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时光隧道,聆听千年喧嚣——祁门龙宫岭古徽道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22:4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宫岭古徽道位于祁门牯牛降南大门湘东村高枧村组祁红庄园入口处起始,沿溪流蜿蜒升曲,经龙脊坡古石屋,与明代御医之乡——历溪古村相连,全长6华里。用来铺筑古徽道的石料,每块长约一米左右,宽约一尺左右。石面上或均匀地分布着条状纹路或钤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沿途有遗存的石屋、石亭、关隘等设施。

  龙宫岭古道它是牯牛降与历溪的重要链接,清幽舒适,徒步强度正好,春暖花开的时候站在龙宫亭俯瞰,景色特别美;它也是黄山168国际徒步的重要一段,春日漫步其间可以提前感受国际徒步探险基地的魅力。

  龙宫岭古道所在的“黄山168”位于北纬30°线向东延伸,祁门段途经箬坑、历口、安凌、古溪、大坦、祁山、柏溪7个乡镇、14个重点村落、3条古道,全长近90公里,是“黄山168”线路的始发地和最重要路段。

  整条古道遵循”黄山168“理念:最佳体验和生态保护原则。


古道概况

  古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西路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牯牛降风景区,有着“华东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是华东地区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安徽省内第一个被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亿年前的三叠纪未期,划时代的印支运动使沉积的地层褶皱、断裂、隆起,使得区内以峰为体,花岗岩奇峰林立,绝壁千仞,怪石嶙峋,同时被国土资源部地址环境司授于“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然而,在牯牛降山脚的南麓,有一个历溪古村,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村中王姓为王壁后裔,于宋朝迁此定基,聚族而居。因这里曾出过一位明代御医王琠,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就在牯牛降山脚在建中的南大门的“祁红庄园生态观光茶园”与历溪村之间,横亘着一道山岭,名龙宫岭,东起祁红庄园高枧村组,沿溪流蜿蜒升曲,经龙脊坡龙宫亭,西至明代御医之乡历溪古村。

  跨越龙宫岭是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用来铺筑古道的青石料,每块长约一米左右,宽约一尺左右,全长约6华里。青石板上或均匀地分布着条状纹路或钤有精美的花卉图案。

  沿途有遗存的石屋、石亭、石桥、石垒关隘等非常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历史遗迹。这条古道数百年沉睡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其间,榉树、枫香、石楠等古木参天,荆棘、藤蔓等野生植物葱茏,古道两旁更有成片的野生有机茶园。


自然地理

  龙宫岭古道位于祁门县历口镇境内牯牛降风景区南端,东起湘东村高枧村组祁红庄园生态观光茶园,西至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溪管理站,全长2.3km,海拔373.2M,地理坐标为东经117°溪管理站,全长6华里,海拔373.2M,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9′,北纬29°99′。

  东侧距在建中的牯牛降风景区南大门800m,距S221省道1.5km,西侧距历溪古村1.2km。属山岳型丘林地貌,为黄山山脉向西的延伸段。


沿途遗迹

龙宫亭
  位于龙宫岭岭头的西侧约30米处,石墙,木人字架构,盖瓦,亭中有巨型长条木凳,供路人避风挡雨歇息,抑或迎来送往驻足之地。横梁落款“龙宫亭”三字。


石垒关隘
  位于龙宫岭的最高处,岭头海拔373.2米,石垣高约2.5米,南北蜿蜒数十米,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砌垒,正中留有80公分左右的隘门,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架势。

  在祁门地区多处遗存类似的关隘,基本上都是清朝曾国藩部为抵御太平天国所构工事遗迹,具有非常重要的史考价值。


石茶亭
  位于龙宫岭岭头的东侧约450米处,石茶亭年久失修,亭子的立柱是条形石块砌筑,墙面由大小石块砌垒,面积约有八个平方米,顶部历经风霜雨蚀已不复存在,仅存残墙断壁,倒是四周爬满的绿色藤萝,见证着这座古石茶亭的历史厚重。

