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落霞孤鹜共长天

[复制链接]

55

主题

55

帖子

16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17:32: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里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高级谋臣朱升故里,这里有着灿烂的历史人文,而这一切都将随着当地一座水库的修建而沉入水底……这一次的探源新安江之旅,注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人取水,以求生息;水育人,因人获名。新安江自六股尖发源之后,在崇山峻岭之间,环绕奔流,留下了移步易景的秀丽山水,也留下了唇齿留香的灿烂人文。陈霞,在一个外来者眼中,落日长虹天霞满,率水东去有行舟。倒是应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经典了。
陈霞乡素有“朱升故里、霞雨之乡”之美誉。我们把首站定在了朱升故里回溪村。引路的车子过了回溪,停在了数里外的一个叫台子上的小村子前。一问正在休闲的几个农人,方知回溪是行政村,确属朱升故里,但台子上才是这一明代著名谋士出生的地方。
台子上是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子,率水最大的支流回溪河穿村而过。一个深山幽静的村子,却因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策而被载入史册,为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相传元末时,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久攻不下时,曾携军师刘伯温三次来到台子上,拜访朱升,讨取安帮定国大计。朱升为之献上定国九字策,被朱元璋采纳后统一了江山,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九字策,在相隔600多年后的1972年12 月,又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活用成“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如此一来,朱升不仅成就了一个村子的威名,更为一个古老徽州的骄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升之子朱同,明礼部右侍郎,后坐蓝玉案,赐自缢。回溪、回岭一带村民得知朱同的死讯后悲痛万分,就从山上采来黄花和艾叶,用糯米和粳米磨成粉,加上猪肠猪肚,表达家乡人们对朱同的牵肠挂肚之情。
陈霞人文底蕴丰厚,有五里一潭溪,十里三贤子之美称。这三贤子就是指朱升、陈栎(陈太儒)、倪士进。在古代,陈霞有七省通衢之称,是当时新安江闻名的水运码头之一,现存的牌楼口码头仿佛还在诉说昔日徽商的辉煌。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那块陈列在陈霞村道口上、字迹大抵遗佚的“奉宪禁碑”,就是一个村子的文明见证。
陈霞村民朱蔚仁已届耄耋,他告诉我们说,这就是禁鱼碑,乾隆年间所立,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江里不准药鱼,村民不准光膀子下河等。
一个春天,我们走鹤城、流口的数次探访,不仅厘清了百里新安之源,更见证了率水流域诸多的人文历史,而当得知正在探寻的朱升故里,会因月潭水库的建成使用而被淹没于浩渺之中时,心头难免涌起些许惆怅。
与我们的惆怅不同,叶有发依旧把渡船撑得风生水起。作为率水河上唯一的渡船,陈霞村罗洲渡口也成了众多媒体和摄影界朋友不断光顾的地方,叶有发俨然成了罗洲村的名人。今年68岁了,风里来雨里去的,40多年了,几年前还在渡船上吃住,很少有歇息的时候,为罗洲百姓的出行和劳作摆渡。我们的交流中,他一直在笑,笑起来时,脸上添满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皱纹。叶有发是个乐天派,或许是经历了太多风雨,一切都看淡了。还有两年左右时间,等到他70岁的时候,罗洲全村也会淹至水下而消失,到那时,他的使命就算真正完成了。
陈霞乡6个行政村,61个村民组,9000多人口。随着月潭水库的建成使用,陈霞、回溪、小珰三个行政村,30多个村民组将被淹至水底而不复存在。诸多的带着沧桑的人文故事、地理山水,我们也只能从记忆中去寻找、回味,也让这一次的探源之行留下了更多的记录意义。受淹的虽则三个行政村,却多达半数村民都将移民安置。让我们欣慰的是,当地村民尽管故土难离,却大抵顺应形势,服从安排,心中淡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为了革命战争所做出的牺牲,是为了建设一个和平、公正的新社会;为了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牺牲,是为了明天更为绚丽多姿的生活。
碧水东流多遗贤,落霞孤鹜共长天。或许下一次的造访,我们再也回不到回溪村台子上,再也找寻不着年近古稀的罗洲摆渡人。但刻进心底的历史和记忆,并不会随之消散。与之相反,今天陈霞人民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必会与当地古今灿烂的人文一道,成为后人追慕、书写的新丰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04:08 , Processed in 0.56072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