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荫馀堂的故乡——黄村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书童

Rank: 2

积分
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7:4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5月21日,安徽省休宁县黄村多了一位从11岁便想来黄村,直至考入美国东北大学后第二年才完成这一心愿的洋村民。
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的吉娜,并无中国血统。之所以从11岁开始便想来黄村,是出于对一栋徽州古建筑的喜爱。这栋古徽建筑便是荫馀堂。
荫馀堂原坐落于安徽省休宁县黄村进士第旁,为黄家所有。始建于清代,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由休宁黄村黄姓徽商建于清代的四合五开间的砖木结构的跑马楼民宅建筑,占地面积4500平方呎,内有16间卧室,先后有8代黄家子孙居住过。20世纪80年代黄氏后人先后迁出后,荫馀堂曾申请过文物保护,但根据当时的认定标准,荫馀堂无法排进文物行列。于是作为并不适于现代人长期居住的古建筑,荫馀堂在无任何保护的前提下被弃置于原址。徽州古建筑均为木制结构,每逢梅雨时节,木头便会霉变,若无人居住,或保护,长此以往便会坍塌。直至1997年美国PeabodyEs sexMuseum决定买下荫馀堂并将其运至美国展览之前,徽州坍塌的古建已不计其数。自1997年起,美方斥资1.25亿美元,从荫馀堂拆下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块石件,装进40个国际标准货柜,漂洋过海运至美国。这一运输过程耗时近六年。
2003年6月21日波士顿为荫馀堂落户的竣工开展了庆典活动。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塞勒姆市市长、皮博迪市市长和美国十几个博物馆的馆长以及中国、英国、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美大使、文化参赞亲临现场或发送贺电。荫馀堂正式向公众开放的剪彩仪式是6月21日上午10点隆重举行的,参加者约万人。由于每次进入荫馀堂的参观者数量的保护性限制,因此到下午5点钟闭馆时,荫馀堂老屋门外还排着长长的参观者队伍不愿离去。
在这些人群之中,自然有吉娜。
吉娜对于荫馀堂的关注,并不是从这次庆典活动开始的。1997年,11岁的吉娜得知自己所在的小镇将迎来一件源于中国的古建筑时。便常常去码头看那些从轮船上卸下的装载着荫馀堂的封箱。
荫馀堂木砖石件,被全部运输至波士顿后,美方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拟定完了组装计划,这一计划不仅完全遵循了荫馀堂在中国的原貌必须完整保留的原则,便是重建过程中由于气候差异可能出现的对于木砖石件的损害也考虑在内。荫馀堂正式重建的工作开始后,吉娜每天放学都会去看这栋古建的变化,2003年6月荫馀堂组装竣工。吉娜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后,对徽州古建筑产生了浓郁的兴趣。6月21日,当吉娜正式进入荫馀堂内,0距离的去感触这栋古建之后。11岁时想随着轮船去这些封箱的装载地---黄村的愿望更为想要实现。
随后的几年里,荫馀堂邀请黄氏后人来这栋古建中过年。并且围绕荫馀堂举办了多个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项目。
2007年年初,就读于美国麻省东北大学的吉娜,向"荫馀堂"的第二故乡塞勒姆市政府建议,希望该市能与休宁县黄村结成友好社区。4月26日,塞勒姆市议会专门为此召开听证会。吉娜在听证会上发表演讲。她的“游说”感染了所有议员,议员全票通过了塞勒姆市与黄村结成友好区域的决议。5月21日,吉娜同20多名同学带着这一决议来到了休宁县。完成了美国城市首次与中国乡村的“结好”。
2007年5月23日,吉娜被休宁县黄村授予为荣誉村民。
吉娜能来黄村不得不提促成“荫馀堂”文化项目落户美国的是王树楷先生,“荫馀堂”在美国落成两年后的2005年他出于对“徽洲”文化的热爱支身一人来到“荫馀堂”的故乡-----黄村。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黄村”成立了以“守护徽州小村庄---黄村,使其无论在自然还是在人文方面都能尽量多的保存古徽州原生态”为宗旨的“荫馀堂”中美文化研究院。王老师希望通过多方的努力架起一座能让黄村与世界对话的“桥”;觅出一条既有利于黄村经济发展又不会其原生态的路。
“荫馀堂”中美文化研究院成立后,为黄村带来了大量的美国专家学者以及向往徽州古文化的美国大学生。
2005年5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韩丁先生的女儿带领由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二十二名师生组成的“文明对话”团进驻黄村。他们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共同劳作,并且在黄村小学免费为孩子们上英语课。除此之外,每天早晨五点起床这群大学生都会到村中的街巷,绕村的田地捡拾塑料袋,清理拉圾。临行前,几个男学生还特意买了胶合板,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乒乓球台,送给村里的孩子们。离开黄村时他们为黄村留言:“做梦也想不到会到这样一个美丽,古老,可爱的村庄……”这群年轻人离开黄村后,黄村又迎来了加拿多伦多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与上一批年轻人所作的不同,他们来此实地测绘古民居,观看木工,竹匠表演。同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全美学校亚州事务委员会主席梅巧一行也前来黄村考察,2007年吉娜得知黄村具备接待美国大学生的条件后向州政府提出议案并于当年5月来到了黄村。
研究院创立至今,几乎每年都有美国的师生来黄村学习,考察,交流。而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起到为黄村架“桥”铺“路”的作用,更为美国人了解徽州,关注徽州提供了便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09:09 , Processed in 0.0730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