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徽州游:走进“宰相故里” 歙县雄村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107

帖子

32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5:24: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10日至11日(双休日),我参加了由无锡观光旅行社组织的“徽州二日游”。观光大巴从无锡到绩溪单程约5个小时,从歙县返回无锡单程约6个小时。

整个旅途所到达的景点包括:徽州古城,徽州大观园“徽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渔梁古埠”,宰相故里“雄村”,休宁县状元文化广场,国家4A级风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等等。

下面将分几期分别展示沿途自拍的纪实照片。本期是第3期,介绍“宰相故里”歙县雄村。

雄村地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景区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距离黄山50公里。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

雄村,古名洪村,元末曹姓家族迁入此地,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与“锦绣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乡”棠樾齐名。

雄村内的“竹山书院”声名显赫,人才辈出。

曾是徽商巨富的曹氏家族不忘投资兴学,激励子孙 “寒窗苦读,功成名就”,他们奉行学田制度,使族中天资聪颖而贫不能入学者也能安心就学。建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的竹山书院就是其中一座,为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怡在弥留之际遗命两个儿子曹翰屏、曹暎青所建。书院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建筑,由清旷轩、文昌阁、桂花圃组成。许多文人雅士参观后说:“竹山书院如《红楼梦》中的怡红院。”正厅中壁悬蓝底金字板联一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为曹文埴所撰,意在勉励后学之士。大家看,曲廊小院的壁石上刻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山中天”石刻,其遒劲潇洒的笔迹似在告诉我们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山中天。

书院设堂讲学的地方叫清旷轩,轩厅正壁嵌着的曹学诗撰写的《 所得乃清旷赋》告诉我们名称的由来。清旷轩还有一个称谓叫桂花厅,因轩前小巧的庭院中遍植桂花树而得名。曹氏家族写有族约:凡族人中有中举者,可在庭院中植树一棵。众多的桂树,显示出雄村历代人才辈出。桂花厅东北侧有一座双层八角形亭阁,叫 " 文昌阁”,又名“凌云阁”。此阁建于清代,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南面楼檐悬挂“贯日凌云”匾额,气势非凡,抒发了书院学子们的凌云壮志。亭脊有狮、虎、形装饰,亭翼角下有“金雀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余音袅袅,别有韵味。亭脊的葫芦形锡项,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登临凭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竹山书院近旁有一座桃花坝,是雄村沿新安江的一道石堤,占地 500平方米,坝上遍植桃花。曹文埴《石鼓研斋诗钞》记:竹溪有桃数百株,花时烂漫如锦,春和景明,颇堪远眺。优美的景致,为学子们潜心苦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也许是雄村特有的灵气,使国民党和太平洋西岸的美国人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派来人员和美国教官,在雄村开设了中美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戴笠任主任,先后办了8期,送来受训的学员达6000余人。当时,新安江的沙滩和桃花坝都成了他们的操练场,竹山书院也是教务活动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13:23 , Processed in 0.9619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