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从《尤溪图》上看古代尤溪

[复制链接]

2038

主题

2046

帖子

7509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19:34: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尤溪村1980年代景致


尤溪村是屯溪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三面靠山、一面临水,自然风光优美。




《屯溪市地名录》屯光镇地名图


尤溪古称率东、由溪。地方志载“古时因风景绝佳而在溪东建亭,亭上题有‘溪山之尤’而名尤溪,土名牛坑、由坑”。尤溪主要为程姓聚居地。元末程观保(字国英)为尤溪始迁祖,其建造的“方山楼”为著名建筑,许多名流为“方山楼”写下诗文词赋,朱升并撰“方山楼记”。程观保子程维宗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在屯溪八家栈营造店房,用于商贾居住和囤货,被誉为“屯溪老街建设创始人”。




太阳山之孙王阁


“方山楼”早已无存,古时村后孙王山祭祀吴太子孙和的孙王庙以及其他建筑如大圣庙、玉兰亭、孙氏宗祠等也不见了踪迹,有的只存留下一些依稀可辨的遗址痕迹。近年的城市建设,道路拓宽,使由溪村改变了一些面目,并易庙为阁,在山上建了颇具气势的孙王阁。




清道光《休宁县志》率山图


清道光《休宁县志》有尤溪村图,村后山名率山,有率山口,并清楚地标有孙王庙、方山楼的位置,让我们可以了解尤溪旧时面目。我曾在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书画中,无意发现了一帧两面绘有尤溪景象的扇面,两面在画面上方均题有长跋,涉及到尤溪村历史,很有史料价值,录而存之。




徽州文化博物馆藏扇面《由溪图》


其一:“由溪图。由溪为徽休之一小村落也,距屯溪十里,缘溪而下,故曰由溪。村之前临大溪,后倚山,有大梓一株,其下曰梓树下溪。边有亭,曰溪边亭。村之后曰里山,曰幽兰亭,即俗呼牛欄亭者也。上有亭,曰大圣亭,下有亭曰接官亭,其中居人,百数十家,亦不为小矣。而俗呼由溪为牛坑,或曰坑之源。出村后有金牛焉,古曰牛坑,又(因)牧者放牛于此,故曰牛坑,二说未知孰是。予以为溪与坑同义,由与牛音相似,故讹以传讹也。并志之以质之方壶叔岳大人即请诲正。姪壻金怀曾作并志。”钤一朱一白印,朱印似画押,不能释读,白文为“懋”。




徽州文化博物馆藏扇面《牧牛图》


其二:“牧牛图。程氏有庄曰务本,在海阳之由溪。自粤逆乱,祖居被毀,遂徙居焉。庄之东有大梓树一株,拔地参天,盖数百年物也。庄之四旁多梅柳桑竹楮子之属,新霜即降,红如着花,宿雾半收,青如膏沐,诚佳境,笔拙愧未能似。承命绘是图,公其有归田之志乎?余因之有感矣。公抱济世才,(伕)展其才,以牧斯民,必能为苍生造福,今欲退而牧牛,何牛之幸,而民之不幸也。故绘公据石而坐,余小子撰杖而侍,以志景仰。公其真将归田乎?余虽为公执鞭,所深慕焉。即请方壶叔岳丈大人诲政。小亭金怀曾作于苏胥寓庐。”钤长条朱文印“半□居士”。




尤溪村近日之卫星示意图


扇面作者名金怀曾,“小亭”为其字或号。多种工具书未检到作者信息。作画地“苏胥寓庐”可能为苏州胥口,今苏州市吴中区有胥口镇,苏胥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宰相伍子胥而得名。跋中两处提到的“方壶”,因又提到程氏务本庄,故方壶为程姓。跋中说程方壶有“归田之志”,可知他是为官之人。跋中有“自粤逆乱”语,再结合作品其他方面,此扇面当作于清末。



尤溪村、尤溪渡之今象


将《休宁县志》尤溪村图和金怀曾所绘尤溪图结合比照,大致可以将清末尤溪村面目勾勒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6 00:16 , Processed in 0.60509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