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哉,黟县之春秋千载沧桑路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17

帖子

351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0:06: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黟县的文明历史,一直可以上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夏,禹定天下九州,黟地属扬州;延至商周,亦为如此。迈入春秋,黟地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名将王翦定荆江南地,亡楚灭越,置会稽郡,时黟地属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帝并天下,废分封,行郡县,始置黟县。史书又称黝县,属鄣郡。《越绝书·卷第二》载:“乌程、余杭、黝、歙、无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刻石徙之。”黝之名,始见于此。宋淳熙《新安志》载:“秦并天下,置黟、歙二县,属鄣郡。”

如何看待“黝”、“黟”之异?宋《太平寰宇记》云:“韦昭《汉书音义》,‘黟’音伊,或从幼,二字相似,盖写而误焉。”《前汉书·二十八卷上》云:“黝,渐江水出南蛮夷中,东入海。成帝鸿嘉二年为广德王国,莽曰愬虏……。”颜师古注云:“黝,音伊,字本作黟,其音同。” 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黟,黑木也,从黑多声;丹阳有黟县。”许慎,公元百余年的东汉人,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学家,他在《说文解字》中不说‘黝’,而言‘黟’。为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黝县”就是“黟县”,“黝”乃古人笔误也。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故东阳郡、吴郡、鄣郡的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黝县属荆国。高祖十二年,荆王为黥布所杀,立刘濞为吴王,黝县又属吴国。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3年),汝南王刘非镇压刘濞而被封江都王,黝县改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王刘建谋反自杀,国被除,改设丹阳郡,黝县属丹阳郡。元狩六年,武帝之子刘胥立为广陵王,黝县属广陵国。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被除,复为丹阳郡,黝县亦随属之。

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六月,立原中山宪王刘福弟弟利乡孝侯刘安的孙子、利乡侯刘国的大弟弟刘云客为广德王,以黝县为广德王国。鸿嘉三年,云客去世,无子继承,国遂废,黝县复属丹阳郡。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复立广川惠王刘越曾孙伦为广德王,传子赤,黝县复为广德国。


不久,王莽篡位。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贬汉广德王赤为公,改黝为愬虏。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愬虏复为黝县,仍归属丹阳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平定黝县原住民(山越)陈仆、祖山,歙县原住民(山越)金奇、毛甘,设置新都郡, 改“黝”县为“黟”县。

为何称之“黟”?归纳史志多版本,有如下几种说法:

其一,《汉书·地理志》:“黟,属丹阳郡,今县南十八里有墨岭,山岭上有石特起十余丈,峰若剑峙,时有灵鼓潜发,岭傍窦山石墨可书。”《旧唐书·地理志》云:“黟,汉县,属丹阳郡。音同翳,县南墨岭山出石墨,故也。县置在黟川。”县南有墨岭,山出石墨而得县名。是为石说。

其二,宋《太平寰宇记》引《新安图经》云:“岁贡柿,心墨木,黟之字,系职此之由。”贡柿,木黑心而得县名。是为木说。

其三,唐《元和郡县图志》载:“黝,本汉旧县,置在黝川,因以为名。”宋《太平寰宇记》亦云:“黟,本秦旧县,置在黟川,故名之。”因黟川而得县名。是为水说。

其四,魏《水经注》云:“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宋《新安志》云:“黄山,旧名黟山,秦置黟县,取义于此。”因黟山而得县名。是为山说。

时至今日,众说并存,莫衷一是。

东汉建安年间,时“山越人”未曾列入王朝编户齐民,不交皇粮国税,不担官府劳役等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到了江东孙权的吴政权。为稳定江东局面,巩固孙吴政权,彻底消除在北抗曹魏时所顾忌到的身后南方隐患,于是在爆发“赤壁之战”前夕,孙权预先发动了征服“山越”部族的战争。


这期间,黟人土族陈仆、祖山率二万户,驻扎于城南林历山,“依阻山险,不纳王租”,不服管束,反抗统治。十三年(208年),吴主孙权派遣威武中郎将贺齐率部前往征讨。黟县林历山四面悬崖绝壁,高数十丈,山路危狭,仅容一人,陈仆、祖山众人居高临下,吴军徘徊月余,无法攻取。贺齐亲自勘察地形后,秘密募选矫健的勇士,携带铁橛,拓山为道,趁夜攀登上山,然后再用布带把山下百余精锐士兵拉上去,隐蔽各处,擂鼓吹角。陈仆、祖山前沿部众大惊失措,慌乱中放弃扼守的山道,逃归大营,致使陈朴、祖山误以为东吴大军已登山,继而军心动乱,丧失斗志。贺齐率大军趁乱登上山顶向陈仆、祖山主营寨猛攻,一举歼灭占据林历山多年的陈仆、祖山部众,斩首7000余级。陈仆、祖山抗吴失败及歙县金奇、毛甘率部降吴后,孙权以黟县、歙县等六县置新都郡,任命贺齐为新都郡太守,加封偏将军。

孙权后,三国归晋。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新都郡更名新安郡,黟县属新安郡。此后,南朝宋、齐、梁、陈一百多年,黟县均属新安郡。隋平陈,改郡为州。隋开皇九年(589年),黟与歙均并入海宁,属婺州。十一年,复置黟、歙县,属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设于黟,领黟、歙、海宁三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全国改州为郡,以歙州为新安郡,徙郡治于休宁,黟县属新安郡。大业十二年,歙人汪华起兵占据黟县,称吴王,一度增设黟州于黟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属江南西道,黟县隶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属宣歙饶道,黟县仍隶属歙州。

唐以前黟县疆域较广。清嘉庆《黟县志》载:“《婺源县志》按,秦汉时,黟县之未析也。兼有休宁、婺源、祁门、石埭地。休之东得歙,而西南是黟地,后分西南地置婺源,即昔之黟地”。唐永泰二年(766年),划黟县赤山镇及其六乡与饶州浮梁部分地,新置祁门县。大历九年(774年),再划黟县一部分和浮梁、秋浦一部分,新置石埭县。《唐书·地理志》云:“黟,上县,永泰间,析黟及饶州之浮梁置祁门县。”宋《新安志》云:“大历九年,割黟为石埭县,隶池州。”“汉志,渐江水出黟县东,南入海,今岭属婺源,而溪属休宁,古皆属黟。”明嘉靖《徽州府志》载:“今祁门、广德、石埭皆黟析地”。自唐后,黟县疆域大大缩小了。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属江东道,黟县隶徽州。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徽州路属建康道,黟县隶徽州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军攻占徽州,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属江南行台;二十四年,兴安府改为徽州府,属江浙行省;二十六年,徽州府属中书省,黟县隶徽州府。

明朝至清朝,徽州府曾先后属直隶京师、广德兵备道、徽饶兵备道、徽宁兵备道、徽安道、徽宁道、江南省、安徽省,黟县一直跟随徽州隶属之。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黟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黟县划属芜湖道。民国17年8月废道存县,黟县又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黟县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3月,直隶国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划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宋元至中华民国,黟县疆域基本无大变化。民国22年(1933年),黟县行政区域总面积680平方公里。

1949年4月29日,黟县解放。5月13日,黟县划属皖南区人民行政行署徽州专区。1950年,原隶属石埭县的美溪乡、柯村乡、宏潭乡,划归黟县。1952年4月12日,黟县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黟县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9年4月18日,国务院决定黟县并入祁门县。1961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黟县建制,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71年9月29日,属安徽省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撤销徽州地区,成立黄山市,黟县属黄山市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7 10:06 , Processed in 0.5600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