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连凹古道:歙绩两邑古商道

[复制链接]

86

主题

87

帖子

26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22:15: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道位于歙县北岸镇白杨村境内,古时连接徽杭、徽宁两条官道,是歙绩两邑挑粮经商、生活往来的交通要道。
一、歙绩粮道
在古徽州版图中,歙县、绩溪相接于徽州东部,县境山岭相连约50公里,徽杭(州)、徽宁(国)两条官道呈“˂”状分别穿越歙县东境、绩溪全境,而成为古徽州东进沪杭、北上长江直达南京的主要官道。其间又有数条古道连接歙绩两邑,黄连凹古道便为其一。
黄连凹古道,也称环联凹古道,自歙县北岸镇七贤村后岭组起,过白杨村至绩溪县临溪镇沙坑村,全长约20公里,目前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面约7-8公里,古时“歙绩两邑,往来运粮,洵为要道”。歙县东部(俗称“南乡”)山区缺粮,以前,百姓都要前往旌德购粮,挑运粮食人员一般走徽杭古道(歙县至昱岭关段),经北岸镇七贤村洪坑口转入长坑岭古道至白杨村,再走黄连凹至绩溪、旌德。该路段向南翻越朱岗岭至昌溪古村,连接文昌古道可达浙江淳安,为贯穿歙县东部的南北通道。自从洪坑口到汪堨干、野鸡坞、进长坑坞的乡村公路通行后,长坑岭古道基本废弃,唯有与之相隔一座山岭的大岭头古道尚可行走至白杨村。
二、七贤后岭
从北岸古镇至后岭村的古道已被水泥路覆盖,连原先的石拱古桥也加盖了一层水泥,成为公路的一部分。路面仅能单车通行,好在年后大部分劳动力已外出,经历了短暂的春节喧嚣,整个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我们七拐八弯三四公里到达后岭村,一路未交汇一辆汽车,连电瓶车、行人也寥寥无几。
后岭村约二三十户人家,村庄依山傍水。后山上一株白玉兰已盛开,在海蓝的天空下,像一群白鸽聚集枝头,将早春的明媚点缀得淋漓尽致。村中的篮球场空荡荡的,几位老人正晒着太阳,我们停车问路。
老人告诉我们:“到白杨可以开车去的,‘老路’不好走”。
谢过老人,我照例去拍一张门牌号照片——“北岸镇七贤村”。
在“撤乡并镇”的大潮中,后岭村也和众多星罗棋布的徽州小村落一样,原有的村名已不复存在。“七贤”作为歙县“南乡”南北与东西方向两条古道的交汇点,由它来囊括古道附近的小村庄,却也当之无愧。据《歙县志》记载,北宋时,方氏好、学、广、爱、多、威、仪七位堂兄弟同朝为官,著有贤名,被御赐“七贤”之名,并卒葬于此。后有王姓、汪姓定居“七贤墓”附近,因慕其名,故以“七贤”为村名。
三、大岭头
徽州古道修筑理念,无非是“截弯取直,高则夷之,低则筑之”。后岭村位于白杨村下游,其间隔一山脊,土名“大岭头”。杨源河绕着“大岭头”拐了270ͦ湾,呈S形从村前逶迤而过。与村庄隔河而对是一片宽阔的“高台”,足有几十亩地,就徽州村庄传统“风水”理念而言,这座“案山”确实大气磅礴。
大岭头不高,与村庄的相对高程不足百米,古道则沿着山坡缓缓而上,因少有行人,路面已挤满稠密的芜草。芜草常年不枯,叶片有着锋利的“锯齿”,据说当年鲁班发明锯子就是受其启发。好在这样的路面仅有一小段,其它路段的柴草近期已被清除。
与其它古道相比,大岭头古道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古道虽攀山越岭,但无一步台阶,而是直接将石板平铺在沿山开挖的路面上。路面宽近两米,却仅在中间直铺一条或两条石板通道,两边用卵石铺砌或干脆就用山土填充。其二,石板色泽青亮,有暗紫色花纹,常年被踩踏处还有玉石般温润感,与他处古道的青灰色、黑褐色有着天壤之别。不仅路面上的石板具有这样的材质,山底下石宕里存留的石头也有同样的质地和色泽。
这个疑惑直到我们过了白杨村才得以解开。
四、白杨古村
过了大岭头,下到河边就是白杨村的水口,新开的机耕路已将古道清除,水口上的路亭有幸得以保存,四棵百年大樟树将水口簇拥在绿荫中。出村的河流沿着水口的山包回环而过,使之形成“狮象把门、玉带缠腰”的自然格局。
