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之——篁墩游记

[复制链接]

96

主题

96

帖子

288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11:33: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在这次去之前,篁墩并不在我的计划之中。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么个地方。甚至在去黄山市的路上火车还在篁墩听了一会儿,妈妈跟我讲刚才那个站的名字的时候,我也在想篁墩的篁到底怎么念。
只是后来在酒店里边查资料的时候,篁墩和程姓的文章突然映入了我的眼帘。更是从中知道我的祖上原来是从篁墩迁到洛阳的。只在很小的时候,看到过家谱,知道我们村的程姓都是二程后裔,还有很多人会到洛阳那里去祭拜。而查程姓的来源,也说程国可能是在洛阳东的。那么我以为那么神奇,几千年来,我的族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洛阳。到看到这篇文章,却突然发现不是如此,二程的先人是从徽州迁洛阳的,而程颐还有“忠壮公后裔”章一枚,他们也以徽州人自居。
文章还提到,“新安多大姓,以程为最”。程氏自晋代始迁祖程元谭涉居新安,任新安太守,居篁墩。至南朝,其裔孙程灵洗曾率领乡人保卫乡土建立了功勋,后出任新安太守, 也居篁墩。徽州人对其十分敬仰,死后被尊封为“邑神”,建有篁墩庙,钦赐庙额“世宗庙”。以后程氏经世代繁衍,子孙遍布徽州一府六县。程氏三十五世孙即程 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俩,虽长期居洛阳讲学,但据明代《程朱阙里志》记载:二程夫子念念不忘自己是“忠壮公”程灵洗的后裔,程颢有“忠壮公后裔” 章一枚。朱熹的上代自姑苏迁来徽州,第一站也在篁墩。朱熹虽生于闽、长于闽,但他对徽州感情甚笃,除落款和题签以“新安朱熹”外,在其诗文与书信中常常流 露出对故乡徽州的思念之情。他三次回徽州省亲、扫墓、讲学,每次都逗留数月之久,并声称“吾家先世居歙州篁墩”。朱熹一生著作甚丰,其学术理论继承和发展 了二程夫子的思想。篁墩,由于是程颢、程颐、朱熹的故里和新安理学的发祥地,是徽州文化尤其是徽州宗族文化的精妙缩影,所以,历来被称为“程朱阙里”而声 名远播。
那么,我就产生了一个寻访篁墩的念头。不过问帮我们开车的导游,却说那个地方有什么好看,又没有景点。
早上起来,却发现下雨了,雨还不小。我犹豫着还要不要去。那一刻,我想到了父亲。当天正是父亲节。那么寻访故里,就作为纪念父亲的方式。
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问我是不是本地人。我说,1000多年前,我应该是本地人的。不过估计他没有听清楚,问我会不会说当地话,村里还有没有亲戚。我只好笑道,不会,村里即使有亲戚,也不会认得了。
路上已经大概知道,篁墩的老房子保存得并不好。所谓很大的程氏祠堂,也应该不在了。我说那么帮我问问,程朱阙里的文物陈列馆吧。我到那里去看看。
文物馆倒是很好找,就在篁墩村的村委会楼上。


进了门口,发现应该没有走错地方。篁墩村的简介跟我在网上看到的一致。

很快,我发现了陈列的程氏家谱。因为在网上看了几个故事,对元谭公和灵洗公的名字烂熟于心。仅仅看到这两个名字,就确定这是一本程氏家谱。除了程氏,还有明经胡氏、陆氏、江氏等的家谱。





另一侧的墙上挂着新安三夫子(也就是程颐、程颢、朱熹)的画像。——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


顺着楼梯上去,果然在三楼发现了文物陈列馆的牌子,但是铁将军把门。眺望远山,想着这就是我的先人生活过的地方,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思忖良久,我不甘心就这么走了。到网上找了找,没有找到什么电话。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走到隔壁的银行去询问能不能开楼上的陈列室。当天值班的有个先生,热心地跟我说帮我联系一下。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有人会来开门,问我从那里来,我说河南,姓程。

