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碧天芙蓉俏霭山

[复制链接]

65

主题

65

帖子

195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08:42: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霭山,位于黟县西递镇境内,霭峰村东侧,村因山而名。清末民初邑人胡存庆《黟县乡土地理》中写道:“自东文岭东行为源岭,又东行为霭山。山尝有五色云气,望之霭然,故名。山形严重如人端坐。峰尖秀削,自县西南望之,如人端坐墙外,只见其髻。”

霭山层峦叠嶂,一峰突起,形状如笔尖,曰霭山尖,又名霭峰,海拔748米。唐代大诗人李白游黟时,曾写下如此诗句:“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清碧山汪锡纯如此描绘霭山尖:“陡立东南象万千,孤高不与众山连。白云独放峰头出,一朵芙蓉接碧天。”

霭峰恰处县治东南方,成为县治乃至山之阳的风水朝山。所谓朝山,风水中指穴前远方高大秀丽之山,如宾主相对,成天然朝揖形状,主大富贵。明代著名堪舆师刘基曾说:“点穴先须要识朝,朝山不识术非高。”、“大都捉穴有明征,穴好朝山分外清。若使面前无真对,纵然有结力惟轻” 。朝山,以两水相夹,三五成形,尖秀方圆为高格,又称为特朝山,其主家人锦衣玉带,为将为相。霭峰的地理条件、地貌特征,正符合上述之说,故历代为形家之推崇。如三都碧山黄陂汪氏宗祠的朝向便选择“祠面巽(后天八卦中东南为巽),霭峰当其前”。清嘉庆年间碧阳书院山长梁启让就碧阳书院坐向东南云:“抑闻形家者言,碧阳之脉自龙尾大社蜿蜒而来,境内诸山如大轩联軿,环卫周拱,霭峰秀出于前,应有硕辅名卿,接迹而起,今以人事度之,其言固有征矣。”

霭山南麓,曾建有寺庙,因在霭山之麓,故称霭山寺,亦曰霭山院。霭山寺,始建于唐太中三年(849年),时香客众多,香火旺盛。相传宋宣和年间,歙人方腊率领起义军进入黟县,当来到霭山寺时,所骑战马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向前。于是,方腊放弃了进军,按原路退回。当时,邑人宋显谟阁直学士程迈有诗为证:“丙午峰前翠作堆,白云深处见楼台。老僧住久有神护,能使凶徒到却回。”元至元乙亥年(1275年),当地人余永超等鼎新正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归并广安寺。正统元年(1436年),寺毁。厥后,僧永忠、永懋就原庙旧址重建。法嗣、信旻、法璟募缘重修,殿宇、三门、廊屋、桥道一新。现今,寺庙已毁,仅存有故正殿部分墙体。

霭山西北向有上村自然村。村落群山环抱,形同燕窝,故又名燕窝村。站立村口向东南眺望,有一山峰宛若燕子般展翅朝燕窝飞来,故该山名曰燕山。山中有银杏、红叶桂木、香果等珍贵名树,有松、枫、檀等参天古木百余棵,有画眉、相思鸟、百灵鸟等鸟类栖居。燕山还有众多奇崖怪石引人入胜,如狮象把门、蝴蝶洞、豸神点将、回音壁、卧虎石、骆驼岩、上天都等等,有人评道:登燕山步步有景,处处生辉,不失为徒步旅游的一处胜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5-18 17:11 , Processed in 1.57109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