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花山谜窟:古徽州石窟群 徽州千古未解之谜

[复制链接]

62

主题

62

帖子

186

积分

VIP驴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6 22:02: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巧夺天工人为开凿的怪异洞窟,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

花山谜窟位于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目前探明有36处人工开凿的石窟,其中有五个石窟已被开发出来可以参观。

经过摩崖石刻,首先参观2号石窟(环溪石窟),其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独具特色,国内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倒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2号洞口最特别在半山腰,由几根石柱支撑起来,洞内的一些地方已被水淹没,洞口呈虎口张开之势。入洞后随坡下延,凉气浸淫,回望洞口,早已雾气腾腾。洞内有几十根石柱昂然挺立。

沿着后来铺砌的狭长道路深入洞中,两边也有很多石柱,犹如行走在地下长廊,记得留意一块石壁上的秋色图,天然形成的纹路就像秋叶下的徽派民居与新安江。

石窟在古代已有,里面能看到一道道细密的人工开凿痕迹,但具体何人开凿、用途、石料去向都是不解之谜。

乍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石窟就是几个大洞,倒是一个个谜团更吸引人。

在灯光的照应下,花山谜窟显得更有特色。进深莫侧,宽绰这大,气势恢宏。6根石柱,均是三人合抱的方形大石柱,它们成两排阵势支撑窟顶。

特别介绍的是竖着的脊梁柱,也是撑起谜窟的重中之重。

其实个人感觉,原色的石头会更好看,有时候灯光反而会影响到谜窟的本色。

很惊叹古时候劳动人民的智慧,因为现在谜窟也是未解之谜。紫色一向是我的最爱,而且因为光线的不同,各种各样的紫色油然而生。

又一个方形入口,究竟是干嘛的呢?洞内有水,深不见底。水中有红、黄、蓝、白、黑游鱼,其状多怪异。

一个个的造型像不像靴子的造型。

开始起雾了,2号石窟(环溪石窟)水汽较大,洞内外又有温差,会使照相机镜头蒙上一层水雾,影响拍摄。

黑白色的是洞口,夏季来到这里参观,清凉又舒适。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

最后到达35号石窟(清凉宫石窟),洞口虽小,里面空间极其庞大。

当时的切割技术还没有发达,究竟是如何切成这样平整。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因此疑团丛生,成为千古之谜。

尤其是有两个石窟的洞口就开在新安江的水中,更让人一头雾水扑朔迷离。如果你有兴致,不妨前去探访一番,千年之谜,期待有心人去破解。

原来是防风化墙噢。与国内诸多著名天然溶洞相比,屯溪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古代巧夺天工人为开凿的怪异洞窟,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

古代巧夺天工人为开凿的怪异洞窟,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每一块的纹路都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旅游在线

GMT+8, 2024-6-2 19:29 , Processed in 0.0719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uangshan Online! X3.2

© 2011-2016 Huangshan Onlin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