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住宿] 皮薄如竹衣,一碗手作馄饨唤醒了无数徽州人的记忆

[复制链接]

42

主题

42

帖子

12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21:3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有的食物记忆都和感情有关 ,小时候的那个冬天,你曾是否还记得?在屯溪千年古镇黎阳老街,常常有位师傅挑着一肩馄饨担子,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走街串巷,嘴里不停地吆喝着下“竹衣馄饨”啰!








每当听到有下“竹衣馄饨”的声音涤荡在街巷时,一大群头扎羊角辫妞儿、穿着开裆裤小毛孩们,总是齐刷刷地围在了冒着滚滚热气的锅盖前,轻轻吸着鼻涕,睁着双眼望着饺师卷着肉泥,裹上馅子,投入滚水,散发出诱人馄饨香味,馋得个个口水直流。时光已久远,可流淌着舌尖上那股童年的味道,我想或许还会令人难以从嘴角边抹去。






馄饨,是中国汉族传统面食之一,四方薄皮包馅儿,入沸水煮熟后带汤食用。带着远古气息的馄饨小吃,遍及南北,各地有不同叫法。在徽州,过往人们又称之为“竹衣馄饨”。“竹衣馄饨”,顾名思义,就是用传统手工做法,将面皮擀成像竹衣一样薄,即便煮在锅内或盛在碗里,时间久了也不会糊成一团,故称之为“竹衣馄饨”。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城市里的人跟食物的关系也变成了是人和超市、人和菜市场的关系,人和饭店的关系,也遗忘了食物和人最本源的关系。同样,徽州“竹衣馄饨”的这种老味道亦是如此,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舌尖。





正因为科技文明的进步,让馄饨又有了长足发展,现在连不少快餐店都卖馄饨,味道却参差不齐。但在屯溪,幸好也在黎阳老街,有家叫“周一碗”的馄饨并没有因为现代食品工艺升级,而让手工、手打的“竹衣馄饨”从舌尖中消失。他依旧怀揣一份匠心,坚持手作以原始古法深情地祭出这道童年“绝味”。





“周一碗”的主人周建华,祖祖辈辈在苏州做面食点心生意。传说他家里曾有个叫汪晓雨的厨师还是跟御厨是师兄弟,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时还吃过周家的馄饨。因此,周家馄饨由此成名,以至于这项技艺传承他手里已逾了200年。周建华做面食点心是有遗传基因的,他说,小时候吃返销粮年代,每100斤大米搭售30斤面粉时候,每次学校放学回家,他就跟着大人屁股后面学做打面皮,做馒头、做包子。






年迈的爷爷那时见他有做面点天赋,便嘱咐他将点心皮打起来,方能把周氏的“竹衣馄饨”秘方传承给他。由于周建华比较聪慧又勤奋好学,过不了多久,就熟悉掌握了整个擀面的流程。于是,他爷爷就按照技艺传长子长孙,不传次子及其他人的规矩,将这独门绝技传授了他。





“手上见力道,锅中见轻柔”,周建华手作“竹衣馄饨”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年四季,每天起床头件事就是先揉面后醒粉。他说,揉面力在手中,匀在揉捏,面团的干湿全凭手感,韧劲其中。醒粉是根据面粉数量或季节变化而定,少则40分钟,多则1个半小时。









为了保证馄饨不粘锅不黏碗,他都是选用食盐发酵,从不用食用碱,而且每次擀面皮时,必须要在一层面皮上撒上一层番薯粉,还要把薄度擀成透明状的竹衣样才行。手擀过程看似简单,其揉面、醒粉都有窍门。而擀面,切工,都能看出见功夫。这不,周建华自1976年开始打面皮,下馄饨,前后可是花了40年功夫呀。






周氏“竹衣馄饨”,远不止皮薄如竹衣,还在于馄饨汤的纯清。他称,一碗馄饨从早到晚,无论是锅内还是碗中,清汤依然是清汤。除此之外,“周一碗”的馄饨最迷醉舌尖倒是味美的汤料,瞧那摆放在馄饨摊上那几根不起眼的竹筒,看似旧迹斑驳,可那里面盛满多种祖传下来的调味品,有时看他往盛有馄饨碗里轻轻地抖两下,顷刻间整间屋内香气弥漫。












周建华的下馄饨技艺娴熟,伴有节奏的麻利动作,倒像是酒吧DJ在表演。在店内,只见手中的筷勺起落,肉泥一卷,像变戏法,不一会儿一个个薄皮个儿小的馄饨就如落雨般飞到滚烫的锅里。薄如竹衣一样的皮儿,粉嫩嫩的馅儿,形态优雅地漂在汤里,令人垂涎欲滴。这时,当一碗热腾腾馄饨的端出,舌尖滑动,弥漫了味蕾。热流同时也顺着食道不停地温暖到肠胃之中,引爆着味蕾里的芳香记忆。












“周一碗”特色馄饨店面虽不大,但还蛮有点名气,“周一碗”还欢快轻松上了大众点评。前不久,安徽电视台也慕名到店里做了一档美食节目。周建华每谈起他的手作“竹衣馄饨””,始终掩饰不住内心的笑容。他称,在当地,还拥有一大批忠实吃货群,隔三差五地驱车从四面八方驱车赶来排队品尝,他们不为别的,就因为这碗馄饨里,能尝出“童年的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4 19:35 , Processed in 0.9299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