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木梨硔---云端的古村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4

帖子

13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7:37: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能准确的说出这座村落的海拔,但我知道如果有充足的运气,可以在凌晨3点左右目睹云雾涌入屋内。

按照村民的说法,这座村落的一世祖是明代末年,山脚詹家村的詹仕通。


(第一次上木梨硔的途中,我遇见了这位正带着自家小黑狗上山采药的詹家村朱排老人)
数百年前,小伙子詹仕通大概就和这位老人一样,每天带着小黑狗上山,只不过他去的是“木梨硔”(“木梨硔”是后人定的名,明代末年村落所在位置名为“松树降”),忙的是农活。
(请加上村落北风口图片)
  从宜居角度考虑,定居“木梨硔”是极为愚蠢的(位于北风口)。詹仕通之所以放弃詹家村,选择“木梨硔”安家落户,也并不是因为这里风景好,空气好(毕竟那会没有“建设”以及PM2.5),而是因为家中有一位比北风更可怕的泼妇嫂子。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得谢谢这位泼妇嫂子,如果不是她连狗都不放过的撒泼,把詹仕通相依为命的小黑狗吓得不敢下山,我们今天应该看不见“木梨硔”这座村落。


(图示村落为山脚詹家村,据詹氏宗谱记载:”24世添寿公“明末从歙县潜口 迁居至詹家山
。现今詹家村约有登记村民270余人。但2015年5月20日,我入村找朱排老人时,从老人口中得知,村中现在只剩下几十位老人,年轻人已经很少回来)
  • (詹家村83岁的詹顺子下午2点还在山坡上收割油菜。她是家中的主要劳力)
  • (老人回到家中端上午饭已是下午2点40分,等待她回家的还有这只芦花鸡)
  • (下午3点,身体硬朗、 78岁的詹银花老人也开始收割自家地里的油菜籽。她们家有五亩山地)
  • 拍完两位老人,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赶往”木犁硔“
  •   当年的地名“松树降“今天几乎无人知晓.新的地名”木犁硔“ 却广为人知。

  • 种植蔬菜还是最传统的施肥方式。在 山顶上建屋只要出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坡。 这块空地,是木梨硔“詹氏宗祠”“德善堂”、始建于1900年,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2005年被乡里以3900元卖给了文物贩子。据说是为了修路筹集资金。这是我见到最有气势的祠堂选址。如今只剩下一堵爬满青藤的老墙。 祠堂下的梯田。 89岁的老人詹仁里破晓便起床开始劈柴   “木梨硔”的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用木头架起阳台。   70年出生的詹八仙、2013年之前、在上海、杭州打工,“木梨硔”云海照片被传上网络后、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詹八仙给自己的开的农家乐取名“八仙客栈”八仙的丈夫詹春九为了更好的招揽生意,买了一台相机,途中八仙手中的照片便是丈夫拍摄的。 慕名而来的常州游客对村庄的美景赞不绝口。但对村庄四周村民乱倒的垃圾颇有不满 ”木犁硔“虽然自明末建村至今已逾数百年,但如今登记在册的居民却不足60人,大量游客的涌入让年迈的村民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只得随处倾倒(在这些游客出现前,当地村民会将垃圾焚烧,尔后将焚烧物填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3 00:37 , Processed in 0.0794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