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花山谜窟--黄山脚下最神秘的境地

[复制链接]

73

主题

73

帖子

219

积分

穷酸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7 19: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黄山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黄山脚下的花山谜窟,今天我们就游览黄山的同时探寻一下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0° 44~290° 46之间。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

花山谜窟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  

景区以石窟特色为品牌,现以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独具特色,国内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倒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2011年屯溪区花山谜窟、黄山醉温泉等旅游休闲景区以其“清凉牌”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避暑、休闲,景区一批批“清凉游”项目也层出不穷纷纷登陆屯溪。上海、杭州等地区也陆续开通了屯溪旅游直通车。

花山谜窟是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规模最大、谜团最多、面积最大的古石窟遗址。奇怪的是,尽管建造花山谜窟的工程非常巨大,但洞内没有壁画、没有佛像,也没有文字,更无任何史料记载,就是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也难寻其踪影。
花山石窟位于北纬29°39′34″~29°47′7″,而北纬30°线又被称做“神秘线”。因为世界上的好多神秘莫测、鬼斧神工的千古奇观正好都处于这条神秘线附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百慕大三角、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农架等。由此,花山石窟更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花山石窟数量众多,大大小小36个石窟相互连通,犹如地下迷宫。整个谜窟无论是布局还是细部工艺,无不体现出规划设计者异常高超的能力和施工者精巧的工艺:哪里需要设置观察哨的窥孔,哪里需要开凿储粮储水的仓库,如何采用石柱来支撑洞顶,以及在庞大的谜窟中如何调协各种路标,等等,无一不设计得恰到好处,巧夺天工。花山迷窟对游人开放的有2号、24号、33号、34号、35号等几个窟,这几个石窟各有乾坤。

被称为“环溪石窟”的2号窟号称地下长廊,洞窟呈狭长走势,入洞是近千平方米的中央大厅,数十根石柱错落有致地撑起一道长廊,很有曲径通幽的清雅。在石窟中段,开凿的石壁上长着一截钟乳石,这截堪称“时光使者”的钟乳石为着力解谜的人们开启了一道曙光,让石窟的开凿之谜初现端倪专家从石钟乳生长情况推断出洞窟开凿时期应在1500年至2000年左右。

石窟中部还有一块没有条纹的石壁,在凿痕纵横的壁面中显得很特别,这块近似长方形的石壁色彩斑斓,乍看有如一幅天然壁画,细看果然宛若“秋色图”:秋意渲染的山林,徽派风格的古民居,意境冷峻悠远,笔墨深邃凝重,新安画派的风格呼之欲出,让人不得不感叹造化的神奇。

花山谜窟的35号窟,被称为「地下宫殿」。洞深170米,洞高18米,全系人工开凿而成,是内地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洞内26根石柱顶天立地,呈品字形排列,撑起洞府天地,规模恢弘,气势雄伟。其中的石房群、石床、石桥和石雕楼阁巧妙分布,宛如仙境,令人叹为观止。石窟内通风良好。洞内有潭水数口,常年不枯,清澈见底,最低的水面低于洞外新安江水面2米。

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二是那些石柱,合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

清澈碧绿的水流,神秘低调的石窟,让人惊奇的景象,无法用科学和事实解释的天工,都一样一样的吸引着我们,这就是花山谜窟的神奇和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18 11:06 , Processed in 0.5735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