白杨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村庄名称,而是这一片村庄的总称,原有十八个姓十八个村,最早迁入于东汉时期,因白、杨两姓居住而得名。紧邻水口的是新桥村,古道从村庄对面通过,我们特意绕道走进村中。
村庄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初古貌,村中石板路面,街巷阡陌,粉墙黛瓦,马头跌宕。遗憾的是这些浓郁的徽韵元素均有不同程度毁损,尤为门楣上的镂空砖雕,损坏较多。村中一条水圳纵贯南北,因自来水进入家家户户,现已废弃成污水沟,就像公路的出现,让青石古道冷落在荒山野岭一样。村庄正当中的大路边有一口古井,石质井圈已被磨损得凹凸不平,井内清水明澈可鉴。紧靠古井的墙面上还写着一份《护井公约》,约定不得向井内抛弃杂物或随意入井捞取掉落物品,“如有掉入井内水壶、铁桶、箍、帚,要在傍晚无人提水时方可打捞”。这一眼小小的水井,可窥徽州千年积淀而成的宗族自治理念和契约意识。
除这样的“乡规民约”外,附近墙面还有大跃进时期的“爱国条约”、文革时期的标语、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生育罚款通知”。在这里,时间似乎已静止,每个年代的烙印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
与新桥一河之隔的是白杨的核心村庄——上祈村和方祈村,两个村庄已完全连为一体,仅在门牌文字上有所标识。和其它古道边的村庄一样,当里的车马喧嚣、商贾络绎在这里留下了各个年代的痕迹,近百栋明清时期建筑分布在村庄每个角落。即使村中古道上随意一间木质四柱架空路亭,也是大清光绪三年(1877)建造的。它旁边的一栋老宅里,天井两边的敞厢花格落罩都是拼字造型的,“富、贵、福、寿”四字一目了然,更别说路边随处可见镂空砖雕门楼、石雕柱脚等等。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是一栋老屋前的过街门楼,精致的门楼上,里外四幅题额,除南面“挹峡”二字外,其它三幅均模糊不清。此“挹峡”二字不知与休婺交界的回岭关上的题额有何联系?请教村中老者,均不得解。
五、大坞、小坞和石灰窑
最近几天,一直春雨连绵,昨日雨停转阴,今晨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百米。好在徽州的雾是经不住阳光缠绵的,雾散后的乡野田间像水洗过一样清澈明净,蓝蓝的天,没有一丝浮云。路边的油菜已撑起一束束饱满的花苞,偶有几朵盛开的花瓣,粉嫩粉嫩的,在阳光的映射下,飘来一缕淡淡的清香。
过了村末这片广阔的田野,山谷收窄,古道依山跨溪,向山中逶迤而去。到了坞口,跨过一座小型拱桥,路分两边,分别进入山坞,当地人称“大坞”和“小坞”。黄连凹在大坞尽头,走小坞也可达到绩溪。据介绍,小坞峰上有一处岩溶洞,洞中有洞,且暗河泉涌。附近的铁岩湾山崖上还有一条狭长的石槽,相传是朱元璋圈养军马的地方。坊间还传说小坞里埋有太平军抢劫来的金银财宝,“大大乌石上,小小乌石下,谁要挖得到,买断半天下”,说的就是藏宝地点。小坞里还有一座手杆山,传说被岳飞斩了“手臂”,破了风水,于是有了“白杨竹林里,陈年吃腊米;斩断手杆山,艾草连根吃”的俗语。
传说终归是传说,我们行走的大坞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在两山夹持间,先人开垦了一块块水田,豆腐干似的,大小不等,像一个个楔子把山坳填得满满的。水田依溪开垦,先人还在小溪里筑起一道道水坝,一条条水渠将清澈的溪水源源不断地引进田里。水渠连着田块,像枝条长满叶子一样,整条小溪仿佛一棵虬枝交错的大树,横亘在黄连凹下。可以想象,当年这些田块灌满水、插上秧,迎着朝阳,伴着晚霞,是一幅何等美丽的春耕图。而如今,这些先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水田却说荒就荒了,除坞口几片薄田种有少量油菜外,大部分已长满柴草、水竹。当年先人修筑古道时还尽量避免与人争地,而现在这些贴近山坡的道路还是被蔓延而来的草木挤占殆尽,幸好这两年有人砍伐清理,才使这条古道恢复了正常通行。
