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屯溪的黎阳印象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5

帖子

31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2:1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屯溪为率水和横江汇合之处,人为聚落被江水分隔三份,类似武汉三镇。率水、横江所夹即黎阳。黎阳也是屯溪成为集镇的雏形,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设犁阳县,县名包含明显的农耕文明烙印。


《一千八百岁的黎阳古城》文中,对古人出于自保、交通和饮水等综合考量,以及对休宁凤凰山、万寿山和歙县乌聊山比较后认为,古犁阳治所设置,并不位于现在的黎阳镇,而大致在现在黄山市气象台一带的金山上。
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
-2-
屯溪所在位置,虽处于休歙盆地的中央。现在看来,其环境利于农业开垦,河道利于交通四野。而往前推算,在没有人类活动和没有人工河塝的阻护下,注定了此地只要汛期,必是被河流冲击成泽国一片。
现在的屯溪,是历代人民经过农业耕作和水利建设,慢慢地将河道向南逼退所形成的。


有认为说屯溪是三国毛甘屯兵之处。此说目前最早见于清代文豪朱彝尊的《重建屯溪桥记》:
黎阳者,南朝之废县治也。东北之屯溪,汇于率口。或曰孙吴时毛甘屯兵万户于是,故溪以屯名。或曰程忠壮王灵洗之所保也,故其子姓多率口居。
这段话中两个“或曰(有人说)”,以及作者生活年代与所述事件的时间跨度;另外一个外地人记录这样的盛事,而本地志书无只言片语。“屯兵之溪”说靠不靠谱,都懒得去讨论了。
能查到“屯溪”一名最早出现在南宋,程永奇的诗《屯溪访故人》:
主人溪上宅,乌几屡曾凭。
山直西南向,田分上下层。
池鲜熟锦鲤,塘果致青菱。
此去重阳近,遥岑共一登。
此后元代赵汸《月潭八景记》:
由屯溪溯流,西南入张公山,二百里尽浙江之源……
而黎阳,所在之地河道也是变迁所致,有文点明:
……一千多年前,率水是紧挨着小龙山、主簿山、金山流过,在华山脚下与横江汇合,现在每逢洪水暴发,站在黎阳的率水河大桥引桥上,率水古河道还会再现。从险要和临水这两项条件,金山都胜过前述三座山。
所以说,现在的黎阳镇所虽沿革古犁阳之名,但保守推测,其聚落形成时间,与屯溪一样应不迟于南宋。
-3-
明清时的黎阳,留给我们一条黎阳老街,这曾是不逊于屯溪老街的古街。
老街东起西镇桥,向西南沿江上延,全长千余米,在原屯溪一中校址后方公寓楼处分上、下黎阳,缘为此地曾有路亭“新亭”一座。


黎阳老街北有巷弄:黎新巷、利农巷、陈井巷、朝阳巷;南曙光巷、黎中巷、光明巷、黎红巷、胜天巷、黎川巷、邵家巷、红星巷等。
我曾在1999至2002年就读于屯中,多少次穿行于黎阳老街,却从未仔细看看她最初的模样。为了保存曾有的记忆,我调出2002年卫星影像,描摹各巷弄位置,并根据《屯溪市地名录》自东北向西南逐一简述:


河沿路:自西镇桥为起点,沿新安江上游的率水向西至黎康桥,屯溪一中、昱城中学即位于此路。
黎新巷:黎阳街北侧,亦称黎新里。这里地形复杂,巷道交错,包括有炉厂巷、猪屎巷、打铁呈、财神庙、三观殿、大圣庙、后底溪等七处小地名在内。
曙光巷:巷形略带小弯曲,早年叫方家巷。
黎中巷:原名阮家巷,后以其地处黎阳街之中,故改名。
黎明巷:别名点心巷,巷形象个“丁字”,早年巷内有棵柏树,曾名柏村巷。
利农巷:过去巷内养猪户较多,人们贬称之为猪屎巷。
光明巷:西侧为屯溪一中墙院,过去该巷设有长年的路灯,故名天灯巷。后又吉语混同为添丁巷。
陈井巷:在黎阳街北侧,巷道基本与黎阳街平行。原为陈姓居此,名陈家坦。后以巷内有座陈家井,遂名。
黎红巷:原称郑家巷,又因郑家曾在屯溪上街开有郑景吕南货店,故又名景昌巷。
丰收巷:是胜天巷以东的一条曲尺式的小巷道,原无名称。
胜天巷:有说该巷是旧时上、下黎阳分界处。以其巷形笔直,原名通天巷。又因巷的南北两端都能一眼望到巷头,故又有“两头通”之称。
朝阳巷:巷形有些小弯曲,原名叫汪家巷,以姓得名。
山川巷:原来巷的南端建有一座圆门洞,上书“淳朴山川”匾额,以此得名。解放后曾一度改名为黎川巷。
邵家巷:为率水桥北引桥覆盖。原是黎阳主要巷道,旧时邵是黎阳的主姓,在宋徽宗政和元年,即迁此定居。
黎康巷:解放前为宁姓所居,称宁家巷。
红星巷:解放前,巷的南端是古黎阳邵百万户的后门。沿着小溪建有券门与通道,通向邵百万家的厨房,是专门供佣人浆洗的去处。太平天国时邵百万家被焚,留下该处,人们贬称之为地狱门,故早年称该巷为狱门巷。解放后美称鱼门巷,后改。
-4-
黎阳老街起初是一条商业街,慢慢地商业与生活区混同。
这里过去曾有汪、邵、任、陈四大本土家族,如上述巷弄中的汪家巷、邵家巷、陈家坦、任家巷这些地名,可见当时的宗族兴旺、人居繁华。


明末,随着屯溪镇海桥的建成,黎阳老街的商业区逐渐东移,越来越多的客籍也开始在黎阳街置产兴业。比如婺源上坦孙氏、绩溪旺川石家、江西贾家、青阳宁家和郑家等等。现存的石家大院、贾家大院都能看出这些商人当年的富庶。




-5-
2005年,随着黎阳老街旧城综合改造开发项目的启动,黎阳镇东临戴震路和占川河,南至率水路,西至徽杭公路(率水桥北头路段),北至迎宾大道,开始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于一体的国际级旅游目的地。


-6-
黎阳in巷就在其中。


官方资料说,黎阳in巷是依托丰富的黄山旅游资源,设计规划的大型旅游商业服务综合体,项目主要有三条街区构成,分别是滨江酒吧休闲街区、特色美食街区及徽文化体验街区(黎阳老街)项目采用“保护、移植、创新”手法,以实现“升级黄山旅游”。




总体来说,我认为黎阳in巷虽然更多是新造的景观,但老街的风貌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和现代不算违和,人气都很旺,很多游玩和消费还是本地人,大家也能做到乐在其中,这就达到了改造的目的。
毕竟,徽州传统建筑的利用现在依然在摸索中;毕竟,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毕竟,每个建筑都曾经是新做的;毕竟,没有经济基础的文化现象也只是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6:13 , Processed in 0.0697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