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富可敌国说徽商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184

帖子

552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1 13:3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统商帮之一,徽商在盐、典当、茶叶、木材等领域纵横天下,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他传统商帮不同的是,徽商十分注重教育,他们的行为作风基本摆脱了底层农民的色彩,体现出精英化的士大夫情结。
  明万历年间有书记载:“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即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新安即徽州,山右即山西,意思是说,最富有的当数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晋商。
  清朝国力最为强盛之时是乾隆时代,当时国库存银高达7000多万两,以国为家的乾隆皇帝却感叹说:“富哉商乎,朕不及也!”他所说的“商”就是徽商。明清两代,徽商主要依靠茶和盐的垄断性经营,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传统商帮。
  徽商,指出自徽州的商人集团。
  徽州地处“吴头楚尾”,这里山高林密,人口稀少,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晋末、唐末和宋末,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和中原战乱先后引发了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北方难民为躲避战乱而大量迁入徽州,这里才开始繁荣起来。
  徽州地形多山,“其地险狭而不夷,其土驿刚而不化”,适合耕种的土地极少,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为了多一些土地,人们不得不在山上开垦梯田,山势陡峭,即使十数级梯田,加起来也不够一亩。这种石头缝里求生存的农耕条件非常艰辛,远非平原地区的人们所能想象。穷则思变,徽州人不得不另寻出路。“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俺映,山多地少。遇山川平衍处,人民即聚居之。以入口孳乳故,徽地所产之食料,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于是经商之事业以起。”用顾炎武的话说,“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
  “人人皆欲有生,人人不可无贾矣。”人地矛盾的压力之下,经商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据说在徽州成人男子中,有超过七成的人以经商为生。徽商因此而闻名天下。
  “丈夫志四方,不辞万里游。”按照徽州当地的风俗,一般男孩子从十几岁就要跟着长辈外出,从伙计开始,学着做生意。如果学徒期未满就回家,或者生意蚀本空手而归,都会被家乡人看不起。所以,从一开始,徽州人就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志,他们背井离乡,别妻离子,一年到头四处奔波,为了生意,兢兢业业,不遗余力,不成功便成仁。
  徽州人“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宇内”,胡适先生因此把徽商称为“徽骆驼”。对经商这种执念,徽商比之于晋商和陕商,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候他们数年才能回家小住一次,大多数人都要等到年老体衰,才回家养老,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黑发出门白发归。一首新安竹枝词写道——
  健妇持家身作客,
  黑头直到白头回。
  儿孙长大不相识,
  反问老翁何处来。
  无徽不当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商人属于“四民”之末。徽州人从思想观念上颠覆了这一偏见,宣扬“士、农、工、商皆为本业”,“士商异术而同志”,“四民异业而同道”。在徽州人看来,“读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保留至今的徽州黟县西递村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里就有一副著名的楹联: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徽州人经商,也离不开其天然的地理优势,犹以“盐、典、茶、木为最著”。徽州有丰富的茶叶和木(竹)材资源,特别是明清时期,茶叶不仅是中国人的必需品,而且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出口到全世界的重要商品,徽州商人因此迅速壮大,商业网络甚至延伸到国外。与茶叶类似,盐也是徽商得以纵横天下的核心商品,和晋商陕商一样,徽商因茶盐而起。
  明朝初年,以“开中法”解决军需,“召商输粮而与之盐”,一批徽州商人成为盐商。弘治时期,开中制改折色制,两淮和江浙地区成为盐业贸易的中心,徽商近水楼台先得月,逐渐取代山陕商人,执中国盐业之牛耳。因为盐业属于明清两代政府的财政支柱,实行官督商销的垄断政策,徽州商人依靠官商身份,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积累了大量财富。明朝时期,就不乏百万级的富商,歙县盐商“以盐筴祭酒(总商)而甲天下者,初则黄氏,后则汪氏、吴氏,相递而起,皆以数十万以汰百万者”。入清之后,徽州盐商的资本更是发展到了千万级别。徽商汪福光手下仅运盐船就上千艘,所销之盐占淮盐之半。
  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扬州因盐而兴,不如说是因徽商而兴。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掌握着超过4000万两银子的资本,真正是富可敌国。有人甚至这样说:“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州盖徽商殖民地也。”
  典当业作为古代中国的民间银行机构,在传统商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清两代,徽商在典当业实力非凡,乃至有“无徽不当”之说。不像其他大宗商品交易,经营当铺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徽州休宁人便长于此道——“治典者亦惟休(宁)称能。凡典肆无不有休(宁)人者,以专业易精也。”