山坳里的水田是农民的命根,但田边古道宽度不减,足以双轮板车或单轮车通行,只是路面石板改为红麻石。行走在这段古道上,沿途除了塌落的路亭外,依路而筑的还有十多处别具特色的古窑洞,洞体由石头砌筑,人字形洞门,有的还是并列的连体窑。
据了解,大坞两边山上盛产石灰石,这些窑洞便为石灰窑,现存最早的系清代所建,如今均已废弃。
在水泥盛行前,徽州建房造屋要依靠石灰,徽派建筑的“粉墙”也由此而来。以前,徽州人耘田前先要将石灰洒在稻田里,即能杀虫害、除杂草,又环保无毒。石灰成了徽州人的建材、“农药”和“除草剂”,也成了白杨一带的支柱产业。为便于车马运送石灰,脚下这条宽阔的古道没有砌一步台阶,也就顺理成章了。那些具有特殊花纹和材质的青石,或许也是这些石灰岩滋养千年的结果。
六、茶亭和莲花庵
我们继续向山坳深处行进,约一小时,到达山坞尽头。这段攀越黄连凹的古道依旧没有台阶,沿坡缓缓而上约百余米,见一路亭。路亭靠山临路,里外两间,外间房顶已塌陷,里间屋舍犹在,但瓦片上已爬满枯藤草蔓,门阙也摇摇欲坠,我们不敢贸然进入。据陈琪先生的《徽州古道研究》介绍,里间茶亭内有一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立的《黄连凹茶亭碑记》。据记载,乡贤吴宗枋捐建茶亭后,“泽流数代,仰德百年”,因“亭宇日就倾颓,茶浆渐以不继”,才“后贤续芳”,重修茶亭。
外间路亭断墙上还有两块《环联岭碑记》,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碑刻满蚕豆般的小楷字,字体隽永清秀,历经百年,仍清晰可见。碑文记录了再次翻修古道概况及七百余位捐资人名册。在这次古道修复后,因“昔则崎岖如彼,今则平易如此”,“左右望之,其回环联络之形势,俨在目前”,故将“黄连凹”更名为“环连凹”。
除了石碑上刻印的乐输芳名外,捐修古道的还有一位善主,即距离茶亭对面数丈之上、莲花庵里的僧尼们,刚才路面石板上刻着的各种形状的莲花图案就是历史的见证。这些刻有莲花图案的石板一直延伸到莲花庵,只是岁月的风雨已将庵下的这段路完全湮没,莲花庵也仅剩一座门楼和半截断墙苟延残喘在杂草密林中。
莲花庵修建在人来车往的古道垭口附近,商贾云集的车马喧嚣与吃斋念佛的修行问道似乎格格不入。关于莲花庵的来历我未见相关记载,坊间有传,说是当年白杨一商妇,妙龄守寡,族人令其终身守节。于是,她在丈夫往来的古道垭口结茅为庵,削发为尼,以寄相思。此后莲花庵日渐兴旺,香火不断,鼎盛时有四名尼姑在此修行。而且,他们还深谙医术,常为附近村民寻医问药,深受乡民爱戴。至于莲花庵颓败的原因已无从考据,民间有两种说法:其一,庵舍位于杨源河源头,白杨人常年吃尼姑的洗脚水,嫌晦气,故将她们驱赶他乡;其二,附近村庄一些泼皮无赖常来此骚扰,尼姑们不得安生,故含恨而去。
七、黄连凹
离开莲花庵遗址,我们继续前行。
黄连凹垭口在尼姑庵正对面,即茶亭正上方,为歙、绩界岭。垭口无任何标志性建筑,也不像其它关隘那样险峻,仅一条普通山脊而已。过了垭口,虽收到绩溪送来的手机信号,但这一片山场仍属白杨村管辖。相传古时两地人一次赌博,绩溪人将这里输给了白杨人,解放后直到上世纪农村包产到户前,双方打了几次官司,均无果。
虽黄连凹南北均属白杨地界,但过了凹的古道却截然不同。北面谷底落差较大,下坡古道全为台阶,Z字形盘旋而下,形似“十八拐”,全然不像南面那样平铺直行,拉车走马。可以想象,当年歙县“南乡”人去旌德挑米,到了黄连凹,挑着重担,晃晃悠悠,一步一登高,一肩一迂回,是何等艰辛。
至山底,古道再次被机耕路吞没,甚是遗憾。
人的情感真是奇怪,古人肩挑背驮,渴望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如今有了汽车、高铁、飞机,却又留恋起这些古人一步一脚印走出的青石古道。
或许这就是田园牧歌的魅力所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00:14 , Processed in 0.7757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