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清华镇陂坑村遊记谈!

[复制链接]

306

主题

306

帖子

91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11:5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清华赋春公路在长林下车有去外诗春岔路,步行进六七里就是里村,吾是去陂坑遊访,问里村人去陂坑怎走?村人摇头曰不知。吾说有几十幢红土墻屋之陂坑,村人曰只有陂(方言读扉音)坑有红土墻屋。方知此带念陂乃扉音矣!里村有岔路去山坞,几里路见陂坑土墻屋也!这就是陂坑村。明初(公元1368年)有当地南源汪思恭迁此建村(南源村在诗春山坞内,南源汪氏由车田白山下迁来,白山下已废,在鸡笼尖山间,白山下汪姓由磻溪迁去,时间约在宋代)因伫小坑边谓名陂坑村。近代四十户,二百人,汪姓建村已六百五十年,传二十二代。进陂坑村,欲访问村情。迎面有一老者,笑曰,来旅游!吾询尔知此村来历与故事否?老者请吾进其土墻屋居舍。泡茶让座,其慢慢讲来!老者今已七十五岁,姓汪,乃是园丁退休。有文化也!吾大悦!洗耳恭听!陂坑村历史悠久。云汪姓首来此地。其已是汪氏九十世祖。尊汪华为近祖。到宋朝已繁洐到三十余户,乃汪氏家族聚居村矣!有耕地一百余亩。吃饭不成问题,主要副业乃茶叶。也不知祖上与安徽宁国有何关系。几个朝代均前往宁国卖茶做生意。本村汪姓无有进仕做官。读书人少,但言传文化亦浓,历来均住土墻屋。屋顶乃是草盖,茅草,稻草皆有。少瓦盖房顶矣!古代到三十九户。杀年猪亦四十一条。有米有肉,算是不错人家也!庶民匹夫,住土墻屋冬暖夏凉。温饱不用求发奋!勤劳亦可。许是古代陂坑村近千年不变之原理矣!不知是元朝还是明朝。一年冬天,大雪封山,极其寒冷。村民古来皆用火塘明火取暖。一半夜有火警,待村民调起,救火亦来不及矣!三十余户尽被焚毁!祸事栽殃!不知是何缘故?除二三户,留村撘蓬不动,全村三十余户,全部举村迁徙去安徽宁国矣!余下种田种不完地。汪老先生云,土墻草蓬屋。外人皆怜其村民贫苦。古来各朝,附近山村怜悯亦不欺负!历朝历代官府也不去过问。那知此陂坑村,贫穷破乱在其表,丰衣足食在其里。露富足,遭人嫉妒!夹着尾巴做人讨人怜!流氓地痞不抢乞丐。就是这个道理!今此村汪姓已到十几户,当然多有外迁。今陂坑村大多都是洪姓,乃是车田洪氏。汪老其他也不清楚。吾倒知些其祖宗事。这陂坑汪氏属婺源磻溪汪氏,唐末五代有宁国汪氏汪世华后裔。迁来婺源居镇头与赋春之间之磻溪村(今称磻坑,今余姓聚居村)成汪氏磻坑派系。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年)有磻溪汪以慎进士,任明州县尹。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有汪完进士,任宣城县令,同时有汪楫筠,任通州路通判。陂坑汪氏属磻溪汪氏分支,另后来磻溪汪氏多分支去车田山坞间建村矣!磻坑今已少汪氏,陂坑汪姓回迁宁国许兴旺发达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22 14:29 , Processed in 0.0817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