  具考证,大部分的茶亭都是由当地人供过往商贾和挑夫歇息、喝茶而捐建的,它体现了古徽州人积善行德的传统美德和淳朴的民风,也为今人研究古徽州茶文化提供了史料实物。


石板
  跨越龙宫岭是一条用石板铺就的古道,用来铺筑古道的石料大部分以青石板为主,其中也有花岗岩的麻石板铺砌。每块长约一米左右,宽约一尺左右,全长约6华里。青石板上或均匀地分布着条状纹路或钤有精美的花卉图案。


石桥
  在龙宫岭古道的东侧起始端,静卧着一座石板桥,由整块花岗岩石条铺设而成,石条宽约80公分,厚约50公分,长约3米,重数十吨。在崇山峻岭间,完全依靠人力搬运如此这般的石条,面对的困难与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当地特产

祁门红茶
  祁门产茶,自唐代起即负盛名。唐咸通年间,歙州司马张途作《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对此地茶事亦有记述:祁门茶“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每岁二三月,齎银緡缯素求市,将货他乡者,摩肩接迹而至”。

  但是祁门红茶兴起较晚,已是晚清光绪年间。一说为黟县人余干臣所创。光绪元年(1875年)余氏自福建罢官归里,先在建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开设茶庄,仿照“闽红”试制红茶成功,后又在祁门历口经营茶庄,专制红茶,是为“祁红”之始。

  历口是祁门有名的红茶之乡,而闪里、箬坑、马山、汪村、高枧、桶坑一带因土层深厚,加之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早晚温差大,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祁门槠叶种”茶树的生长。这种茶树的内含物相当丰富,有特殊的香气,最适宜制作红茶。

  祁门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珍品,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名列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最高奖甲项大奖章,远销世界各地。“祁红”之所以成为声闻五洲、冠绝天下的红茶精品,其原因盖在于当地优良的自然条件,特有的茶树品种,以及经年累月代代相传又不断改进的制茶技艺。

中草药
  沿龙宫岭古道进入牯牛降,中药材资源特别丰富,根据初步调查,约有植物药计170余科750多种,其中木本231种,草本517种。有的在国内其他地区分布很少,难得一见,具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因品质优异,在国内中药界久负盛名,如祁术、黄精、祁贝母被称做祁门三大传统地道中药材。近年来,随着祁蛇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将祁术、祁贝母、祁蛇合称为祁门中药材“三祁”。

食用菌
  大山有奇物,林深多珍味。牯牛降野外可见到大型真菌300余种,苔藓类70余种。树木的枯枝上、烂根旁和草丛中、落叶里,到处都是,形状千奇百怪,颜色丰富多彩。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真菌与苔藓类中,可供食用的就有100种之多。

  牯牛降食用菌不但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类,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是时下最为人推崇的天然保健减肥食品。常见的入菜种类有竹荪、香菇、猴头、美味牛肝菌、银耳、黑木耳、地衣、石耳等,可以用来作为主料和辅料,烹饪出各种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口味鲜美,是不可多得的山珍上品。

  还有多种珍贵的药用菌,诸如灵芝、银耳、鸡油菌、树舌、苦白蹄、茯苓、猪苓、云芝、竹黄、安络小皮伞等等,许多种类被传统中医奉为“灵丹妙药”,具有特殊的医药功用。亦可制成各种保健食品,药膳两用。

历史价值

  自明清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沉淀在这条古道上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金戈铁马、民族争和等都在这条古道上有所反映。沿途的石屋、石亭、石桥、石垒关隘,既具有艺术感染力,又有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它反映出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同时又透着古徽州人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军事等多方面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

  这些珍贵遗迹,是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它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军事防御、伦理道德、宗教思想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在现代交通工具没有诞生的漫长历史时期,这条古道在一个相当大的半径之内,担负着连接南北交通枢纽的使命。不但是概念中的“商贸之道”,还是一条“文化之道”、“历史之道”。

  古道悠悠,她承载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她凝结着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丰富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08:49 , Processed in 0.76500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