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漫步徽州——徽商码头:渔梁坝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8:39: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步徽州——徽商码头:渔梁坝

        渔梁坝位于歙县渔梁镇,是新安江上游练江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据考证,早在隋朝,人们就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

        渔梁坝的构建,既可蓄上游之水,又可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渔梁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大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著名古建专家郑孝夑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

        过去,每当过完春节、元宵节之后,山里的男人们都要由此登船,去外地经商,从这里带走山里的茶叶、干菜,换回其它必要的生活用品。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经商群体——徽商。渔梁坝也自然成了徽商行舟的码头。













        定水神针,坝的两边据说还有铁牛、石猪、石羊,但没有看到。





          过去,徽商出行,大都由此至坝上登船。



        水神庙





        远处建于明代的紫阳桥,宛如彩虹横卧江上,桥长140米,高14米,宽10米,在歙县城的三座古桥中最高、最宽,因桥的上游即为徽商行舟的码头,所以桥孔建得比一般桥要高大的多,以便行舟过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7 23:47 , Processed in 0.0774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