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 黄山风景区休闲游—潜口民宅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90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7:11: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8-3-25 17:13 编辑

23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坐落在黄山第一峰——潜口紫霞山麓的潜口民宅。潜口民宅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博物馆”,内有明、清两代最典型的各式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等古建筑群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古井、古匾等。

  








  向一旁倾斜的门框










  竹刻大师的徒弟现场雕刻








        义仁堂内一副对联颇有含义,体现了徽州人的传统观念

   














       潜口民宅分为两大部分,清园和明园。现在我们来到了明园的大门。
       山庄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附近的10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一处。这十余座明代古建筑是荫秀桥、石牌坊、善化亭、乐善堂、曹门厅、方观田宅、司谏第、吴建华宅、方文泰宅、苏雪痕宅等。



      走过“荫秀桥”,看到一个石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牌坊正面无题字,只雕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笔,脚上踏着一只方形大斗,“鬼”与“斗”合起来为“魁”。牌坊背面刻了月宫桂树图。表明立坊者方氏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魁星,去蟾宫折桂,光宗耀祖。



        善化亭。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亭名“善化”,乃取旧时“善化贤良释化愚”之意。亭为方形,四柱居空,飞檐翘角,造型美观,亭顶梁横木上刻有对联:“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意在劝人诚心行善方可积德。此亭还有一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寓意十分深刻。





        司谏第。建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为明厅式的文化型建筑。第内设天井,四周绕以石柱,中架单孔石拱小桥,直通正厅,厅上设石座寝室,供奉神位,该第构架用料宏大,梭柱、月梁、荷花墩、叉手、单步梁、斗拱雕刻精美,显示了明代建筑风格。此第原是明永乐初进士、谏官、吏部给事中汪善的孙辈,为祭祖所建的家祠。中堂高悬“敕谕匾”,上书:“皇帝敕谕进士汪善……特命尔荣归故里,以诚德业,副联所期”。


        精美的屏风:渔、樵、耕、读


          渔



       樵



       耕



       读







        曹门厅。建于明嘉靖年间。此厅檐罩高悬,门庭九开间,献柱八根,整齐划一,庄严肃穆。曹门厅建造者为潜口汪曹(其先人曾任宋代漕运使),后裔支祠,建筑宏伟,为一般祠堂所不及。


        走进潜口民宅,犹如走进五百年前的徽州。潜口民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实例,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日:“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


       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单位先后在此拍摄制作专题片及电影、电视剧,如《中华文明五千年》(日本)、《八千里云和月》(台湾)、《无梦到徽州》、《王稼祥》、《血滴子秘史》、《走出蓝水河》、《新四军》等,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 09:51 , Processed in 0.7757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