  除过茶、盐、木、典,徽州商人在粮食、棉布、丝绸、土漆等方面也极其活跃,特别是笔墨纸砚——即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俗称“文房四宝”,徽州人几乎拥有垄断性的地位。在餐饮、旅店、药材、杂货、出版、渔业等方面,也不乏徽商的身影。
  分家不分店
  清代有一部笔记体小说中,讲述了两个徽州商人靠一文钱起家的故事:
  两位安徽商人到苏州经商,遇到灾祸,沦落为乞丐。晚上二人栖身在破旧的古庙,甲唉声叹气,感叹如今一文不名。乙从身上摸出一文钱,说还有一文钱呢。二人破涕为笑,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用这一文钱买了一些面粉,调成浆糊,然后用捡来的鸡鸭羽毛、破纸竹片,做了许多玩具,在集市上卖给妇人小孩,结果赚了几千文。后来做了两年玩具生意,竟也积攒一笔不小的资产。他们在苏州城开了一家大商铺,名字就叫“一文钱”。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生意,都需要大量的资本,特别是盐和茶,更是如此。在清代两淮盐场,经销一纲盐,往往需要2000多万两本银。如果经营茶叶,就要在茶叶采摘之前先付茶农定金,缴付税款,再加上茶叶的采摘、加工、包装和长途运输,没有巨额资金更是不行。
  徽商的这些资本金一般都是来自宗族范围内的借贷。因为借贷发生在同乡同族内部,所以一般利息较低,甚至无息,这使得徽商能够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从而发家致富。
  作为传统商帮,徽商与陕商和晋商一样,都有浓厚的宗族文化色彩。山陕商人建设了大量的山陕会馆,供奉着关公;徽商也修建了许多会馆,供奉的是朱熹。徽商完全是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一个非常牢固和信任的商业共同体,在组织内部休戚与共,齐心合力,形成极强的竞争力,“挈其亲戚知交而与共事,以故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下亦至数十家数家,其人亦皆终岁客居于外,而家居亦无几焉”。
  很多经济史学家在谈起古代中国未能出现资本主义时,常常将矛头指向中国的分家传统。西方观念中,一般由长子继承家产,中国则由多子平分,这导致财富分散化,难以形成大的资本。实际上,徽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许多不同的行业中,常常以合资经营的方式,保证了资本的完整性。如歙县盐商鲍志桐与家居仰山的堂兄合资经营,10年时间积累上万资产。
  徽州人通常是“分家不分店”,非商业性的一般田产和房屋可以分,但店铺与公田不能分,这一方面避免了资本的分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宗族的凝聚力。每个人名下的资本以股份形式投入经营,资本拥有者以投资者身份获得相应股份和分红,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还值得一提的是,家族中人还可将自己的闲散资金作为“附本”投入,在获得商业回报的同时,也扩大了经营资金的来源。
  无徽不成镇
  徽州人大多是南迁的中原士族后代,在长期的战乱和迁移中,宗族文化得到了极度的强化,再加上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商非常注重宗族传统和儒家文化。这是农民色彩强烈的山陕商人所无以比拟的。
  徽州人一般都聚族而居,经商也是一种全族行为,因此商业组织往往是家族性的,举族上下成百上千人,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长,构成一个牢固严密的商业团体。对徽商来说,他们不仅修建会馆,更喜欢修建宗族祠堂,将族谱和祭祖看得特别重。歙县汪氏家族《汪氏谱乘》开篇写道:“吾汪氏支派,散衍天下,其由歙侨于扬,业卤两淮者则尤甚焉。居扬族人,不能岁返故里,以修禴祀之典,于是建有公祠。凡值春露秋霜之候,令族姓陈俎豆、荐时食,而又每岁分派族人专司其事。数十年来,人物既盛,而礼文器具未尝稍弛。”
  徽商一生漂泊,就是为了一朝发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对徽商来说,宗族是其生存的根本,不仅资金和人才来自宗族,而且其管理和文化也完全来自宗法传统。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宗族文化,就不可能有徽商。
  徽商不同于陕商和晋商,他们更注重儒家教育,贾而好儒,“贾者力生,儒者力学”。经商是为了生存,尊儒才能上进,所谓“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或者说是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与北方的山陕相比,徽州的教育水平在明清时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家族重视,商人资助,延请名师,建设各种学堂试馆,从而人才辈出,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说。明清时,徽州五县就出了2018名进士。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胡适就出身徽商家庭。
  古代中国是“学而优则仕”,“官(士)”为四民之首,“商”为四民之末,有这些徽州子弟担任高官,徽商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政治话语权,他们的商业利益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如徽商世家出身的徐承宣官工科掌印给事中时,“扬州五塘关政滋弊,承宣谓此关外之关,税外之税也。慷慨力陈,一方赖之”。与喜欢买虚职官衔的山陕商人相比,徽商对“官”与“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他们的行为作风,因此基本摆脱了底层农民的色彩,体现出精英化的士大夫情结。
  徽商随着生意的发展而散落各地,但仍保留着宗族这个牢固的纽带。徽州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因商业而繁荣起来,因此便有了“无徽不成镇”之说。胡适先生说:“徽州人正如英伦三岛上的苏格兰人一样,四出经商,足迹遍于全国。最初都以小本经营起家,而逐渐发财致富,以至于在全国各地落户定居。因此你如在各地旅行,你总可以发现许多人的原籍都是徽州的。例如姓汪的和姓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徽州人。其他如叶、潘、胡、俞、余、姚诸姓,也大半是源出徽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14:23 , Processed in 0.4310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