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革命圣地石屋坑欢迎您

[复制链接]

84

主题

84

帖子

25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4:24: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古徽州休宁西部与江西交界海拔1630米六股尖大山北边的峡谷处,有个村庄叫“石屋坑”。兵荒马乱年代,山民在一处土名“苦竹坞”地方,开山劈岭建屋基,垒碎石为墙,盖树皮为屋,村名“石屋坑”便由此而来。“石屋坑”村素有“皖南革命摇篮”之称,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机关驻地。在血雨腥风的岁月,石屋坑人民与红军战士们一道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解放立下赫赫功绩。青山依旧妩媚,碧水依旧清透,英魂依旧不朽。

革命老区石屋坑群峰林立,深谷幽壑,溪水欢蹦。村庄古朴宁静,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呈阶梯状,错落有致,粉墙瓦屋,徽韵浓厚。这个镶嵌在大山峡谷的建筑群,掩映在绿树丛中,犹如琼楼玉宇,人间仙境。

1936年4月,方志敏属下的皖南红军独立团曾来革命老区石屋坑,黑色的大理石上,正面是追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石屋坑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的英雄壮举:当年一个仅36户98人的小村,竟有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20余人被抓坐牢……

这是革命老区石屋坑即将消失的一幢树皮屋。此类树皮屋如今几乎都被洋房所取代,尚存几幢也许只能在休宁山区的流口、溪口才能找寻,这两处在19世纪贫困年代,素有“徽杉仓库”之称,盛产杉木。当时当地农户家庭经济拮据,建屋也只能就地取材,屋子外立面用杉树皮遮风挡雨。多少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人把它当成文物,更没有被称为“藏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老物件的稀少,树皮屋已是历史的见证,真正的民间瑰宝。

革命老区石屋坑马头墙高耸的徽派民居掩映在翠绿丛林中,宛若一幅水墨画卷。

当年计划经济工业生产落后年代,石屋坑村茶厂用来制茶工具,这在曾经的徽州地带比较普遍。

这是当年革命老区石屋坑村生产队遗留下来的水碓,这些旧物件在曾经缺粮少食的艰苦年代,徽州各地比较盛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所剩无几,如今忆苦思甜,重新修缮还原,被完整保护下来,作为红色旅游景观供游人参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11:11 , Processed in 0.7548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