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道长亭话婺源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3

帖子

6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21:50: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的时候,偶然书店看到《港台抒情文学精品》上下卷,非常喜欢,不知何时丢失,以后再看到,却发现已经是不一样的版本。其中席慕容有一篇在初中的学歌“’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那种惋惜的感觉和对故乡的思念一下子打动了我。

那些古道什么时候消失呢,父亲说的挑担走过的从江西到安徽的道路还有痕迹吗,曾经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又在哪里。


曾经徒步过仙霞古道,传说是黄巢起义为了过兵和守备而修的路,其实也是重要的浙赣商道。走过徽杭古道的开头,那条胡雪岩曾经走过的路,将徽商的都市和家乡连接在一起。“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除了新安江,那一条条翻山越岭、沿溪串村的古道就是丢出去的必经之路了。黄山脚下的古村西递,也就是这样路上的一个驿站吧。

以前在山间行走在那些落叶堆积、快被遗忘的路上,常常感谢早先开辟这些道路的人,猜测中很多为了生活,采药、砍柴、放牧、捕猎、耕作……一些因为好奇心,那些不安分的少年和徐霞客一样的探索者……还有应该所谓的官道、商道……



行走婺源,发现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商业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古道。我们从石城走到长溪,从理坑走到虹关,从虹关走到官坑。理坑,崇尚理学,重视读书,培养大量的人才,在历史上,理坑共有七品以上的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他们的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在这之中,共有5部78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位于山间的理坑唯有古道联通外界,可以通到安徽,可以通到浙江,可以通到县府州郡。那些青石铺就、快被荒草掩盖的道路上,古往今来,除了应试往返的学子、锦衣归来的官员、四处谋生的商人、探亲访友的乡人,应该走过形形色色的旅人,使者、流民、教徒、游士、乞丐、游民、旅行家,或者还有俘虏。

现在所知的商周以来的古道,大多是国道,出于战争和统治的需要,但走出那条路的雏形应该是商人。婺源的古道有的方志中有记载,更多的随着道路的废弃,已经隐没无闻了。道路的建设形式倒和现在很类似,国家投资、合资、捐建……修桥铺路与办学、修祠、盖房子都是徽商热衷的事情,从岭脚到官坑的古道就是一对兄弟捐建。走在古道上,穿过小溪田园、农舍村庄,乡镇集市,那一刻有穿越时空感觉。


踩在已经光滑的青石板上,记忆最深刻的不是沿途的风景,是路上的亭子和亭子中那简单神像。古道隔一定距离会有一座亭子供路人休憩,这一点现代道路建设都没那么好。它不一定是道路的建设者所修,常常是沿途的村民发愿所修,官坑的附近的“朱尔亭”就是两家争斗和好的纪念。每个亭子中有一块石头简单刻着”泗州大圣“算是中国的旅游神,也是观音的化身之一。长亭,是古道的节点,有人在这里告别,有人在这里归来。人们也常常愿望贴在这里,约请所有的路人帮忙祈祷。乡间的信仰总是生活化的,多少的祈祷祝福中,归根到底都是“一路平安”“一声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9 00:16 , Processed in 1.20639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