家大屋及宁家桥等古老的遗址,著名的屯溪一中也在黎阳。1962秋至1965年夏我曾在屯溪一中整整度过了3年苦读的时光,不过那时我们去学校大多走河边那条路,很少从老街上走。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屯溪镇血防站就在上黎阳街旁的一座老屋子里,结婚的新房也在这屋内。

大约有3年的时间,我住在单位,却要到屯溪的妈妈家吃饭,每天必须经过黎阳街好几趟。那时我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上上下下不用走路,骑着自行车在街上穿行。街面上虽然铺着石板路,但因年久失修路面不平,坑坑洼洼很不好骑。因黎阳是一个种蔬菜为主的公社(后改为乡),黎阳街上拉粪的人力车特别多,也经常有粪车打翻,弄得满大街臭气熏天。黎阳老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过去江南街市的记忆。

2007年处于城郊结合部的黎阳街也被列入了拆迁的范围,一时间成了黄山市的一条大新闻,因为这是最大一个街区的拆迁。对于黎阳街的拆迁,高兴者有之、留恋着有之、恐慌者也有之。不管赞成也好、反对也罢,总之,经过屯溪区政府几年的努力,迁走了全部的居民,建立了万贯家园、柏景雅居等居住区。从那以后我也没有去过黎阳了,不过从心里我为黎阳街的拆迁感到惋惜,担心拆迁会毁灭黎阳的一切记忆。

今年中秋节前在唐宋嬉戏节的锣鼓声中,原下黎阳街区重新建设的黎阳街对外开放了。走进黎阳想找回记忆中的那些印象:弯曲的石板路,高高的老屋,深深的小巷,悠闲的生活……。

但是一当我走进现在的街区后,只有那几幢保留下来的老屋还能引起我的记忆,其余的与原来的景象相差甚远,大家期待的梦迴黎阳很难达到效果。不过,有这么一段街区总比没有好,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记忆。

黎阳街区的看点有三:一是走进黎阳街区看见的水街。即利用了原来留存的老屋,巧妙地构建了水道,让水在街边流淌。其实黎阳老街是没有水街的,如果说有,那是在西北边的“后底溪”,占川河有一段沿黎新村的旁边流过。



现在的街面比原来的宽,但没有原来的那种韵味,现在是新老结合,往往利用老屋子做门面,后边接着新房子,另增加了东面的餐饮店铺和西面的黎阳戏台和天主教堂。


二是东面率水江边的“夜泊黎阳”码头。在古代黎阳码头是水上交通的重要枢纽,来往的人与货物都是从这儿下站,然后穿过巷子到黎阳街上,当然现在是不起作用了。


站在这儿可以看旭日东升、看三江汇聚、看江上船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三是率水上新建的文峰桥。此桥是连接黎阳与阳湖两镇的通道,因桥的西头就是名校屯溪一中,大大方便了东边的学生,桥取名“文峰桥”是否有通向学府,并取得更大功名之意?此桥的设计似乎是仿扬州五亭桥的创意,在桥的中央设计了五个亭子,可以登楼观赏美景,远远望去也很有气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5:19 , Processed in 0.0788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