果然,过了一小会儿,就有一个面目和善的老人冒雨过来了。很巧,他也姓程,程文俊,是黄山地区程氏宗亲会的副会长。我跟他说我是从洛阳去的,二程的后人,是“毓秀广远、相传大千”的远字辈。老人说他去过洛阳几次。我没有问,不过想来应该是洛阳的宗亲会邀请的吧。

老人首先给我介绍的是“梁将军忠壮公墓”,然后指着窗外跟我讲远处那片蓝色的房子附近,就是忠壮公墓的原址。然后介绍,篁墩出了四个皇帝。我有点惊讶,问哪四个。原来是“朱元璋、程咬金、江敏感词、胡敏感词”。他们的祖坟都在篁墩。只是介绍到“程氏统宗祠”的时候,很遗憾的说遗址还在,只是祠堂和二程祠都没有了。







这个是明崇祯皇帝所赐的“宸翰”碑。





程灵洗——忠壮公的画像,介绍了他的功绩。下面摘录一段《陈书》的介绍。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也。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馀里,便骑善游。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贼,近县苦之。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侯景之乱,灵洗聚徒据黟、歙以拒景。景军据有新安,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奔依灵洗,灵洗奉以主盟。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又遣使间道奉表。刘神茂自东阳建义拒贼,灵洗攻下新安,与神茂相应。元帝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新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谯州刺史资,领新安太守,封巴丘县侯,邑五百户。神茂为景所破,景偏帅吕子荣进攻新安,灵洗退保黟、歙。及景败,子荣退走,灵洗复据新安。进军建德,擒贼帅赵桑乾。以功授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增邑并前一千户,将军、太守如故。

     仍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助王僧辩镇防。迁吴兴太守,未行,僧辩命灵洗从侯瑱西援荆州。荆州陷,还都。高祖诛僧辩,灵洗率所领来援,其徒力战于石头西门,军不利,遣使招谕,久之乃降,高祖深义之。绍泰元年,授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常侍如故,助防京口。及平徐嗣徽,灵洗有功,除南丹阳太守,封遂安县侯,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仍镇采石。

     随周文育西讨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拘。明年,与侯安都等逃归。兼丹阳尹,出为高唐、太原二郡太守,仍镇南陵。迁太子左卫率。高祖崩,王琳前军东下,灵洗于南陵破之,虏其兵士,并获青龙十馀乘。以功授持节、都督南豫州缘江诸军事、信武将军、南豫州刺史。侯瑱等败王琳于栅口,灵洗乘胜逐北,据有鲁山。征为左卫将军,馀如故。

     天嘉四年,周迪重寇临川,以灵洗为都督,自鄱阳别道击之,迪又走山谷间。五年,迁中护军,常侍如故。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郢州刺史。废帝即位,进号云麾将军。

     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朝廷深嘉其忠,增其守备,给鼓吹一部,因推心待之,使其子文季领水军助防。是时周遣其将长胡公拓跋定率步骑二万助皎攻围灵洗,灵洗婴城固守。及皎退,乃出军蹑定,定不获济江,以其众降。因进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宽。以功进号安西将军,改封重安县公,增邑并前二千户。

     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光大二年,卒于州,时年五十五。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壮。太建四年,诏配享高祖庙庭。子文季嗣。



程颐、程颢,自不必多说。

下面是新安程氏的程大位,明代珠算家。


程朱阙里的牌坊。估计是仿制的。





程灵洗墓的旧图。



程氏宗祠的旧图。



附新安八大姓:程、汪、吴、黄、胡、王、李、方。除了这八个姓氏,还有很多姓氏都曾经把篁墩作为从中原迁入徽州的始迁地。有兴趣的话,都可以查查自己的家谱,看看自己家祖上有没有在篁墩住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00:06 , Processed in 0.79861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