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歙县苏村:徽杭古道上的千年村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04

帖子

31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2:14: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杭古道自古徽州府蜿蜒而出,经歙县东部百余里的狭长山谷,过昱岭关至杭州。千百年来,古道仿佛一条扁担,挑着徽州和杭州这两座古城,晃晃悠悠地拓印着徽州人走出大山讨生活的足迹。见证这段历史的就是洒落在这条古道上的一个个村落,歙县杞梓里镇苏村便为其中之一。
苏村离古城歙县35公里,距浙皖界岭昱岭关20公里,村庄建于一缓坡上,古时居住苏姓先民,故名苏坡,解放后更为现名。在徽州古村落中,以姓氏命名者比比皆是,而苏村近两千村民中,六成多为方姓。据记载,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始祖方忠正迁居至此,起土名“方家坦(旦)”。2016年,苏村被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四批)。
古时中原士族不远千里迁徙至徽州,世袭的荣光随着故园的消失而远去,转而祈愿于新安山水的护佑,体现在村居选址上,则远观“龙脉”走向,近看后山前水,最终将人文与山水融为一体。但苏村却与徽州传统村落的“依山面河、环水聚财”相距甚远,它既无祖山巍峨,也无秀水缠绕,且在两山夹持间。就是在这个“先天不足”的岭坡上,苏村先人并未放弃对“风水”这个朴素理念的追求,“上坡不见坡,过桥不见桥”就是最好的诠释。
用“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句徽州俗语来概括苏村水口再恰当不过了。从苏坡岭头流下的涓涓细流穿村而过,苏村人就是在这一线溪水上营造出隔空障物、环桥聚水、路回景移的水口景致。积庆桥、砥澜桥,以及村口“苏坡管钥”亭,构成“八卦”状水口格局,其别具匠心可见一斑。砥澜桥,仅有三米长,却有几十米宽,始建于元朝,算是徽州古石桥的鼻祖。其“砥澜”之名本身就耐人寻味,砥,磨也,澜,洪浪也,这么一条可一跳而过的小溪,何来洪峰巨浪?
兴许桥上的八角亭和关公庙可窥苏村人的心思。村口那个小小的双层路亭,题额“苏坡管钥”却是将心机泄露无遗。管钥,锁匙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这片明山秀水中,多么祈愿这把“锁匙”能够看护一片安居乐业的家园。
有了石桥、亭庙,古树当然是村落水口不可或缺的主角,村口那棵千年黄连木算是一棵有故事的树。树高20余米,6人方能合围,已列入安徽省古树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奇特之处在于树桩根内有根,枯洞内长出的两股新根,酷似“人”字,实为少见。
除了寄托于水口的营造,苏村人对水的依恋近乎极致,先人在村庄前后山中修建水库蓄水,并通过一条水圳纵贯全村,即苏村人眼中的“水街”,连同村中大大小小十几口水塘构筑成纵横交错的水系,供日常洗涤、防火之用。村民生活用水则来自数十口水井,其中,“布井巷井”已近千年,至今仍清澈可鉴、四季不枯。
与水圳相依相伴的则是村中蜿蜒而过的徽杭古道,虽然大部分已被水泥路面替代,残留的几十米石板栏杆,黛青色,仿佛一尊被遗忘的雕塑,寥落在村口,守望着这条曾经人马熙攘的“官道”。村中断断续续的青石路面,夹持在高耸的楼房之间,已被岁月的足履磨砺了曾经的凿痕,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端坐在千年时空的尽头,坚守着那份古老记忆,毅然决然地传承着那段厚重的历史。
在歙县“南乡”,能躲过清末咸同年间那场兵燹(太平天国),躲过文革十年浩劫,又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被“遗忘”的老屋确实屈指可数。而苏村却还有数十栋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燕翼堂”和“孝友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时间仓促,我未能入内参观,仅走马观花似的仰望而过,祈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身。粉墙黛瓦的厚实幽深,门楼柱脚的砖刻石雕,依然渗透当年的奢华。
然而,和其它古村一样,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佝偻在钢筋水泥的夹缝中,同样经不起风吹雨打的侵蚀。方氏宗祠由明朝所建的“敦本堂”和清代建造的“爱敬堂”组成,乡愁似乎已在这里搁浅了很久,陈列的那些支离破碎的民俗器具和这座古老建筑一起消融在静寂的岁月里。即使那座在歙县乡间难得残存的“春和书院”,在深巷的尽头沉寂已久,显得有些褴褛,只有其院落内的两方鱼池里还能映照出明清书院的痕迹。
在古村中,除了触手可及的建筑,一些地名也同样记载着遥远的历史,“方家坦(旦)”易名“胡家坦”、“吴家坦”就是之一。在歙县方言中,“坦”指村中平坦而宽阔的平地,相当于现在的“广场”。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苏村始祖方忠正第四代孙)失败后,方姓族人惨遭灭族牵连,幸存者亦流落他乡,其居住地“方家坦(旦)”也被更名为“胡家坦”和“吴家坦”。宋亡后,族人虽陆续迁回,但此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有形的建筑经不住岁月的漫漶,无形的文化却在时空的蕴藏中越显芬芳。苏村有着“民歌之乡”的美称,清乾隆年间,苏村先人已开始自编自唱民歌,至今仍老幼传唱。在此熏陶下,族人方成培创作了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唱《白蛇传》,成为苏村民歌的见证。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演员严凤英曾在此体验生活近三个月,收集提炼苏村民歌。如今苏村民歌已入选《安徽省民歌集》,并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信步走进一个山村,就会翻开一页历史;随意踩到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偶尔遇见一个路人,就可能是个秀才”的徽州,苏村的“资源”并不算丰厚,但能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第四批),得益于一位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古村落保护和宣传的“志愿者”、歙县齐武中学退休教师方益民。
谈起苏村,方益民有一股舍我其谁的傲气,有一股如数家珍的豪气,甚至有一股让受众无法喘息的锐气。他是古村宣传的践行者。2015年,他组织创立“苏村文化协会”,致力于挖掘、保护苏村物资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他归纳了“苏村十二景”,自编“导游”词,以此为基础自创了两米高、二十四米长的苏村文化壁画。此壁画堪称苏村“导游图”,并获得了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盛赞。
方益民是古村保护的捍卫者。2002年修筑徽杭高速公路时,村口千年黄连木险遭砍伐,是他撰文呼吁,多方奔走,迫使建设方更改设计方案,古树才幸免于难。方氏宗祠里摆放的那几大箱民歌演出行头、舞狮器材,是在即将被毁之际,被他和“文化协会”的同仁们保护下来的……
农耕时代留下的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徽州历史和文化,如今,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已进入“老龄社会”,都面临着谁来“养老”问题。
政府?产权人?商业开发?还是慈善机构?
显然,这些都是古村保护的中坚力量。但在当下政府公共资源相对不足,产权人使用价值不高,商业保护性开发收不抵支,慈善机构捉襟见肘的现实下,还是需要方益民这样沾满乡土气息的执着者,热心于家乡宣传保护的实干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19:33 , Processed in 1.2569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