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雄村游

[复制链接]

56

主题

56

帖子

16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4 12:24: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徽商大宅院出来,我们乘车前往第二个景点——雄村。

   雄村位于歙县城郊的新安江边,现在被冠以“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的美誉。据说从前的雄村曾是徽州五千多个村落中最有历史文化的,随着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如今早已辉煌不再了。

   来到雄村,导游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三个从雄村走出去的、让雄村人引以为豪的、在书中有据可查的,而外地人大多不知道的历史人物。王直,明朝最大的海上贸易商,曾为海盗,在日本称其为“徽王”;王茂荫,清朝财政大臣,马克斯《资本论》中提到的680多个人物中唯一的中国人;曹振镛,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官至一品。


   过去若干年里,这三个人的风光早已随着他们生命的终结而黯然失色。谁也不会想到现在他们的名字又“被”翻了出来,“被”做为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将“名人效应”发扬光大,为歙县的旅游产业创收。

   雄村一点儿也不像旅游景区,除了我们这群人,再没见到一个游客。我们顺着江边的石板路,走过新建的牌坊,一路上没什么看点,一边是江,另一边的土坡上围着挡板,啥也看不见。因为没什么可看,有些人干脆蹲下来挖起了野菜。也许是挖得太投入了,同车的一位朋友裤兜里的钱夹在挖的过程中遗失,里面还有一千元钱,一把野菜居然成了不折不扣的天价野菜。

   约摸走了一公里,见到前面有一个院子,导游将我们带入。


   这座名为“竹山书院”的宅子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成于1759年,是当年雄村曹氏家族的私家书院,也是徽州境内现在硕果仅存的一所完整的古书院。书院集学堂、园林于一体,秉承了徽派建筑风格,是一座二进三楹的学舍建筑。

   曹家祖上是扬州的大盐商,徽州臣富,热衷于投资兴学,激励子孙 “寒窗苦读,功成名就”。曹家奉行学田制度,使族中天资聪颖而贫穷不能入学者也能安心就学。


   这份亮丽的成绩单正是“徽州最雄村”的底气所在,从这所书院中先后走出了30名进士,24名举人。
            
   学舍旁边有一个花园,这是花园中的文昌阁,又名凌云阁。

   百花头上楼

   园中的建筑基本都是空的,看不出此前曾派过什么用场。二百多年前的房子能有这样,保存得相当不错了。


   清旷轩

   清旷轩还有一个称谓叫桂花厅,因轩前小巧的庭院中遍植桂花树而得名。曹氏家族定有族约:凡族人中有中举者,可在庭院中植树一棵。


   满园的桂树,是雄村人才辈出的见证。

   出了“竹山书院”继续向前,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面的院子是“中美合作所”原址所在地。


   牌坊背面的小字,左边刻的是在外为官者的名字,右边刻的是考中进士的名字。

   院中墙上的两面旗很醒目,这在以前可是被禁的呀。

   一楼的房间现在用于展览。据该景区的旅游手册介绍,中美合作所第一个特种技术训练班在雄村三年,培养了八千多名抗日青年干部。

   展厅里用大量照片和实物介绍了他们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粗粗地浏览一遍。让我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内容与以前上学时接触到的居然大相径庭,甚至颠覆了我头脑里多年前形成的定式。按理说,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怎么会有不同的版本呢?脑海中浮现出苏轼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结束了“中美合作所”的参观,小小的景区就算看完了,然后就是坐船从江里返回景区入口处。


   这是在船上拍的新安江,江面不宽像条河,水也不清,与心中的新安江相差甚远。江对面半山腰还有一个景点“慈光庵”,时间不早了,大家没兴趣再去,导游乐得省点力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6:50 , Processed in 0.5816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