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行走皖南—潜口民宅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15

帖子

34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2:05: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潜口民宅——明清徽派建筑博物馆。




不是所有的徽派建筑集中在一起都可以称之为博物馆。宏村——画里乡村。唐模——最美水口园林。皆不能称为博物馆。




在徽州,抑或整个皖南,被称之为博物馆的估计就只有潜口。称为博物馆,一得有馆藏,二得展品众多。但,似乎博物馆——一如南京的博物院,去看的人并不多,虽然是免费。




从闹哄哄的宏村离开,到潜口,寥寥无几,徜徉在诺大的明清建筑群里,不见几个游人。





进景区免费,在进口处设一个保安,桌上放有登记本,只需登记一下就可以进去参观,即便如此,仍门可罗雀。为何?




记得有次“五一”假期坐火车,与邻座之人闲聊,我说假期最怕出门旅游,到处是人,景点人太多,原想看景,却变成看人。那人很是郑重其事地说,出去玩,不看人看什么?




噢?噢!事过一年,仍是记得他的神情,一脸的郑重其事,和那一句:不看人看什么?




到了潜口便不由得想起这段,这儿游人少,便愈加无人问津,但决非不值得一看。很多时候,趋之若骛与美不胜收之间不全是等号。





不感慨,进馆吧。先看下建馆历史和由来。




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潜口紫霞峰南麓。原先这一处是个庙宇,四周并无农田村舍。




潜口位于歙县,距唐模五分钟车程,距徽州古城十五分钟左右,地处歙县,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翻出之前写徽州的那一段文字:始建于秦,“一府六县”的格局建于唐,盛在明、重修于清。不说始建了,即便从唐开始的一府六县,也一千多年了。




太平天国的战火烧毁徽州城,但许国石坊还在。经过战乱,浩劫,唐模的许氏总宗祠毁了,但几个商、官、民支祠尚存。




徽州又何止一个唐模、呈坎,又何止鲍家许氏。想来必有许多他姓,望族散在六县的各处。




可是没有唐模的水口,没有呈坎的八卦,散便散矣,如何保护?




1982年,国家出资建立"民居建筑群"。可以想象这中间的过程,遍访全县,看民宅,鉴老屋,议宅主,细数归划,从明代建筑开始,"原拆原建、集中保护"。




将散落于歙县境内民间且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古建筑进行迁建至潜口,明建筑群于1990年,2007年又建成清建筑群,成为今天的潜口民宅——古建筑专题博物馆。




面对大门的方向,左为清,右为明,有人说看不懂怎么办?




有导游的,只是门票免了,导游费需另付。




各个建筑门前有指示牌,有文字介绍,也可以自已细细端详,瞅个明白。明初的人字墙到清时的马头状。




虽说是三雕,但明清各有特色,清初、清中及清末同属清的各个时期雕刻也不尽相同。





同为天井的格局,四水入明堂,只是暗沟与明水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一样的设计。




时期一样,主人家不同,官是官家的八字门,民是民的二进室,"千金的门楼四两屋",在外即一眼看清,自知“高攀不起”的便无需入内。




清是清一色的建筑群,明的更有特点,不仅有旧宅,还有牌坊,祠堂,路亭,石桥等,便选址建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的风貌,可谓颇费苦心。




上千年老祖宗的文化精髓都记载在这里,由这一木一砖一亭一桥述说给后人。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就此打住。留待你自个儿过来细加揣摩,慢慢欣赏。




既是迁址另建,集中保护,这儿便不似其他古镇,老宅内不再有居民居住,有的呈列旧时的物件,有的卖当地的特产,木雕、家俱等。




到徽州,记得顺便拐个弯到潜口民宅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2 05:50 , Processed in 0.75667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